看不见的城市

2013-01-30 12:27宋雯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黄沙沙尘暴蓝天

看不见的城市

整个6月,北京城被雾霾笼罩。

居住在城里的人,很多时候,不能再通过日升日落来分辨清晨与傍晚。

明媚的阳光照不进雾霾的现实。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书里,马可·波罗为忽必烈讲述了他游历帝国所见的与记忆、欲望、轻盈、天空……有关的城市。

忽必烈在黄昏时分大都的宫殿中倾听关于这些看不见的城市的故事,如今,大都也成了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2004年春天,我在辽宁老家读高中,一天放学后冒雨回家,到家时发现衣服上凝固的全是硕大的黄沙点子。看电视才知道,那天北京遭遇沙尘暴,700千米外的小城也一同感受到了。这便是我与沙尘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6年春天,我在北京清河校区,一天上课时,窗外突然黄沙漫天,什么也看不到。当时有同学还找来相机兴奋的拍照,对于很多外地学生来说,沙尘暴就这样成了北京的符号之一。

后来的几年,也许是因为奥运的原因,北京的空气似乎越来越好,很难再有机会让我们有当年经历沙尘暴时那样莫名的兴奋。直到2012年,PM2.5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13年上半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了近一半,而生活在这个城里的人们感受也许更糟。我们开始不得不关注污染指数,很多时候,手机上的监测软件都处于暴表的状态。

很遗憾,我们发现,见到蓝天变成了一种奢望。

“帝国是染上了疾病,并且还在努力使自己习惯于自身的伤口,而这是更糟糕的事。我擦拭的目的在于:寻找尚可依稀见到的幸福欢乐的踪迹,测量他缺失的程度。如果您想知道周围有多黑暗,就得留意远处微弱的光线。”

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讲“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最近几年,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污染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业已形成,再也无法期待它的不到来。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重视并治理环境问题。今天的中国,发展工业仍是头等重任,但在环境保护日趋窘迫的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国情所向,已成为各方共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每天笼罩在几千万人周围的阴阴雾气散去,重见蓝天白云,也许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方法,更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

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国,而不是一个迷雾重重的中国。

截稿日的早晨,在经历了一场大雨后,北京见到了难得的蓝天,似乎又恢复了她往昔的模样。希望这样的好天气能持续的久一点,再久一点。

宋雯

2013年7月2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黄沙沙尘暴蓝天
定格在时光中的沙尘暴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可怕的沙尘暴
黄沙吹尽见本质,世事变迁皆有因——2019年高考作文失误文的总结
与黄沙斗争的种子遍地生根
炫舞蓝天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拥抱蓝天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