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中伟 王效宇
(作者:何中伟,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效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处处长)
现代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中具有先进技术含量的共性部分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低能耗、支撑并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高技术服务业体系,对于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大批高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高技术化进程,涌现出一大批以高技术为支撑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并使得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服务业从提供劳务服务为主转变为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同时,世界经济正从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时代走进服务经济时代,国际产业分工更加专业化,现代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中具有先进技术含量的共性部分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低能耗、支撑并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高技术服务业体系,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我国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日益紧张的资源与能源危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紧跟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方向,确立未来着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促进高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迫切需要。为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今后五年,浙江省处于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坚持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是浙江省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浙江已进入了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随着浙江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技术服务业是提升发展服务业水平的助推器。高技术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强渗透性、高增值性、高集聚性等特点,是高技术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创新的源泉,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服务业发展,建立了省服务业工作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并把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2010年5月,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当前高技术服务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杭州市等有关方面积极做好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的培育和申报工作。2011年,浙江省政府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以及《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颁布实施涉及高技术服务业重点行业专项规划——《浙江省科技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通过相应的人才、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高技术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省发改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有关工作的通知》,营造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重点行业各具特色,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2011年,浙江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8.5亿元,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的87.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2%,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7.4%。其中,软件产业2011年实现业务收入929.4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增加值443.5亿元,同比增长50.9%,金融、通信、交通、电力、财税、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纺织印染、安防监控等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十一五”末,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通信网络建设、用户规模、业务总量、频率资源利用率和广播电视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电子商务服务。目前全省已形成了千余家电子商务网站,中小企业上网比重、B2B和C2C综合交易平台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行业网站数占全国的21%,全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100强浙江省占54席(2009年)。电子商务已逐步渗透到工农业产品销售的各环节。全省现有从事网络游戏运营和相关增值服务企业49家,一批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艺术馆相继建成,省内主流传统媒体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服务。社区电子商务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兴起。电子商务的支付、技术、物流和认证等支撑服务体系发展迅速,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网络信用和支付安全问题。
研发设计服务。2010年浙江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30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约46家,已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家、国家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技术(工程)中心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十一五”期间,全省孵化器面积从98万平方米增加到3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从2143家增加到5063家,累计毕业企业达到1630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资产从8.01亿元增加到13.10亿元。
知识产权服务。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专利代办机构43家,办事机构26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其中执业代理人267人。浙江省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每万人拥有量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国内专利申请量、2010年国内专利授权量分别突破10万件。2010年全省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410件,居全国第五位。“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获国家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项目254件,获得中央财政资助1415万元;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外观设计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30项、外观设计优秀奖2项;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近3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477件,结案422件,结案率达88.5%。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到2010年底,全省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机构约100家。2009年起,省财政设立专款用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自2002年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发布技术难题5.5万多项、科技成果1.5万项,签约项目21946项,合同成交金额200.77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经认定的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61.16亿元,年均成交52.23亿元。
检验检测服务。到2010年底,浙江省拥有各类公共检验检测机构1155家,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8家、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3家,在农产品、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机电、纺织、皮革、建材、五金、电能和流量计量仪表等领域建成了一批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实验室。质监、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粮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建立了基本覆盖全省的公共检验检测网络。全省产业集聚地和开发区(园区)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快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断显现。
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全省相继建成了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浙江)中心、浙江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聚光集团);建设国家环境二恶英检测中心华东分中心、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筹建国家环境保护核与电磁辐射控制和监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全省初步形成了宁波、绍兴环保服务集聚区,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引领作用的环保龙头骨干企业。
生物技术服务。杭州是全省生物医药服务业的集聚区。以全球制药巨头外资(合资)企业和留学人员归国创立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为代表,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技术服务企业。如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领业医药共建固态制药技术平台,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出口型原料药企业、西药仿制制剂企业及创新药开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固态制药技术外包服务等。并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建集“信息、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标准创新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国内外标准信息、技术法规的动态跟踪、文献资源检索等相关信息。
三是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平台。杭州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也是全国15个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之一,重点发展软件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物联网、数字文化服务、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服务等高技术服务行业。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电子商务和行业应用软件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业居全国领先地位。电子商务为龙头的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网络游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全媒体等互联网经济新模式不断深化应用。2010年4月杭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以打造“中国动漫之都”为目标,“中国国际动漫节”落户杭州,拥有国家级动画生产基地2家,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3家,动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和中国电信天翼数字阅读基地相继落户杭州。杭州经济开发区“新药港”产业园区是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块,也是全省生物医药服务业的集聚区,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技术服务企业。全省初步形成了宁波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意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嘉兴科技城和科技孵化城,杭州未来科技城、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湖州南太湖科创中心、绍兴国家级检测试验科研基地(国家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海洋科技城、丽水中药科技园、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等加快建设格局,促进各地引进集聚高技术服务资源,形成一批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十二五”是浙江省服务业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要充分把握高技术服务业兴起的机遇,把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特色化为方向,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生物技术服务,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升发展数字内容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市场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实际情况,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专业化分工,培育新兴业态,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高技术服务企业,实现高技术服务业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经营运作专业化。顺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营造有利于新技术、新业务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外部条件,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高技术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空间布局网络化。依托中心城市,形成以杭州为中心,宁波为次中心,温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湖州为重点发展区,舟山、衢州、丽水为特色发展区的网络化发展格局。
分工合作国际化。引导高技术服务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全球高端服务转移,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区域发展特色化。在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大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高技术服务业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合理布局研发、设计、公共服务等功能区,积极打造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专业性园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着力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差异发展。
围绕高技术延伸的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生物技术服务。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驱动,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引导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渠道、优化服务内涵,抢占发展制高点。
围绕支撑技术创新的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充分利用浙江产业、开放、人才、区位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一方面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将内部高技术服务活动外部化,另一方面着力增强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高端咨询服务,打造一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中心。
围绕高技术支撑的服务业,提升发展数字内容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升级,增强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黏合作用,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商贸、影视、健康、医疗、养老、社区等社会化服务水平,采取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强化政策执行力。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全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及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强政府服务与监管,尤其是市场准入、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开放等问题,形成促进发展的行政合力。根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高技术服务业统计目录进行统计试点工作,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力度,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发展情况。加强对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的持续跟踪研究,重点研究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模式,跟踪研究市场中新型出现的服务业态和新产业,提出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举措。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的对接,围绕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承接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专项,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引导企业和市场规范发展。
增强改革针对性。把由政府为主的服务业资源配置转变按市场规律为主,加大政府采购高技术服务的力度,在信息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扩大高技术服务市场需求。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加快对现有具有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步伐,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服务企业改组改造,激发外资、民间资本进入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积极性。运用经济杠杆、政策手段和采用改组、联合、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产业要素从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转向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数字内容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以品牌为龙头、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高技术服务企业集团。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有利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改革和创新商业模式、合作模式、分配模式,走出具有浙江特色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之路。
提升对外开放度。抢抓国际资本加快向高技术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向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生物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落户浙江。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服务行业扩大出口。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对外投资,鼓励和支持软件、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市场,鼓励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支持高技术服务自主标准国际化。
扩大人才供应量。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院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创新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技术服务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增设紧缺专业,培养急需人才。加强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完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知识资本化激励机制。健全高技术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加强人才科学管理。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