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

2013-01-30 02:58谢名家
中国发展观察 2013年10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生产建设

◎ 谢名家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而且揭示了我们要建设经济强国,就必须建设与之相互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和相互适应的文化强国这一规律性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性、奠基性工程,也是顺应潮流,大势所趋,富民强国的非凡举措。

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是科学发展的新视角

文化乃国脉之所系,创新乃国家兴衰之所在。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凸显深厚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是人类精神想象力、文化创造力、人的价值力和市场拓展力的有机统一,有如一轮朝阳磅礴于整个世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于现代的崭新事物,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视点之一,科学地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仅确立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透示出我们党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奠定了精神产业和文化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这是继胡锦涛同志提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新论断,确立了科学、文明的文化发展观之后,我们党在科学发展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历史和现实表明,要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业是基础。从传统来说,没有产业依托的文化是根基不牢的文化;就现代而言,没有产业内容作为支撑的符号文化乃至数字文化,是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也是不可持续的文化,况且理想信念、思想理论和精神家园也因失去了依托而显得不坚实牢固。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抑或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离开实体经济的依托,虚拟经济迟早要崩塌。历史上发达国家多次发生的经济泡沫破裂危机,尤其是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更是明证。而文化则是产业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产业是毫无生机的产业,也是没有前途的产业。古往今来,中外环宇,创新造就了人文家园,创新构筑了产业脊梁。而创新是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源泉。原本被认为弱产业甚至没有产业内涵的文化建设,回归到其本原精神生产范畴上来,并被赋予了支持其他四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内容和新使命。因此,科学地发展文化产业,确立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视点之二,顺应经济文化互动的时代潮流,我们构筑先进科学的文化产业,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人类文化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历史变革。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互交融,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和最坚实的基础。首先,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日益趋同。把生产看做人的自由自觉性目的的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概念得以确立的基点。当代的社会生产,文化因素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主导性力量,以至在生产形态上已经很难分辨哪些是纯粹的物质生产,哪些是纯粹的精神生产。“人文企业”将成为21世纪的发展趋势。其次,文化力与经济力催生新的生产方式。文化力和经济力的融合正在孕育和产生人类新的生产方式。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和市场优势,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在当代,随着精神生产产品所创价值逐步超过物质生产产品所创价值,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亦渐趋平衡且前者愈来愈呈递增态势。最后,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构成综合竞争力。当今的竞争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竞争,突显了文化竞争的主导地位。只有充分发挥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合力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发挥文化资源的软性力量,才能真正形成综合竞争力的强势。我们要发展先进科学的文化产业,就必须把握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规律,构筑和形成这种综合竞争力。

为了迅速融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大趋势,我们党领导人民以昂扬的雄姿,正在进行经济社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取得巨大成就。

视点之三,文化产业创新抢占了产业链环制高点,这是经济及其产业转型的枢纽。

文化产业,是人类思维方式变革,并借助高科技、全球化和市场化力量推动的结果,是精神生产向高端跨越的新形式。大家知道,文化生产具有与物质生产相一致的生产四环节特征,只不过她是特殊的生产形式─人类的精神生产罢了,而且她还多了两个环节,即生产环节之前的顿悟构思、策划设计、创造创作环节,以及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即产品内容的无形化(当然,她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外壳和物质载体体现出来)和表现形式的有形化,决定了寄寓其中的思想、精神要素或文化含量成为其质量、效益和能量的最重要保证,生产(制作)、流通、分配和消费成为其外在表现的载体和传播应用的媒介;其中的营销,则比物质产品更直接地体现市场实现和价值实现,而消费过程则更多、更直接地面向消费者,接受检验、裁判和选择;而最后一个环节的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文化产业更能大显身手。

可以说,精神生产六环节比物质生产四环节更具创新特征,更能反映人类生活的动力、活力,以及个性化需求。精神生产链环的这一特性,突显了其微笑曲线两端的功能作用。首端的创造创作(包括发端策划、研发设计、主题确定、题材构思,以及与生产制作衔接等)和末端的营销和消费,构成了精神生产链条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端;首端决定或主导末端,而末端则反作用并影响首端。在现实实践中,两端的作用反作用、主导反主导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在一定条件下,营销与消费决定和制约产品的创造创作。那么,如何抢占这两个制高点呢?唯有将核心资源向首末两端作科学配置倾斜,才能走到微笑曲线的两端。达此目的的制胜之道是创新自己的知名品牌。

我国以世界工厂著称,但即使是最棒的企业在世界上的名气也不大。以华为集团为例。1988年,该集团以不到4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却用少于20年的时间,走过了从一个小进口商成长为一个巨人集团的辉煌历程。2008年,集团收入同比增43%,超过18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第二大电话硬件制造商。2009年上半年,美国《商业周刊》把它列入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个企业之一。然而,它却是其中国际知名度最低的一家公司。这种状况的奥妙在哪里呢?就在于我国的公司,缺乏创新和过硬的服务。突出表现在:一是为数众多的重复建设的同质化企业,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导致利润太低;二是营销方式落后,没有直接面向全球客户和消费者,没有采取人性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且采用低价格竞争,而不是创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超级文化集团公司都把最先进的科技与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完美结合起来,因而创造了许多知名品牌。他们这种结合的艺术和造就的经验,倒值得认真地效仿借鉴。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让中国文化品牌走向世界,除了在创造创作端下大力量外,还要在营销和消费端打起十二分精神。不仅要研究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消费状况,还要用足心机研究国际文化消费潮流,研究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消费心理、爱好兴趣、风俗习惯和特殊诉求,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文化支柱性产业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先进文化产业建设,将以其精神生产的创新方式在中国大地上全面推进。

(一)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实现先进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要把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思想解放和先进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后发者对先行者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它是与渐进式发展方式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不能亦步亦趋地重走人家的发展路子,不能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而是要充分利用当今科技经济文化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学习与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自身的自然环境、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等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找准突破口,努力实现赶超。当前,我国要着力在文化及其产业上实现后发跨越。

一是必须实行以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科技为先导,推动精神生产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先进文化支柱产业。二是必须实施以体制创新为主导的国家创新战略,力争在教育、人才、科技和产业层次上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增强先进文化生产力的赶超水平。三是必须实现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努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和生产力诸要素先进性上下功夫,着力增强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城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文化产业之间,内源型文化产业与外源型文化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性;着力加强产业规划与环保规划,提升文化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文化产业服务和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享有文化产业权益。

特别重要的是,要倡导和鼓励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实践活动,扶持和帮助大众创业者结合创业愿望,发挥所长,各得其所,自成其业。还应在全社会倡导并创造多种条件,建立科学有效机制,让中青年人通过诚实良好的劳动,包括精神生产劳动,即通过第一次分配,并鼓励自主创业,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要求;让壮年、老年人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使更多的人拥有包括文化资产等在内的资产性收入,从而使自己过上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建立独立的统计指标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的建制化发展

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必须将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也因此,其首要的政策扶持,就是建立独立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并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之中。其重要性在于,非如此,则政府和社会各界无法全面准确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等等,制定合理的竞争性产业政策也就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发展“政治性文化产业”,这不是指权力金钱化,而是像市场评价企业一样,从产业的角度来评价政府效能,比如为政府做一套指标,把成本、产出都算进去,改革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三)科学规划和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支柱产业体系

1.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基础性产业─教育产业。要把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给予重点扶持;建立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受益的教育产业动力机制。

2.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动力性产业─智力产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室经济”,大力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和转化率;力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库”、“智囊团”,在学术创新的发展上,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上,在应用开发拓展上取得新突破。

3.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主导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六大区域的重点地区,建成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品格的世界级现代工业基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业带,组建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舰队,使我国现代工业的高新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4.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设计性产业─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包括许多门类,其实质是设计、创造和创新。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把创意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逐步建立我国文化产业强大而完整的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5.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导向性产业─信息传媒产业。加快“三网”联合步伐,运用当代媒体新手段、新技术、新形式,更好地反映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造新生活的巨大力量和澎湃激情,更充分地满足老百姓了解国内外新闻动态、经济文化社会资讯和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传媒产业是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产业,有四大支柱:报业、图书业、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音像制品业;互联网业。英国有权威说,如果哪个国家不掌握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那么它就会迅速加入不发达国家行列。互联网所引起的革命将是划时代的:它正在和即将刷新产业革命的速度,引起流通革命,导致信息教育革命和信息社会革命,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推进广大企业的创新精神。我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努力实现赶超。

6.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感染性产业─艺术产业。要通过产业导向来规范艺术市场,促进艺术生产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学艺术和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使中国艺术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世界人民中产生巨大影响。

7.建设文化产业的标志性产业─城市景观产业。城市景观产业具有实用功能、鉴赏功能和教育功能。国内外许多先进城市极为重视造型艺术和城市景观的价值功能,全力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我国要结合文明城市群建设,使城市景观的保护、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相提升。

8.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持续性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是文化和文明之母。它是人类文明的连接点,是社会历史更替的策源地,始终关乎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是海洋大国。如何依托海洋进而建设海洋文化强国,成为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一是要向海洋文化的广度深度进军,制定海洋文化强国的战略规划,捍卫我国海洋权益。二是要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博览业、旅游业和生态业。三是建立两岸四地海洋文化发展促进联盟,推动中华经济圈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四是要加强海洋知识的科普工作,加大海洋文化传播、宣传力度。五是要加强海洋文化的科学研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传播普及机制。

9.建设文化产业系统的怡情性产业─休闲产业。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应以旅游业为龙头,以体育健身业为基础,以时尚高雅参观业为中心,以娱乐业为动力,突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力争至2020年,在我国形成门类齐全、设施完备、软硬件配套,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休闲产业体系,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居世界前列,使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四)建立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区”和“国际合作区”

推动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也要以大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经中央批准同意,可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全国性的“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区域”,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崭新道路。

(五)锻造产业链,力推文化产业质的飞跃

要力推我国文化产业的超常规跨越,需要发挥多个积极性,实行市场、企业和政府的有机结合,形成制度合力;需要实行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形成创新优势;需要实行文化生产者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统一,形成创造活力。

1.建立科学创新体系,抢占产业链环制高点。文化生产具有与物质生产相一致的生产四环节特征,而由于特殊的生产形式,它还多了一个策划设计、创造创作环节。其首端和末端的营销及消费,构成了精神生产链条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点。精神生产五环节比物质生产四环节更具创新特征,更能反映人类生活的动力、活力,以及个性化需求。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产业,需要在抢占这两个制高点上创出制胜之道。

2.锻铸文化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链条。文化产业创新,一条最现实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实现跨越式发展指的就是能够跳过研究、开发、试验阶段而直接应用发达国家的企业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创新品牌。一是从国情出发,坚持正确的引进方针,使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和树文化品牌诸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从厂情出发,注重技术创新的层次性,使文化品牌的创立成为动态发展的过程。三是把握好消化吸收这一核心环节,使创立文化品牌真正落实到创意、创新和创造的全过程。四是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实现文化品牌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五是以市场价值实现为核心,形成一个“技术开发—品牌创新—科学管理—价值实现”的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

(六)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建造文化产业核心航母

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1)组建全国性报业集团。打造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级报业集团。(2)组建广电影视传媒集团。实现广播、影视、互联网一体,有线、无线联合,区内条块贯通,打造国家级现代广电影视传媒集群,力争建设一个在全球有强大辐射力的广播影视传媒枢纽。(3)打造出版发行集团。整合全国资源,发展文化大物流产业,打造一个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书刊文化配送基地,输出中华大文化。(4)打造国家级演艺集团。整合全国性演艺资源,增强外引内联力度,全面提升音乐文化水准,打造一个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演艺集团品牌。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生产建设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