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水分”是一场革命

2013-01-30 01:08:50观察家
中国发展观察 2013年1期
关键词:政绩官员数字

◎ 观察家

给增长挤水分成为新年的一个新号令,引起广泛共鸣,与百姓的期盼合上了拍。

有两副对联在民间流传已久,十分形象。

第一副:“国务院,发文件,一级一级往下念;村糊乡,乡糊县,一直糊到国务院。”

第二副:“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对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

这两副对联,都是老百姓编排的顺口溜,先是口口相传,后来短信调侃,或许有夸张成分,但其背后蕴藏着各种无以尽表、表难尽意的复杂意味,也从中折射出基层官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群众对一些官员搞形式主义、作风漂浮、喜好浮夸、成绩不够数字来凑的做法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发人深思。

十多年前,湖北丹江口统计数字“挤水分”一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原本按照《统计法》行事,纠正数字注水的违法行为,却成了大新闻,匪夷所思。其实,这种现象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GDP数字总比各地加总的数字要少几万亿。虽然法律禁止统计造假,但只要看这些注水的数字就知道法律在一些地方主政官员心目中的位置。数字为主官政绩服务,要多少就报多少,多报脸上有光,“政绩”突出,官运亨通。而且,如此数字注水并非一地所为。看浮夸风之烈,“数字出官”理念在地方的“精彩演绎”着实令人咂舌。

有评论说,读了注水的数字如同吃了注水的猪肉,没有肉味还会害病。其道理可以理解,且不用说这种行为违法,而失真的数字,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有时一个错误决策甚至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灾难。难怪一位国务院领导同志说:数字不准,还不如跟着感觉走。因为“感觉”还有常识和经验支持,而一些官员张口就来的数字,则导致高层决策者的误判。历史上,因为数字浮夸,所谓的亩产万斤、十万斤,害死多少人!教训无比惨痛、深刻!今天,我们还能重蹈覆辙吗?

习近平去年底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引发强烈共鸣,说到群众的心坎上。挤水分刻不容缓。

水分在哪?简单说,就是好事多报、快报,坏事少报、瞒报、迟报、谎报。所谓好事,就是为民谋利的民生大事,比如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拔高成绩,虚报群众得实惠,影响政策的正反馈;为提高经济总量,拆了建、建了拆等现象比比皆是,无效的、破坏性的GDP大量产生,几成“水窖”,“泡大”的GDP代表什么?所谓坏事,就是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的各种问题和事件,比如矿难、交通事故等伤亡情况,少报或瞒报死亡人数;还有如工业污染等环境事件谎报、瞒报给群众带来的严重危害,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忽略发展的环境成本,粗放的发展方式何谈向科学发展转变。而且,这些虚报的做法,最终受害的还是群众。久而久之,受到伤害的群众给政府的回应是什么?失去民心,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值得警省。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官场都热衷注水掺假?这种做法为何能够畅行无阻多少年?怎么办?

官场热衷注水掺假,工于造势,追求排场,好大喜功,其实就是为了任内快出政绩给上级看,换来能力强、政绩突出的评价,高升提拔,而不管自己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式搞建设给后任留下多大的烂摊子,给群众留下多少痛苦。这是典型的眼睛向上看,而忘了此时脚底下踩着泥沙和沼泽。基础不牢,官位如何稳?道理都明了,官员更精明,深谙规则。因此,纵容这种注水行为的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政绩考核体制,上面的导向指挥着下面的行动,如何迎合上面,换来自己顺利升迁就成为这些官员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把群众利益放在了一边,还以父母官自居,忘了公仆角色,二者位置搞反还全然不觉。光追求不实的数字,却忽视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分享多少成果、得到多少实惠的现实考量,造成“‘假政绩’喜气洋洋,老百姓不满骂娘;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的恶劣情景。因此,水分不挤,何以交代?

如何挤?首先,要改变政绩考核标准,不看平均看大多数,不看汇报材料看百姓的生活变化;不光看当前的变化,更看着眼长远打基础,“成功不必在一任”应成为一个主政习惯。其次,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展产业,不可盲目跟风,像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窝蜂上马出现产能过剩的教训需要吸取。第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但要勇于纠错;决策失误,严格问责;重大决策,终身追责。第四,限制权力,监督权力,防止滥用权力,阳光运行,既是减少注水造假的机会,也是一种对权力的保护。

挤水分,不容易。长期形成的官场文化,积淀很深,影响广泛,不是一夕之功,如同一场革命。当前,还是从改变作风开始。

猜你喜欢
政绩官员数字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环境(2022年10期)2022-05-30 10:48:04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当代陕西(2022年7期)2022-04-26 07:40:24
答数字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红土地(2018年9期)2018-02-16 07:38:14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浅析晚清收藏家刘世珩的政绩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