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无罪推定的法治思维

2013-01-30 00:41:34傅达林
浙江共产党员 2013年6期
关键词:司法机关嫌疑人舆论

文/傅达林

恪守无罪推定的法治思维

文/傅达林

社会审视刑事案件的领域,法治思维集中体现在对无罪推定的恪守。一个人被确定为嫌疑人,只是意味着他的一些权利受到执法机关的限制,并不表示就应受到公众的贬损,甚至被视同犯人。同样,一个嫌疑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被司法机关确定为无罪,就应当彻底脱离受怀疑的境地,在社会上得到正常人的人格尊严。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中,公共舆论对司法的影响极大,公共舆论本身关涉公共利益,故而更需强调理性化。假如带着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不仅执法机关很难避免陷入制造冤假错案的泥潭;同样对于公众和媒体来说,也会陷犯罪嫌疑人于终身难脱嫌疑的困顿,并潜在地影响到执法机关的办案权重,甚至迫使司法机关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按照“疑罪从有”的方式折中处理。

因此,我们看待评判法律案件,能否秉承理性思维,按照法律的逻辑“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而不是过早地抢占道德高地作出偏失的结论,这在法治社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个案的最终走向,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法治思维塑造。

(法制日报)

猜你喜欢
司法机关嫌疑人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工作办法印发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18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中国审计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职停职处理
人民周刊(2016年18期)2016-11-07 09:06:08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8
三名嫌疑人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