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英
问:编辑同志,您好!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问,什么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北京读者:王芬芳
王芬芳同志:
您好!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变得可以预期、可以感知了,体现了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小康”可以量化吗?回答是肯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除了“翻一番”是可以量化的指标外,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又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对指标体系做了重要修订。为了便于各地开展监测工作,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方案中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实现以下指标:人均GDP达31400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城镇人口比重60%,失业率(城镇)在3%-6%之间,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2.8:1,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低于6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为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恩格尔系数小于4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平方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20‰,平均预期寿命大于75岁,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80%,社会安全指数大于等于10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6%,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单位GDP能耗低于0.84吨标准煤/万元,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环境质量指数等于100。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其中包括经济方面4项指标,社会方面7项指标,环境方面3项指标,制度方面2项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实现以下指标:人均GDP达到25000元,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60%以上,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全部人口中最低收入1/5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至少应降到50%,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2.8:1下降到2.5:1左右,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达到100%,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预期寿命达到75岁,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平均万人中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降至15起以下,日均消费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降到0,千克煤当量的产出可达到20元,城乡居民的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100%,万名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人员中检察机关立案的件数应降至10起,非正常死亡率降至5‰。
虽然具体衡量指标各有侧重,但衡量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根本指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相比来讲,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显然,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期实现这一要求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