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力 孙世贤
2012年国家鉴定的番茄品种
□ 张 力 孙世贤
张力,高级农艺师,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5号,100088,电话:010-62050328,E-mail:bjzhli2005@126.com
孙世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9.1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畸裂果率20.5%,商品果率77.2%。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518 kg,比对照中杂9号减产1.9%;总产量6 018 kg,比对照增产5.0%。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3 008 kg,比对照减产4.2%;总产量6 760 kg,比对照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2 500~3 000株。春季保护地栽培苗龄不宜超过50 d(天)。冬春季节育苗,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1℃以上,北方春季栽培建议带大蕾定植;秋季栽培苗龄不宜超过30 d(天),宜小苗高垄定植。生长的中后期要加强水肥管理,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蘸花,以保花保果。果实采收前1~2 d(天)不要大水漫灌,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建议在北京、上海、河南、辽宁、江苏、山西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8.6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畸裂果率14.0%,商品果率82.6%。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218 kg,比对照中杂9号减产13.6%;总产量6 216 kg,比对照增产8.5%。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688 kg,比对照减产14.4%;总产量6 534 kg,比对照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3 000株左右。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蘸花或采用振荡器辅助授粉,适当疏花、疏果,每穗留3~4个果实。果实采收前1~2 d(天)不要大水漫灌,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上海、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高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1.8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畸裂果率13.8%,商品果率83.3%。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536 kg,比对照中杂9号减产1.2%;总产量6 140 kg,比对照增产7.2%。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961 kg,比对照减产5.7%;总产量6 717 kg,比对照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2 800~3 000株。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蘸花或者采用振荡器辅助授粉,适当疏花、疏果,每穗留4~5个果实。果实采收前1~2 d(天)不要大水漫灌,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黑龙江、北京、内蒙古、辽宁、河南、山东、上海、江苏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红色,无绿果肩,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23.7 g,果实整齐度中等,果实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畸裂果率5.7%,商品果率90.5%。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315 kg,比对照莎龙减产11.9%;总产量6 957 kg,比对照增产11.2%。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363 kg,比对照减产13.7%;总产量6 556 kg,比对照减产2.1%。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2 800株左右,长季节栽培密度2 000株左右。第1穗宜留3~4个果实,以上每穗留4~5个果实为宜,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辽宁、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南、上海、湖北、浙江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呼和浩特市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高圆形,平均单果质量为195.7 g,果实整齐度好,硬度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9%。畸裂果率12.4%,商品果率84.3%。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501 kg,比对照中杂9号减产2.6%;总产量6 639 kg,比对照增产15.9%。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903 kg,比对照减产7.5%;总产量7 098 kg,比对照增产11.7%。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2 800~3 000株。每穗留3~4个果实,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内蒙古、北京、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为198.5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8%。畸裂果率16.7%,商品果率81.9%。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3 076 kg,比对照中杂9号增产19.8%;总产量6 735 kg,比对照增产17.5%。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3 289 kg,比对照增产4.8%;总产量6 743 kg,比对照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3 300~3 500株。每穗留3~4个果实,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河南、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上海、江苏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4.9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畸裂果率18.2%,商品果率79.6%。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694 kg,比对照中杂9号增产4.9%;总产量6 302 kg,比对照增产10.0%。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3 168 kg,比对照增产0.9%;总产量7 125 kg,比对照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同天骄806。建议在江苏、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上海、河南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为211.2 g,果实整齐度中等,硬度中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8%。畸裂果率22.5%,商品果率76.3%。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504 kg,比对照中杂9号减产2.5%;总产量5 801 kg,比对照增产1.2%。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3 016 kg,比对照减产4.0%;总产量6 617 kg,比对照增产4.1%。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3 000~3 300株。每穗留3~4个果实,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山东、北京、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南、上海、江苏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红色,无绿果肩,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07.5 g,果实整齐度好,果实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畸裂果率5.0%,商品果率91.3%。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2 361 kg,比对照莎龙减产10.1%;总产量6 322 kg,比对照增产1.1%。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582 kg,比对照减产5.7%;总产量6 168 kg,比对照减产7.9%。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3 000~3 300株。每穗留4~5个果实为宜,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山东、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上海、湖北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中熟,成熟果实红色,无绿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3.7 g,果实整齐度好,果实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畸裂果率6.2%,商品果率89.5%。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叶霉病。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国家番茄品种区域试验,商品果两年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856 kg,比对照莎龙减产29.4%;总产量5 858 kg,比对照减产6.3%。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商品果每667 m2前期产量2 533 kg,比对照减产7.5%;总产量6 088 kg,比对照减产9.1%。
栽培技术要点:单干整枝,每667 m2适宜栽培密度3 300株左右。每穗留5个果实为宜,花期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保花、保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建议在山东、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省(市)适宜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
注:中 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100081,联系人:杜永臣,电话:010-82109515
上 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18号,201403,联系人:朱为民,电话: 021-62206683
东 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150030,联系人:张贺,电话:0451-55191022
呼 和浩特市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北200米,010031,联系人:庞琢,电话:0471-5904848
洛 阳农林科学院,洛阳市安乐镇军民路5号,471022,联系人: 张春奇,电话:0379-65512600
江 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210014,联系人:赵统敏,电话:025-84391750
青 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青岛市万年泉路168号,266100,联系人:黄婷婷,电话: 0532-87060520(粉莎1号、莎冠)
沈 阳市农业科学院,沈阳市于洪区黄河北大街96号,110034,联系人:李会远,电话: 024-86523986
山 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市福山区港城西大街26号,邮编:265500,联系人:王全华,电话:0535-6352020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