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彬
(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215009)
在人们的生活垃圾中,渗滤液主要指的是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在加上雨水的冲刷以及地表、地下水的长期浸泡进而形成的污水。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法,另一种就是生物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渗滤液的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重视力度也越来越大,垃圾填埋场就是其中工作重点之一。在填埋场建成并使用的头几年内,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渗滤液的污染因素含量比较大,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挥发性的脂肪酸,UASB的厌氧处理工艺就是解决这种渗滤液的最好方法,可以除去高于75%的COD。
因为 UASB中的COD的负荷比较高,可以达到 10 kg·m-3·d-1,在其反映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消耗,所以与好氧相比起来,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反应过程中反应器的使用面积及消耗的动力。但是在近几年的调查分析中,随着垃圾填埋场的不断增加,填埋场中的甲烷的厌氧逐渐走向成熟,同时渗滤液会在填埋场中长期滞留,这时候UASB厌氧进行处理的效果会大大降低。
SBR的处理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控制内,在一个单池内完成对沉淀及排水等环节的序批式反应器,它具有很强的抵抗冲击负荷的性能,针对渗滤液较为复杂的特点,它可以合理的调整处理工艺的参数,同时对厌氧与好氧进行交替,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脱氮除磷。例如在广州市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就使用过此工艺,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
所谓光催化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半导体的阶带电子将受到作用变成导带,进而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它是一种很强的反应活性的电子,当这种电子转移到半导体的表面的时候,在还原剂的影响下进行氧化反应,进而可以对污染物起到降低、分解的作用。
降低渗滤液产生量的控制措施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些有效降低渗滤液产生量的控制措施。
3.1.1 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防止其渗入。主要方法有:在相连接的地方设置隔离层,隔离层采用的是低渗透率性能的材料,作用就是降级渗透率,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在地下设置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地下水的堆积渗入;使用器械对地下水进行抽取。
3.2.2 对地表水进行控制,防止其深入。渗滤液主要来自地表水,因此,对地表水的控制是填埋场设计的重中之重。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对雨水的控制,可以设置雨水沟、雨水流向的设计等。
3.2.3 对垃圾进入填埋场前的含水量的控制,如果在填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垃圾中含有水分的时候,那么会在对垃圾压实的环节中会渗漏出来,并且这是相当多的含水量。因此,需要对入场前进行控制,在入场前进行填埋物的压实,降低其含水量。
渗滤液循环就是将渗滤液回注到填埋场中,也就是通常说的回灌技术。据相关部门的研究,渗滤液循环的主要作用在于,渗滤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填埋物中的有机物进行浓度的讲解,与此同时,填埋物中渗滤液的量通过喷洒及有效的蒸发进行减少。此外,在渗滤液的循环运作过程中,虽然可以有效的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但是遗留下来的无机物成分含量还会很高,不能进行直接的排放,渗滤液的排放量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所以,渗滤液的循环处理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处理,另一种是合并进行处理。合并处理,顾名思义就是将渗滤液引入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的处理,这种方法的实施条件就是渗滤液附件要有污水处理厂,如果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当时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将与渗滤液的合并处理,那么渗滤液的合并处理就会很有限。就资料显示,国外研究的这种有限的比例大约不会超过0.5%,因为如果加入这种很小比例的渗滤液的话,那么就能使活性污泥法的负荷大大增加。在这时候,出水COD会大大上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升的幅度应该低于渗滤液独立处理的出水COD的数值。因此,渗滤液进行合并处理的可生化性就会大大提高。
未来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在工艺设计上要考虑到在较长时期内应付水质大范围趋势变化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不仅填埋场运行期间,而且在封场、用作公众绿地后,渗滤液不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今后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在操作控制上要走标准化的路子,使渗滤液的处理成为效果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的清洁技术。
[1]郭迎庆,王素波,张凤娥,潘秋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以常州市夹山垃圾填埋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9
[2]孙晓杰.加速新鲜垃圾稳定化的回灌工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