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较快也是变化较大的时期,也正是我参与美术学习的主要时期。本文根据我自身对于美术学习的经验以及作为一名兼职美术教师的心得,结合这一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概况,对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总结,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在农村,也许是因为教学条件不足,师资有限,学校不甚重视美术教育,认为美术只是副科,美术课也常沦为语文、数学、及外语的测验课。即使是上课,也是让学生照书依样画葫芦。学生照着画完,课后随便打个分,这节美术课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即便是城市里的学校,虽然校园里挂满学生的作品,虽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但未见得美术课就得到了应该有的重视。家长利用假期课余时间送孩子学习美术,目的不外乎也是为了能让孩子通过“特长生”加分以进入更好的学校。同样,将范围扩大到整个教育界,由于美术不作为各级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学生的任务就是应对考试,学校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也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只要学好应试科目就好,至于美术素养如何并不重要。这样的教育思想是片面的,忽视了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长时间以来,不知道为什么总流行着这样一种怪论,把中学生的必修科目硬要分为“主科”与“副科”。
据我了解,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只分为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和非工具学科。但是,目前社会上、学生的家长乃至学校的各级领导和部分的学科老师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其结果是导致在读的中学生往往只重视所谓的“主科”,而忽略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学习。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漫不经心,上课时马马虎虎,以完成任务。这样发展下去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目标不是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通过美术特有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形象、情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与个人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国民。我国现阶段的美术教育目标把美术教育明确规定为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之具有一定的感受、表现、欣赏美的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掌握一定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另外,弘扬中华民族美术也是目前学校美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此举有利于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美术教育的社会目标。
美术是表现美的艺术,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积极的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其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个性新人具有重要作用。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高度来看,美术教育也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美术恰恰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个缺乏美术能力的学生能形成健全的个性、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吗? 因此,笔者有必要在此呼吁: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全面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人才,我们应该提升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地位与比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毋庸置疑,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艺术素养将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领域也将成为宏观文化领域的交汇中心和研究重点。世上没有无根之树,亦没有无源之水,美学素养的培养终究是源于基础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春天就要来临。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携手共进,群策群力,全力借助“素质美育”这一支点,将艺术教育的潜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可以憧憬,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必将以其引领时代的风姿与丰硕的教育成果,在世界美术教育史上写下属于我们的光辉篇章。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为了祖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中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当中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地“古”为今用,以推动明天的美术教育。祝愿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的目标早日达成!祝愿中国的美术教育在未来的文化教育领域中展现出应有的光辉!
[1]叶峰.外国美术教育史教程.[M].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李永长.美的培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3
[3]林贵刚.香港美术教育.[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