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节俗二三事——闽西永定县客家节俗探究

2013-01-28 08:25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客家人菩萨习俗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9)

最近一档全面介绍客家人迁徙历史与生活现状的大型纪实性节目——《客家足迹行》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热播。这部弘扬客家文明影像志的播出,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一时之间笔者也为自己是个客家子民深感自豪。同时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这也激起了自己研究家乡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在外求学多年,家乡的一切熟悉而又有点陌生,但童年所度过的那些节日却是如何也难以忘怀的。

一、相关背景介绍

笔者来自福建省龙岩市(闽西)永定县客家民居的一个小村落,从小就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在探究“家乡节俗二三事”之前,首先该了解一些客家人的基本情况。

首先,客家人原是居住在北方各省的汉族人。自西晋以后,北方多战乱,一部分有着开拓进取精神、不甘忍受异族统治的有志之士,纷纷举家率族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现在在闽西居住的,是这个民系中人数较大的一支。

其次,客家人一向喜欢向外拓展,称得上是个外向型的民系。开拓、进取、奋斗、拼搏,就成为这一民系的一大特点。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在有了一个大背景的概括性了解后,才能更清晰的理解笔者家乡的“节俗二三事”。其实,对于中国的节日,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而言,客家和许多汉族族群有着类似的庆祝方式。但由于客家这个特殊的民系及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很多节日,很多节俗通常又都富有非常强烈的乡土色彩。

二、客家“人日节”习俗

从小到现在,“人日节”给笔者的记忆最特殊。因为这个节日是关门过的,也就是说它与外界基本没有关系,不像其他节日一样,要么有客人会来访,要么可以登门去别人家庆祝。这个节日完全就是每个家庭自己做好吃的庆祝。笔者在家乡的二十多年来,每年的正月初七的早上,母亲都会早早去买来豆腐,为的是让早饭的餐桌上能出现豆腐这道菜。而且很特别的是这个豆腐的做法必须是用少许油煎,直到焦黄诱人、清香可口为止。除了早餐的豆腐外,我们的中饭和晚餐也和特别,这就是“七样菜”。小时候并不了解这种习俗背后的文化,问母亲,她总会说这些是祖上、世世代代传下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缘由。长大后,笔者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才了解了这一节日的重大意义。

“人日”又称“人辰”“人生日”“人日节”,也有称“人胜节”“人节”的,是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一种,时间为农历春节的正月初七日。人日节习俗内容丰富,有“占卜”“吃七样菜”、戴胜、祝寿、祭祖、忌出门等,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信仰习俗等方面。其节日习俗在各地表现不一,南方地区特别是客家地区的人日节习俗的主要内容是吃“七样菜”以及忌出门等行为,习俗有着本地区、民系的独特性。

1.“吃豆腐”

豆腐在客家文化的理解下,其实就是代表着涵养的意思。大家想想豆腐是怎么来的?它不外乎就是大豆加水的组合。而大豆是土地孕育出来的产物,它代表着广博的土地,进而也就是说豆腐归结起来是水土的组合。而俗话又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豆腐则是“一方水土”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分析下来,在人日节这天全家必须要吃豆腐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对于我们客家人来说,豆腐是最重要的食物,最能给人以营养和能量。

2.“吃七样菜”

在我们这里,每到正月初七这天清晨,客家妇女都要早早起来,到菜园里采摘芹菜、青蒜、大葱、芥菜、韭菜、芜荽等青菜,并买来鱼,然后将它们放下锅一起烹炒,全家一起食用。其实这七样菜不是随便都可以的,它们中的每样都有寓意。不过是借其谐音,例如(芹菜)是希望家人勤劳工作,(青蒜)是让人要精明会算 ,(大葱)则意味着人要聪明敏捷,(芥菜)是计多谋深的意思,而(韭菜)祝福着人们要幸福久远, (芜荽)是希望大家有人缘,(鱼)则象征着富足有余。

3.“忌出门”

这是因为人日节这天逢上“七”这个数字,而我们客家人对数字“七”颇禁忌。因为在客家话中“七七八八”就是麻烦的意思,而且客家人的丧葬习俗中有“走七”“四七”“七七”“做七”禁忌之俗,也反映了客家人对于“七”这个数字的忌讳。因此,凡是逢农历七、八之日,乡间不出门相亲,并且有“七不出行,八不回家”的规矩,因此也就有了笔者儿时觉得这个节日是闭门过的印象。

综上,不论是豆腐还是七样菜还是忌出门,都是客家人对我们“人”这个群体的尊重和对其价值的肯定。同时还通过“人日节”这些习俗表达出对人们的吉利、平安的祝福,祈愿天下人都幸福安康!

三、中秋节“抬菩萨”节俗

中秋节的“抬菩萨”也是笔者从小到大一个印象极其深刻的节俗。“抬菩萨”并不是准确的在中秋节这天,而是贯穿中秋节的前后,从农历八月十二开始,到八月十六结束,总共持续五天。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十左右,由保管菩萨的“当头人”,请来漆匠给菩萨贴金。菩萨贴过金后,“当头人”便将其安置在木制轿内,这种轿子就像一把柜式椅子,菩萨就像坐在椅子上。农历八月十二那天一大早,由事先已经挑选好的八位青壮年抬着菩萨上路,向镇上的大道走去。

一路上,敲锣打鼓,举着各种龙旗,还有阳伞,很像皇帝出宫的派头。抬菩萨所走的路,要走自古就有的大路,路边的人家都会提前做好准备,等到菩萨快要抬到自家的跟前,就会出来摆好供品、烧香、放长长的鞭炮,以迎接菩萨的路过,即是迎接福气的到来。最后,菩萨会放置在最大那个村中的广场上,以便于各个村中的人们前来朝拜、祈福。到了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会有木偶戏、露天电影等让菩萨“尽情欣赏”。菩萨会在那个广场上停留到八月十六,这几天内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举行。到了十六那天,还是由那几个青壮年原路把菩萨抬回至其所在的寺庙中,维持五天的抬菩萨活动便算结束。特别的是镇上这几个村庄得从十二开始到中秋节这几天都吃素,以表示对菩萨“出来亲民”的尊重和感激。

家乡的这一传统习俗已经沿袭了几十年,很多人像笔者小的时候一样,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中秋节的到来,因为这一节日的到来,我们能有很多吃的和玩的,那几天也是一年中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亲戚会来串门,带上月饼,各种水果庆祝这个节日。对于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把菩萨抬出来,笔者的理解是,这时候属于年中,而秋天天气好,秋高气爽,人们在这一时节也都没有农忙,所以把菩萨送出来让大家集体供奉,而且借着中秋节这个花好月圆之日,让大家因为抬菩萨这个群体性的活动共同团结起来,增强邻里亲属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同时菩萨所到之处能开光,为人们消灾,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祈愿。

四、入“年界”,送灶君节俗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我们客家人将其称为入“年界”,也叫“小年”。进入这一天就意味着离真正的过年已经不远了。在家的人们要加紧准备年货过年,外出打工学习的人要赶紧回家了。也从这一天起,父母要教育小孩不能打架相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真的会很倒霉。而且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各种家具,洗晒被褥蚊帐,以便干干净净过大年。

但上述所有这些还不是我们客家人最看重的入“年界”习俗。在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其实莫过于“送灶君”。各家各户供奉的灶君,据我们客家的民间传说,它是天上玉皇大帝派来人间的,是监督人间善恶之神,而每年的腊月廿三日均要返天宫向玉帝禀告人间之事,而人间的凡人便在灶君上天之日,设宴送行,所谓“鸡肶打人牙臼软”,意即要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所以每年的这天,人们都要用煮熟的麦牙糖、糯米糕等胶性食品祭灶君的,寓意封住灶君的口,使他不能乱讲话;也有用酒糟涂抹灶台灶门,使灶君醉了不能讲话。除了“款待”的糖酒,这一节俗的具体操作是:腊月二十三夜幕降临之时,即从晚上七点开始,家里的男丁,主要是父亲,要站在灶台上,去撕贴在墙壁上的灶君图。在撕的时候要尽量撕得干净些。待把灶君图都撕下来以后,母亲就要开始烧香祭神了,然后把灶君图烧成灰,再放上一挂鞭炮,这样送灶君的整个流程就算结束了。

在我们客家,与“送”相对应的是大年夜的“迎”,也就是在除夕那天,我们除了贴门上的对联,还有很重要的是要把厨房里的新灶君图也给贴上。一样也是到了晚上,我们要烧香祭神隆重的把它请回来。接神的礼品与送神时略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烛炮,先焚香迎接神社氏下降,斟酒祭献之后,再鸣炮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诸神佑护合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等。

总的来说,送灶君这一节俗,除了是在最后关头“收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谢。灶君他主管厨房,现代一般人似乎对他颇为轻视,觉得那只不通是一位小神而已,掌管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厨房。但是,民以食为天,如果你了解厨房对于民生的价值,你就知道。灶君其实掌握的是世上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健康。中国人最重视饮食,所以发展出非常伟大和丰富的饮食文化。看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饮食艺术,这也不能不归功于灶君。 基于这个原故,我们要谢灶,感谢它一年来的辛勤工作。

五、结语

俗话说“以小见大”,岁时节日可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仅从这二三件节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所有的节日都是在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下,但客家节俗却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可以说这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窗口。透过它们,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风俗以及心理心态,进而丰富对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民俗的认识和理解。

[1]鲁克才. 中华民族饮食风格大观[M]. 上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客家人菩萨习俗
客家人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