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淄博 255040)
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政策,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和环保意识向环保行为的转化等内容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解决公众环保参与度的问题提供参考。
对于环保意识这一概念,目前没有严格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环保意识就是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主观认识以及行为倾向。也有学者认为,环保意识就是指公众对待自然与环境的意识水平和行为取向。但是这几种观点都有其局限性,学者对环保意识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目前还存在争议[1]。环保认知就是公众环保意识产生的基本条件。环保意识并是局限于环保认知,在环保认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环境的焦虑感、道德感等一系列环保情感体验,以及环保行为倾向。
公众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是一个由弱势到中势再到强势的渐进演变过程[2]。弱势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个体缺乏环境知识,也不关注环境问题,接受环保信息比较被动。中势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个体所了解与掌握的环境知识比较多,会逐渐关心环境问题,环保信息容易吸引个体的注意。虽然这个阶段的个体对环保有了一定的理解,然而个体更注重经济利益。此时,个体能够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人们会带来一些威胁以及危害,从而内心会产生对环境的焦虑感以及危机感。在此阶段之后期,个人会逐渐发现环境价值,并会逐渐意识到个体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对环保的道德感以及责任感就会开始萌芽。此时,他可以基于环保视角,节制自身的行为,从而可以比较自觉地遵守各种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
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之间联系紧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一般而言,具有比较强的环保意识的个体,其环保行为也比较多;环保意识比较弱的个体,环保行为也往往比较少。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加强个体的环保意识可以增进其环保意识。同时,个体的环保行为又能够反作用于个体的环保意识。可以让公众直接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使其在这些环保活动中不断增加环保知识与体验,进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3]。
个体的环保意识转化为个体的环保行为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但是此种影响是否可以顺利转化为个体的实际行动,主要决定于个体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以及利益结构这两个结构的合理而有效的安排。假如无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决策机制、信息机制以及利益机制的科学安排,即便有比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个体也是难以积极采取与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各种行动。的确如此,缺乏实现环保行为之渠道和途径,缺少合理的制度安排,则会导致个体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相分离。假如你具有比较强的环保意识,就会比较自觉地按照要求把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以供人们收集,但是看见清洁工把你认真分类的生活垃圾不加选择地扔进垃圾车,你会觉得清洁工并不认可你对垃圾的分类,此时,你的环保行为能够坚持多久,这种外部因素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将会影响到公众的环保行为[4]。
这种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分离发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个体的行为一般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或者相互调和、或者相互对立,但是行为的最终方向是由若干因素的合力或者对立双方中占有优势的那一方所决定。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意识周围有利益意识、责任意识等其它的意识;环保行为随着这些意识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当环保意识在强势阶段之时,环保意识则比较容易克服对立的意识因子的影响,进而环保行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是环保意识在中势阶段之时,此时的情形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假如与环保意识相对立的其它意识比较弱时,,抑或还有其它相一致的意识因子的支持,也可能会表现出与之相应的环保行为。但是假如缺少环保行为之实现渠道与路径,导致相对立的意识因子占有比较大的优势,相应的环保行为就难以出现。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假如你的环保意识比较弱,你会将选用发泡餐盒,从而会做些与你的环保意识并不相同的事情来。
总之,不能当蓝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受到很严重的威胁以后,我们才发现环保的意义与作用,这样要付出的代价就很高了。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校、法律法规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增进公众的环保行为,推动环保意识向环保行为的转化,让公众具有环保未来之眼光,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工作。
[1]王雨田.环境保护与社会环境污染[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王芳.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D].上海大学,2006.
[3]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6).
[4]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