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祝
淮安地处苏北平原腹地,总面积10072km2。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农田灌排标准不断提高,农村水环境不断改善,水管体制不断健全。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土石方20多亿km3,建成防洪圩堤3158km,发展机电排灌动力33万kW,其中建成固定机电排灌泵站3353座20.8万kW。新开疏浚骨干排涝河道42条,大中小沟4.2万条,干支斗农渠4.8万条,配套小沟级以上建筑物14.15万座,其中中沟以上44306座;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4处,为促进淮安市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农村水利工作的投入加大,必须理清农村水利发展思路,以实施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
淮安市农村水利已实施了一些生态工程:一是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主要是清除淤泥、清除坝埂、畅通水系。二是建设抬高1m水位工程,在灌区大中沟尾部、山丘区排涝河道中,建设大沟蓄水闸、滚水坝等,拦蓄回归水、雨涝水,抬高河道水位,让农村河道有水可用,增加自净能力,改善水生态。三是生态防渗渠道。在建设防渗渠道过程中,将节水与生态结合起来,采取衬砌、护砌和种草相结合的三级结构方式,构建生态防渗渠道。建一些生态通道,让鱼虾、水生植物有栖息地。四是实施生态护坡。在河道疏浚整治后,按蓝线控制的要求,对蓝线范围内进行规范管理,并在河道坡岸种草绿化,形成生态护坡。五是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山丘区小流域、废黄河高亢地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六是建设蓄水闸坝。
实现“灌排标准全面提升,农村河网生态健康,水土流失全面治理,管理体系健全高效,灌溉配水科学合理”的总体目标,展现“运河之都、淮水安澜、水韵淮安、生态家园”的淮安市农村水利现代化愿景。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降低成本,让老百姓喝得起、喝得上干净卫生的农村自来水;大力实施农桥等工程,改善农民出行条件,提供交通便利。
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有河道疏浚、灌区改造、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塘坝建设等工程。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钱少、人少、设备少,工程多的问题,为此,需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一是恢复农村管水员制度。根据村组土地规模和工作量大小,在明确报酬和责任的前提下,建立村组管水员队伍,以解决农村水利设施管护、用水管理人员缺位问题。二是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达标活动。每村至少配备1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员、管护经费标准为不低于15元每亩。三是继续推进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按照《江苏省农村河道管护办法》,结合生态市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切实用好、管好河道。四是专项开展机电泵站管护。建立健全年检、巡查、值班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泵站档案,逐座登记建档,建立工程信息数据库,为泵站的管理、建设、改造提供依据。
开展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完善以试验站和水利站为基础的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村水利科技示范区,通过示范区进行综合技术集成,带动水利科技发展。
做好小型水利工程标识、河道管护保洁服配备、宣传标语、公示牌悬挂等工作,展示水利行业的精神,发扬农村水利文化,保护农村老的水利工程,特别是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工程、碑文等。
根据淮安的实际情况,针对突出问题进行规划,特别是灌排泵站,要在工程布局、结构型式上进行优化,做到科学、节约、环保、美观。
在当前投入大、时间紧、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针对农村人少、人老的状况,科学组织实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既保障工程进度,又保证工程质量。
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工程完成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是强化水利站建设。主要是明确人员数量和经费渠道。其次要建立健全水利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市县水利部门和水利院校联合,加大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确保每年培训1~2个月,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培训。第三,开展技工培训,要组织对机电泵站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操作工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