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江,李宏秋,冯永刚
(1.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81;2.牡丹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牡丹江师范学院)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缓慢性、潜在性的危害。而食品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要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需要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齐心合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农产质量安全的保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保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农民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生产发展、消费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计。然而近期涉及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国内的“非典事件”“大头婴事件”等等,国际上的“疯牛病事件”“二噁英事件”等,使食品成为全球的恐慌。作为食品生产基础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产地污染主要由于工业 “三废”的排放或用污水灌溉农田,从水、土、气等多个方面对土壤侵袭和污染,使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造成部分农产品有害成分超标。据专家介绍,蔬菜里的重金属,主要来自植物对土壤的直接吸收利用,城市过多的工业污水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原因。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4月7日公布了对全国部分省市蔬菜质量监测结果,北京、合肥、阜阳、昆明、西宁等12个城市的5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蔬菜质量监测合格率为91.4%,近一成产品重金属超标。监测不合格产品主要为汞、镉、铅含量超标。
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若使用不当,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严重损害。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的规定,对于某些农业投入品经实践检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有害,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在农药方面,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明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毒鼠强等18种农药。在兽药方面,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列明了21类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但由于有不少生产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违规使用这些禁用农业投入品,从而使得生产的农产品不安全。在2010年“海南水胺硫磷有毒豇豆”事件中,2月9日,海南省植保植检站用定量检测仪抽查陵水县英州镇5家瓜菜收购点的豇豆,均发现含有水胺硫磷。2月22日至3月5日,在6个市县抽查检测的8种农产品,合格率占66.23%,抽查的59个豇豆样品,不合格的38个,其中12个含有高毒农药残留。
部分生产经营者为改善农产品外观质量、延长保质期或增重,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超标、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添加物,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导致近年来因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等药物超标而产生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黑白木耳”、“毒黄花菜”和“苏丹红”等。
品牌意识薄弱。我国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涵盖种养业,但除了白糖、大米、牛奶等部分产品实施品牌化外,大多数产品没有品牌,没标明产地,无生产者姓名,即没有产品“身份证”,导致出现有公害的农产品时无法追究责任,也不知质优的农产品产自谁家。
1.5.1 相关标准缺乏且陈旧,同时标准的科技含量不高,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利用少,制定和实施的标准考虑国内情况多,采用国际标准少。荷兰对奶牛的养殖圈舍就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确保奶牛有独立的进食、自动饮水、自动洗浴、感应抓挠、休息和排泄的场所,并且要定期消毒,这充分保证了奶牛的健康。我国则无此类标准和要求,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感染率居高不下。
1.5.2 相关法规不健全,缺少有效管理机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滞后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要求,要么无法可依,要么约束力差,存在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公、以罚代管或放任不管的问题。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沈阳查获25t毒豆芽,各监管部门均称不归我管 。一个小小的“豆芽”在政府的职能管理中牵涉到了工商、质监、农委、公安4家,而在过去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形成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不管”的局面。
加强对生产者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技术培训;对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对生产经营者的守法培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管理者都要站在爱国爱民与事关民族衰亡的高度来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生产者、经营者还没有能力来直接鉴别这些投入品的优劣与真伪。由于农业投入品的伪劣原因而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赔偿是生产者难以接受的,况且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查处,维护农资合法经营,坚决打击农资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民购买到的饲料、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安全合格。
一是建立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二是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乡镇企业园区,通过排污收费、使用者收费、产品收费等办法,对排放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三是积极推行农村清洁生产,确保产地小环境的优化;四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一是政府有政策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包括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到大户集中种植,地域性农作物产业开发与专业化生产等。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产前培训与技术指导,让农民认识到进行科学生产、科学饲养的重要性。三是要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包括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低害高效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
这一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等。其中,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督编码,建立凭标识销售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建立农产品标识或检测入市销售制度非常重要。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要及时报告农业或工商部门,由农业和工商部门监督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集中销毁,对造成危害的要追究生产者、销售者与管理者的责任。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利益,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对于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及时发现农产品的隐患与漏洞,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杜绝假冒伪劣和虚假信息的出现有积极的影响。大众媒体利用其传播渠道向公众提供产品及时、正确、透明的信息,避免了企业的违法行为,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彻底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1]郭红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党史文苑,2005(10):60-61.
[2]康升云,刘晶晶,胡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08(1):5-9.
[3]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4]张立富,张锦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2(12):11.
[5]张庆文.小农户生产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村经济,2004(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