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模式

2013-01-25 20:17刘扬晶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新丰县枫香红叶

刘扬晶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201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决定。新丰县决定以林业“双增”和打造全国最好林相为中心,提出了将红叶作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色,打造“岭南红叶之乡”的构想[1-2]。作者通过主持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对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与建议。

1 自然概况

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北部,辖7镇及157个村。新丰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地势险要,土壤多为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境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山顶矮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灌木林等8类。

2 建设现状

多年来,新丰县通过全民义务植树和各种造林绿化工程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廊道式的生态风景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1)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总体布局欠协调,导致现有生态景观林规模小、分布零散、品质不一,未形成新丰县地方特色。2)绿化树种松、杉、桉树等比重大,而具有观赏价值的阔叶树种少,尤其是有色乡土树种如枫香、杜英等很少使用,导致生态景观单调。3)资金缺乏,建设过程中用地、种苗、造林等均出现困难。

3 建设内容

3.1 建设目标

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套种等建设方式,在交通干线两侧、江河两岸、城镇周边、自然保护区景区等区域建设近自然的以观花赏叶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带,打造“岭南红叶之乡”。

3.2 建设布局

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亮点,五条廊道,多点示范”。

1)“一个核心”指新丰县城城区周边的山体绿化,突出“岭南红叶之乡”的主题。

2)“两个亮点”指打造云髻山、鲁古河2个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叶植物主题绿化亮点。

3) “五条廊道”指道路、河流绿色廊道的建设,具体包括105国道、347省道、244省道、大广高速 (新丰段)、新丰江新丰段干流等5条红叶主题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4)“多点示范”指各镇分别建设1~3个示范村,并重点建设5个红叶主题村庄。

4 建设模式

4.1 造林型

适用地类主要包括适宜造林绿化的无立木林地及村镇绿化用地当中的荒地。造林过程中需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作为红叶植物的基调背景。树种选择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以红叶乡土树种为主,辅以一些适于新丰生长的引种红叶植物,并配备一些常绿阔叶植物作为基调树种,营造近自然的阔叶混交林。景观效果需充分体现季相变化和景观层次。造林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枫香+杜英—红檵木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城镇周边以及通往自然保护区县道两侧的山体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为杜英终年可见红叶,而枫香入秋可红染层林,效果壮观。同时,林下灌木红檵木树叶四季常红,春季可观红花,景观效果极佳。另外,辅以红锥、木荷等常绿阔叶树种作为景观背景色树种。

2)枫香+楝叶吴茱萸—映山红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新丰境内105国道两侧山体的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为春季满山盛开映山红;秋季枫香与楝叶吴茱萸均红叶披身,竞相争艳,而且两者叶型迥异(单叶与复叶,掌状叶与羽状叶),森林景观品种丰富。

3)枫香+红枫+复羽叶栾树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示范点、示范村的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为秋季的枫香与红枫红艳照人,复羽叶栾树的红果增添情趣,可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示范效果和森林美学效果均十分显著。同时,辅以樟树、马尾松、桂花等村庄绿化常用树种,既可观红叶漫山,又可闻桂花飘香。

4)枫香+合欢—山乌桕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242省道与347省道沿线山体的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为:春季,红色的合欢花盛开,犹如凤凰立枝头;夏季,山乌桕红叶绕枝,犹如红色的彩条迎风飘扬;秋季,枫香红遍群山,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将尽情演绎。

5)杜英+日本晚樱—红背桂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105国道两侧沿线山体绿化。景观效果表现为:日本晚樱每年4月成片怒放,落英缤纷;杜英、红背桂四季叶红,突出景观主题。

6)红枫+红叶石楠+红叶李。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广高速新丰段周边山体的绿化,为了不影响高速公路行车的视线范围,以红叶灌木树种为主要绿化树种。景观效果表现为绿化植物叶子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叶色,相互点缀搭配,红叶主题突出,形成“一片红”的绿化效果。

4.2 改造型

适用地类为适宜绿化改造的乔木林地及灌木林地。改造方式因地类、树种组成、龄组而有差异。一些需改造的林地需按照一定的择伐强度进行非目的树种采伐,再进行红叶植物种植改造;一些则直接在林缘、林窗种植红叶植物。改造目的均为突出红叶植物主题,丰富森林景观效果。具体改造模式按地类、植被类型、龄组分为以下几种。

4.2.1 针叶林改造

1)中幼林改造。通过下层疏伐法与机械疏伐法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弱或中强度间伐,然后种植红叶树种。商品林区林分郁闭度0.8以下的,伐去总株数的10%~20%;林分郁闭度0.8以上的,伐去总株数的20%~30%。生态公益林区林分郁闭度0.8以下的,伐去总株数的5% ~10%;林分郁闭度0.8以上的,伐去总株数的10% ~15%。同时,种植枫香、红枫、杜英等红叶植物,营造效果出富有季相变化、叶色丰富的混交林。

2)近熟林改造。主要措施为在林缘、林窗补植红叶树种,并套种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

3)成过熟林改造。对位于商品林区的,通过采伐更新,营造以红叶植物为主体的阔叶混交林。造林乔木树种包括枫香、杜英、红叶石楠、红枫、栾树、合欢、楝叶吴茱萸等,灌木树种包括红檵木、映山红、红背桂、红叶小蘗等,并在林缘、林中套种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对于生态公益林区的针叶成过熟林,则采用近熟林改造模式。

4.2.2 阔叶林改造

1)中幼林改造。采用下层疏伐法进行抚育间伐,商品林区伐去株数比例不得超过20%,生态公益林区比例不得超过15%。同时,套种枫香、红枫、楝叶吴茱萸、杜英、复羽叶栾树等红叶植物,突出色彩变化。

2)近成过熟林改造。伐除林中枯立木、风倒木、濒死木、病死木,保留树型、健康较好的阔叶树种,并在林缘、林窗种植红叶树种以及一些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红叶树种包括枫香、红枫、楝叶吴茱萸、杜英等,营造出叶色绚丽,季相变化的阔叶混交林。

4.2.3 针阔混交林改造

1)中幼林改造。主要措施为首先进行弱强度抚育间伐,然后种植红叶树种。鉴于针叶树种的优势程度高于阔叶树种,可适当多选择针叶树种进行间伐,尽可能保留观赏价值高、胸径大的阔叶树种。商品林区伐去株数比例不得超过20%,生态公益林区比例不得超过15%。同时,种植枫香、楝叶吴茱萸、杜英等红叶植物,并在林缘、林中套种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增加阔叶林的色彩变化。

2)近成熟林改造。主要措施为伐除林中枯立木、风倒木、濒死木、病死木,保留树型、健康较好的针阔树种,并在林缘、林窗种植红叶树种,包括枫香、红枫、杜英、山乌桕等以及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营造出红绿搭配、四季有异的针阔混交林。

4.2.4 灌木林改造

1)杂灌改造。通过高强度 (60%~70%)的择伐适度保留一些景观较好的灌木树种。树种以红叶植物为主,其他阔叶树种为辅,并套种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营造成为乔灌草结合、层次明显、赏叶赏花、红叶主题突出的阔叶林。

2)灌木经济林改造。考虑到灌木经济林的生产经营目的,该改造模式主要通过在林缘种植红叶灌木树种,如红檵木、红叶石楠等,在林中空地适当种植红花灌木植物,如红花山茶、红碧桃等。

4.3 补植型

适用地类主要包括适宜造林绿化的疏林地、未成林封育地,而自然保护区内林分由于其特殊的区位和保护管理模式,则需单独确定建设模式。

4.3.1 疏林地

根据调查,疏林地上优势树种主要为杉木、马尾松或湿地松。保留疏林地上现有的树型与健康均较好的林木,补植红叶植物,营造出以红叶阔叶植物为主的阔叶混交林。

4.3.2 未成林地

该模式主要针对未成林封育地,通过在林缘及林中空地补植红叶乔灌植物,以及一些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营造成为阔叶混交林,突出红叶绿化主题。而对于桉树未成林造林地,可采用近成熟林建设模式进行改造。

4.3.3 自然保护区林

针对自然保护区服务功能与保护管理的特殊性,仅在林分中的林窗补植红叶乔灌植物以及一些红叶红花类的草本花卉与藤本植物,丰富林分景观效果。

5 建议

1)岭南红叶之乡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2)开展岭南红叶之乡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公益性社会工程,需多途径争取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资金的支持,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3)建设工程绿化种苗需求量大、建设期长,不同建设模式对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又不尽相同。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苗圃基地,以确保苗木保质保量供应。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广东省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R].2012.

[2]朱宇钒,黄菲.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浅析[J].才智,2011(9):305.

猜你喜欢
新丰县枫香红叶
枫香叶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
惠水枫香染文创产品“5W1H”理论研究
姚红叶
韶关新丰县城第一小学
新丰县城第一小学 五(6)班
新丰县城第一小学 一(6)班
新丰县城第一小学 四(2)班
叶拽:一片“红叶”带富一方百姓
枫香园四季
秋日赏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