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茜余焯燊伍洲梁米建平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2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传统疗法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综述
汤 茜1余焯燊2伍洲梁2米建平2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2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传统疗法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高脂血症;针灸;临床研究
高脂血症作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必需及早给予重视。针灸疗法以方法多、操作简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已应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且取得一定成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疾病。对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城市进行研究,发现从1984年~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然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却呈现出现上升的趋势。这就说明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逐渐的上升[1-3]。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者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是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原因之一[4,5]。所以,及时的预防血脂异常是非常的必要的。针灸疗法以其方法多、操作简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凸显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陈氏等[6]治疗的高血脂患者有30例。丰隆穴;取足三里;双侧曲池。使用毫针来对患者进行施针;直刺。让针感向上进行传导。患者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腹中出现肠鸣。有排气的感觉。对患者进行20d的针刺治疗之后,TC和TG都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P<0.05)。徐氏[7]使用健脾化痰法针灸(补双足三里,泻双内关、双丰隆,平补平泻)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3组(都给患者食用低脂食物):药物组;针刺组;对照组。药物组:给患者使用血脂康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共服用1个月;针刺组按照“从脾论治”选穴针刺,补双足三里,泻双内关、双丰隆,平补平泻中脘,天枢,运用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间隔1~2d开始下1个疗程,共4个疗程(1个月);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不对患者进行药物和针刺的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以后,除了对照组之外,对患者的脂类代谢进行调整。其他两组与治疗之前比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针剌组较药物组效果好(P<0.05)。李氏等[8]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加中西药治疗组,单纯针灸组和单纯中西药治疗组,分别进行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TC、TG的变化。治疗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在对偏瘫患者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对调整异常血肿有非常好的效果(P<0.01),然而,各组之内的比较却没有差异(P>0.05)。俞氏等[9]对这6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为30例。在治疗组中:对患者进行针灸进行治疗。进行针灸的主穴:第1组对患者分别取丰隆穴;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在第2组中:分别取中脘;天枢穴;梁丘。曲池;肝俞;风池。阴陵泉。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用泻法:痰浊内阻者加脾俞;气虚血瘀者加气海;膈俞;膻中;血海。用补法:肝肾阴虚者加照海;肾俞;太冲;肝俞;太溪。用补法。将真滞留20min;每天进行治疗一次。10次为1个治疗疗程。在患者休息1周以后,再对患者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主穴交替使用,对患者治疗的时间为3个月。在对照组中:对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0mg,治疗的时间为3个月。治疗组经治疗后TC和TG均较同组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TG较同组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的血脂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肖氏[10]选取MS6(顶颞前斜线)与MS7(顶颞后斜线),每条治疗线都选择两点进针:分别是督脉;顶旁2线;治疗线的交叉点。都取健侧肢体头穴。得气后,加用电针仪。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治疗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结果显示两组的TC、TG均明显降低,且头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
李氏等[11]将未服用调脂药物的血脂异常病患者160例,随机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进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三里;足三里;神阙艾条回旋灸;对照组只适用饮食治疗。治疗90d以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个血脂成分差异均有显着意义(P<0.05)。高氏等[12]采用由决明子、红花等降脂药物组成的艾条温和灸关元、丰隆穴的方法,每次灸15min,每天1次,共治疗35d,以月见草油胶丸治疗为对照。结果表明降脂药灸可让患者的TG和TC得到有效的降低,治疗的效果要明显比月间草油胶丸好。李氏[13]采用隔药饼灸治疗高脂血症,与对照组(口服山楂降脂片)比较,均以2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改善血清TC和TG,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肖氏[14]将14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个小组,A组背俞穴埋线结合耳针治疗,取脾俞、胃俞、肝俞、胆俞为主穴,穴位埋线;耳针取;胆;内分泌;胰脾;交感;B组单纯进行耳针治疗(取穴同A组);C组单纯试用口服利脂平片进行治疗。60d后,A组有效比率为96.9%,B组有效比率为81.8%,差异显着(P<0.05),更优于C组62.5%的有效比率,差异非常显着(P<0.01)。卢氏[15]用耳穴贴压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29例。取内分泌、肺、胃、双侧耳神门四穴,结果HDL-C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也十分显着,而HDL2-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十分明显(P<0.01)。陈氏等[16]选用耳穴贴压法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取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心、双侧耳穴神、门脑点、胆、肝,对TG;TC都增高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8%,单纯TG增高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3%,单纯TC增高患者1例显效1例,总有效比率76.32%。许氏[17]取双耳胃、三焦、内分泌、缘中穴加西药多西康胶囊与单纯西药组对比,治疗后复查TC、TG、LDL-C均显着降低(P<0.01),HDL-C显着升高(P<0.05)。夏氏等[18]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饥点。内分泌;三焦;皮质下;胃;肝胆等耳穴,治疗10例高脂血症患者,患者的体质量减轻范围为3~5kg。而且TG和TC平均降低20~400mg/L。朱氏等[19]用耳尖放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41例高脂血症患者,有效率为92.68%。杨氏等[20]将104例高脂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耳尖放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西药普罗布考降脂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94.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李氏等[21]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中:采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肥心理指导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的体穴组进行针刺治疗。取天枢;三阴交;足三里等穴。耳穴组加耳针治疗:取神门饥点;皮质下等穴。在治疗70d之后,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和血脂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患者进行一个月的随访。结果:体穴组总有效率为69.23%;耳穴组的有效率为65.52% ,对照组26.79%,耳穴组、体穴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TG、LDL-C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耳穴组;体穴组之间的各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杨氏等[22]使用皮内针治疗高脂血症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穴,用胶布将皮内针固定后按压穴位1min,夏季3d、冬季5d更换1次。对照组口服脂必妥每日3次,每次3片。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TC、TG治疗后均有显着好转,且治疗组中TC降低较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袁氏等[23]取双侧足三里、第10胸椎夹脊穴埋线治疗,结果治疗后异常血清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1)张氏等[24]治疗高脂血症60例,治疗组取内关穴;两侧丰隆。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用磁针器;磁场强度为5000GS;用棉垫固定住磁针器;留针时间为30min;每天进行2次;10d为1个治疗疗程。3个疗程后计量疗效。对照组针柄上未套磁针器,其余均同治疗组。结果显示的是治疗组在改善形体肥胖、血脂检测指标及肢麻沉重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周氏等[25]使用磁圆针(经穴磁导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将238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磁导疗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血脂康胶囊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明显的降血脂疗效(治疗组80.83%,对照组78.81%),两组的降脂总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硬化指数均呈现明显下降(治疗组(8.43±7.67),对照组(6.37±4.11),(P<0.0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较,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P<0.01)。
针灸降脂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目前业界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没统一;其次,临床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较低,缺乏大样本的严格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且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一致,较难判断不同针灸处方的优劣。再者,大多数研究尚停留于对血脂水平的观察阶段,没有针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预后进行的研究;第四,疗程长短不一,治疗效果与疗程的对应关系的系统报道十分显见。近些年来,很对人都认为,在临床上高脂血症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近来的研究,开始逐渐走向大样本和多因素以及多中心的对照,并进行分析和观察。 趋于对临床有效穴位;针灸方法进行筛选研究。以确定效果好;可重复性高的治疗方案。同时,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使研究工作更深入化,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将是以后相关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
[1] 俞文全,许祥贵,吴焕淦.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155-157.
[2] 柳丽,顾一煌,阮黄越.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 2011,33(9):1409-1411.
[3] 秦晓凤,蔡圣朝.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81-582.
[4] 吴思丹,王茎.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24(6):583-586.
[5] 马占强,葛明.针灸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J].河南中医,2012,32(5):1398-1401.
[6] 李艳芬,庄礼兴,黄国琪.Progress of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s with Acupuncture[J].针灸推拿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7(4):243-251.
[7] 徐晓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9): 325-327.
[8] 徐其良.健脾化痰法针灸治疗高脂血症[J].光明中医,2010,25(5): 819-820.
[9] 张亮,常小荣,岳增辉,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32-634.
[10] 黄健琳,辜孔进.温针灸治疗高脂血症之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0, 16(9):81-82.
[11] 张红星,王英淑,周利,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80-81.
[12] 周玉娟,甘君学.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近代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08-109.
[13] 贾泽坤,曹奕.针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18-1020.
[14] 徐晓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 (2):325-327.
[15] 徐其良.健脾化痰法针灸治疗高脂血症[J].光明中医,2010,25(5): 819-820.
R589.2
A
1671-8194(2013)21-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