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尊科
(贵州省正安县班竹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63416)
羔羊培育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其终生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加强培育,对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羔羊的培育。
羔羊出生后,体质较弱,适应能力较低,抵抗力差,容易发病。因此,做好初生羔羊护理,是减少羔羊发病死亡、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初生羔羊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因此保温防寒是初生羔羊护理的重要环节,一般羊舍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为使初生羔羊少受冻,应让母羊立即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舔羔除了可促进羔羊体温调节外,还有利于羔羊排出胎粪和促进母羊胎衣排出。对于个别具有黏稠胎脂的羔羊,母羊多不愿舔,可将麸皮撒在羔羊身体上,引诱母羊舔羔。
搞好圈舍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也是初生羔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羔羊圈舍狭窄拥挤、肮脏潮湿、贼风侵袭、污染严重,都可引起羔羊疾病的大量发生。此外,还应细致观察羔羊,查看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有病及时治疗。对病羔实行隔离,对死羔和污染物及时无害化处理,控制传染源。
初乳是母羊分娩后1~3 d内的乳汁,之后所分泌的乳汁称常乳。初乳较常乳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高的酸度,能有效刺激胃肠黏膜产生消化液和抑制肠道细菌活动;含有较多的抗体和溶菌酶,还含K抗原凝集素,能颉颃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初乳比常乳的矿物质和脂肪含量高1倍,维生素含量高20倍;含有较多的镁盐、钙盐,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使胎粪排出。羔羊出生10几分钟后即能站立,这时应人工辅助使之尽快吃到初乳,因为初乳中的抗体会随分娩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同时羔羊胃肠对初乳中抗体的吸收能力也是每小时都在下降,生后36 h羔羊已不能完全吸收完整的抗体蛋白大分子。所以早吃初乳是促使羔羊体质健壮、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哺乳期羔羊生长发育很快,平均日增重200~300 g,尤其是生后8周龄阶段,常乳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因此必须千方百计让羔羊吃好常乳。为此,首先要加强泌乳母羊的补饲,使母羊奶水充足。其次,要安排好吃奶时间和次数。哺乳期羔羊吃奶时间可这样安排:舍饲饲养,母仔同舍饲养至羔羊断奶;放牧饲养,母仔舍饲15~20 d,然后白天羔羊留在羊舍饲养,母羊外出放牧,中午回来奶羔1次。这样加上出牧前和收牧后的奶羔,等于1 d奶羔3次。每天放牧回来时,母羊往往急于奔往羊舍,而羔羊此时也在舍内嗷嗷待哺,这时牧工一定要有耐心,控制好母羊群,母仔对号配奶,尤其对1月龄以内的羔羊,配奶尤其重要。
对奶不够吃的缺奶羔及丧母的无奶羔应找保姆羊,就是把羔羊寄养给死了羔或奶水充足的单羔母羊。也可采用人工哺乳,但应注意配乳的浓度,并严格消毒和定温、定量、定时,一般多采用少量多次的喂法。
早期补饲不仅可使羔羊获得更完全的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吸收机能的完整。一般羔羊生后15~20 d开始训练吃料,粗饲料要选择质好、干净、脆嫩的青干草,扎成把挂在羊圈的栏杆上,不限量任羔羊采食。混合精料炒后粉啐放入食槽内,或与切碎的青干草、胡萝卜等混合喂给,同时可混入少量食盐和骨粉,刺激羔羊食欲。精料喂量一般半月龄的羔羊每天补饲混合精料50~75 g,1~2月龄100 g,2~3月龄200 g,3~4月龄250 g,1个哺乳期约需精料10~15kg。正式补饲时,干草也要切碎放在槽内喂,先喂粗料,后喂精料,而且要定时定量喂给,不能零吃,否则不易上膘。羔羊吃饱后,把饲槽翻转过来,一方面可保持饲槽清洁及防止羔羊卧在食槽内,另一方面可防止一些鸟类、昆虫等拣食剩余的饲料带来传染病。
一般羔羊生后5~7 d,选择无风温暖的晴天,在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和日光浴,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和减少疾病。随着羔羊日龄的增加,应逐渐延长在运动场的时间,或将其赶到附近的牧地上放牧,以加大羔羊运动量。羔羊因运动场窄小或缺乏食盐等矿物质,常发生异食癖,啃墙土、吃羊毛等,往往造成肠道堵塞而致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般羔羊到3~4月龄即可断奶,一方面是为了恢复母羊状况,另一方面也锻炼羔羊的独立生活能力。对于一年两产母羊,若其羔羊发育良好,或用于肥羔生产的羔羊可提早断奶。生产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即将母仔断然分开,不再合群。断奶后,把母羊移走,羔羊仍留在原羊舍饲养,尽量给羔羊维持原来的环境。断奶以后,羔羊按性别、大小、强弱分群,加强补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