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明,周 莉,马 斌,崔方圆,陈 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研究室,北京 100700)
出血性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基本病机是脑脉破损、血溢脑脉之外导致脑髓受损、清窍蒙塞。作为一个独立病种,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其自身特有的病情演化规律,临证时应根据病机和证候的变化特点,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
“血溢脑脉之外”标志着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开始[1],此阶段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得中风症状迅速出现并达到高峰。
最先出现的症状系由瘀血所致。离经之血虽然清鲜亦为瘀血,瘀血停于脑脉之外成为压迫脑髓的有形之邪。脑位居天位乃清灵之腑,喜静恶扰,不能容邪,邪犯则病。离经之血在局部脑髓,一则压迫脑髓,使其不能“司运动、统感官,主明辨”,而成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之症;二则压迫周边脑络,阻碍气血运行,使周边脑髓失于气血荣养,亦不利于其发挥应有功能。瘀停脉外使脑髓受压构成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最初期病机,如瘀血较少或得以及时清除,则脑髓有望完全恢复,若瘀血较多又未得到及时治疗,则症状较重甚则压迫神机而窍闭神匿。
痰水形成是继瘀停脉外之后发生的病理过程。津与血均呈液态,从不同角度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二者关系密切素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入脉中即为血液的成分,所谓“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病理情况下,二者多互有影响。就出血性中风而言,一则瘀停脉外,脉道不利,津液渗出,形成痰浊,甚则化水为肿,妨碍脑髓气血渗灌;二是瘀停脑窍,久而不去,则如唐容川云:“血积日久,亦能化为痰水。”如此瘀血不能速祛而痰水又不断产生,痰水生成后反过来又进一步妨碍血行,使得病情随病程进展而加重。此时痰水作为主要病机,对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诸邪胶结、化毒伤脑是前述两个病理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脑髓损伤难于修复的重要原因。由于瘀血、痰浊、水肿相继形成,阻遏气机,气郁则化火,瘀、痰、火诸邪胶结于局部脑髓,迅速转化成一种致病力很强的邪气即内生毒邪[2]。它秉承火热之性,兼寓痰瘀之形,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一旦生成,即成为损伤脑髓的剧烈致病因素。此毒位居天位,喜善变而状多端,临床多呈现出“内风旋动”的特征。毒邪熏蒸脑髓,使脑髓伤而不复,神明不施而神机不展;毒邪下攻脏腑,又可致变证丛生,五脏受损则临床可见肺热、心悸、便秘、遗溺、呕血、淋证等。
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着诸邪的相继出现,使得脑髓不断受损而病情数变,因每种邪气都会对脑髓构成新的损伤,所以急性期病情往往会逐步加重,使病机趋于复杂而风象凸显。
作为独立疾病,出血性中风在急性期有其自身的证候演变规律,这些特征性的证候及其变化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具体体现,临床则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症、舌、脉组合。
四诊信息是疾病和证候诊断的主要依据。临床可分为两类[3],一类是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中风病的五大主症,这些症状在支持疾病诊断的同时,也通常被用来判断和评价病情的轻重;另一类四诊信息主要是作为证候的诊断依据,除包括舌象、脉象外,还有以下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如面色晦暗、爪甲青紫、体倦昏沉、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头晕耳鸣、便干便难等,此类症舌脉信息通常仅用来判断证候是否成立,而很少作为病情轻重的判定依据。以上两类中医四诊信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
证候要素作为四诊信息与临床证候之间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某一方面的病理特征。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分别是风证、火证、痰证、瘀证、气虚证和阴虚证[4],而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因其自身的病机特点而呈邪实突出,证候要素亦多见风、火、痰、瘀等实证。其表现为:风证多见病情数变,肢体抽动,头晕头痛,舌颤目偏,脉弦;火证多见舌红,苔黄,便干便难,心烦易怒,声高气粗,发热,脉数,口苦咽干,尿短赤;痰证可见口多黏涎,苔腻或水滑,表情淡漠,脉滑或濡,头昏沉,体胖臃肿;血瘀证则见舌暗有瘀斑点,痛处不移,爪甲青紫,口唇紫暗,脉沉弦细。
证候是对四诊信息的概括和总结,既反映了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是“血溢脑脉之外”,而后痰浊、火热邪气的产生以及内生毒邪的形成都使得病机趋于复杂,随着病情的进展和不同阶段病机的演化,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变化,即瘀证作为基本证候要素贯穿急性期始终,而风证、痰证、火热证则作为继发证候要素与瘀证并存且呈现动态变化。常见证候可见血瘀证兼肝风内动,血瘀证兼痰浊阻络,血瘀证兼热毒内蕴,证候诊断除瘀证外,其他构成要素均需根据病情做出判断。
证候作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具体体现,成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而中医四诊信息则是病情变化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证候要素乃至证候诊断的基础。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复杂,因此其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既要体现病机特点又要兼顾病程和证候变化,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优势与西医优势相结合。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血阻窍在先,痰浊形成于后,火热继之而起,诸邪化毒伤脑,清窍被蒙而内风旋动,病势往往急而危重,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病机和病势变化的特点,采用静脉给药的快捷方式,积极控制病机转化的关键环节,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有形之瘀难以速祛,所以开窍醒神、抑制痰水和毒邪生成就成为阻止病情继续加重的关键。给予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点以开窍醒神、泄热解毒,二者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痰水和毒邪生成,但两药相比,醒脑静以开窍醒神见长,而清开灵则重在泄热解毒,临床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对于瘀血较重或痰水业已生成者,可同时静点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以达速祛痰水的目的,可谓中西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变化迅速,一方一药贯穿始终的治疗思路不符合病机和临床实际,应根据证候演变规律制定相应的系列方药,并针对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强调动态观察病情和动态使用系列方药,这样才会更好地吻合病机,从而达到应有的临床疗效。系列方药:①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三七 10g,莪术10g,生蒲黄 9g,全栝楼 30g,半夏10g,茯苓20g,生大黄3g;②活血化瘀、泄热解毒方:三七10g,莪术10g,生蒲黄9g,生大黄3g,山栀10g,黄芩10g,茯苓20g,全栝楼20g;③活血化瘀、息风通络方:三七10g,莪术10g,生蒲黄 9g,全栝楼 30g,半夏10g,茯苓20g,生大黄3g。系列方药是针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见证候制定的,体现了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息风的治疗法则。
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具体体现,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影响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症状有麻木、疼痛、头晕、视物模糊、躁扰不宁、便干便难、口吐黏涎等,这些症状既是辨证依据,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辨证使用系列方药的基础上,针对症状对方药进行加减化裁十分必要。麻木者可加威灵仙、豨莶草,疼痛者可加片姜黄、徐长卿,头晕者可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视物模糊可加木贼、谷精草,躁扰不宁可加生龙骨、珍珠粉,便干便难可加生首乌、生白术,口吐黏涎者可加陈皮、炒白术。以系列方药为基础的辨证加减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相关症状,而且可以使治疗更加全面和系统。
综合治疗方案符合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要求,能同时兼顾到病机、证候和症状不同层级的3个方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了合乎中医规范、合理的治疗思路。
综上所述,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血是其病理基础,痰浊、火热随之而生,诸邪胶结化毒伤脑是其基本病机。随病程进展四诊信息不断发生变化,使证候要素和证候都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这些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使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1]王永炎,张天,李迪臣,等.临床中医内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585-589.
[2]张根明.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再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3):37-39.
[3]刘学文,简晖,张启明,等.从历代医家治疗痹证医案探讨痹证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526-528.
[4]陈宝鑫,张允岭,郭蓉娟,等.中风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