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晋美加措(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作用
西藏独特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悠久灿烂的养畜文化,塑造了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并决定了这些资源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价值。保护和发掘这些资源,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将充实我国家畜育种的资源基础,促成各种市场和畜产品消费格局下的经济效益。物种的多样性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并直接关系着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而多种多样,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且经济价值更高的动物亲本,正是培育不同类型新种所需要的基因来源。
通过1998年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畜禽品种资源补充调查,西藏1999年列为濒临灭绝的资源有樟木鸡;例为濒危资源的有:阿沛甲咂牛、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列为保护资源的有:藏鸡、藏猪、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高原牦牛共5个品种。
西藏牲畜总计存栏2509余万头(只、匹)。其中有西藏牦牛、西藏黄牛、西藏绵羊、西藏山羊、西藏鸡、西藏猪、西藏马和西藏驴、藏獒等9个地方品种的畜禽品种资源又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地方品种,犹如一座“基因宝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使是有些在当前被认为是生产性能不高的品种,其蕴藏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一旦被发掘便会成为重要的经济和生存资源。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我们可能会由于连续定向选择,使得品种内、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越来越窄,最终导致资源的枯竭。目前,世界各国对原始基因资源的争夺已从各种动植物发展到对人类基因资源的竞争。因此,保护现有原始物种资源,也是加强国际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的需要。
目前,西藏主要畜禽地方品种有9个,其中6个畜禽品种已列入国家重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类群28个;培育品种1个(彭波半细毛羊);曾先后引进的品种18个;2011年工布江达县错高乡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藏猪遗传资源保护区”。西藏畜禽资源蕴含着很多宝贵的特性,如有的品种抗逆性、抗病性强。有些畜禽遗传资源的特异性开发名、特、优产品的潜力大。西藏的绒山羊个体产绒量高,羊绒品质好,誉为“软黄金”;西藏娘亚牦牛、岗巴绵羊、阿旺绵羊等畜种个体大,生产性能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其他畜牧地区的证据表明,家畜流动是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西藏发展政策和项目鼓励定居以及将草原划分到户,并实行围栏,减少了流动性,而建立资源场可以定期换血,从而可保持家畜的流动性和遗传特征。
西藏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畜禽地方品种资源,畜牧业经济是西藏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对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了解和掌握,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既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基础和保障,又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多元化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近几年,西藏重点在遗传资源调查、种畜禽场管理及濒危品种的保护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1.西藏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经自治区政府领导同意,于2008年7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会委员26人,并聘请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的权威专家6人为委员会特聘顾问。
2.开展全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原自治区畜牧队)从1981年开始对西藏主要家畜禽开展第一次品种资源调查工作,1998年又开展了西南四省区畜禽品种资源补充调查,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畜牧总站于2006—2008年,经过三年多的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编写完成出版了《西藏畜禽品种遗传资源》,是目前西藏第一部较为全面记载西藏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性资料,对西藏各类畜禽的历史起源与驯化、中心产区与分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群体数量、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方面做了翔实的介绍,为制定西藏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为合理利用资源,培育新的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加强对西藏濒危地方优良类群的保护工作,自治区畜牧总站组织技术人员针对西藏特有的、群体数量急剧下降、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遗传资源开展了调查工作,并将亚东山羊、西藏驴、西藏马、昌都黑山羊、阿旺绵羊、阿沛加咂牛、樟木黄牛列入西藏自治区区级畜禽保护名录。积极申报国家级保护区、保种场。
3.加强种畜禽场的管理工作。为加强西藏种畜禽场管理,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起草了《西藏自治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西藏自治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条件,对西藏13家生产企业和种畜场核发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是部分地区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西藏大量推广引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放松了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地方品种资源的混杂和流失。如西藏黄牛、藏鸡等。
二是西藏藏猪保种场和保护区由于缺乏保种目标和规划,再加上体系不健全,目前进行的品种保护都是小群体的保存和小区的保护,对品种保护与藏猪产业缺乏长期的规划。
三是由于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有些品种失去了过去的用途,如西藏驴、西藏马、亚东山羊等数量急剧下降,这是近年来西藏一些地方品种迅速减少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四是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西藏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但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少,更无法做出地方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测定等工作。
1.要深入开展畜禽资源调查和监测。西藏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由于受交通、气候等原因影响,调查工作尚不彻底,有些品种(如西藏中蜂、西藏驴、藏马等)的调查数据需要进一步核实,有些品种的照片需要补拍。要尽快制定数据核实和照片补拍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畜禽资源志的编写出版工作。
2.要加快建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开发。自治区根据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要尽快制定相关保种方案,希望以国家出台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政策为契机,加快建设省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同时做好国家级场区库的申报工作。要组建和扩大原产区纯种畜禽饲养规模,有计划地积极开展纯种繁育,加大种质鉴定、性能测定、品种登记和保种繁育力度,完善品种标准,制定保种方案,建立场区之间的遗传物质交换机制,提高资源保护效率,同时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3.要努力提高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畜禽遗传特性的深入研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解决西藏山羊、绵羊、牦牛等畜种的“同种异名”问题。研究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加强保种科研工作,积极研究和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经济的保种方法。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对从事资源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4.要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要顺利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开发工作,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保障。针对西藏目前相关研究开发人才欠缺的现实,建议自治区要继续加强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等机构在畜禽遗传资源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失时机地与国内外有关组织、专家开展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积极参加和承办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内地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做好自治区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