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云南 江城 665900
急性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我县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各种农药、除草剂极易买到,各农户家都存放一定数量的各种杀虫剂、除草剂,并因保管不妥,近年来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中毒者多为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尤其学龄期儿童多因有意识的主动服食,不愿告知家长,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对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现就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89例急性儿童中毒病例,针对其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89例患儿中,男49例,女40例;0~6岁53例,6~18岁36例;城市患儿20例,农村患儿69例。
1.2 中毒种类 农药中毒48例 (53.9%),其中主要为有机磷农药、联苯菊酯类中毒。药物中毒21例 (23.6%),主要为苯巴比妥、氯丙嗪、氯氮平中毒。生物类18例(20.2%),以毒蕈、桐子果为主。化学类2例 (2.3%),以二氧化碳为主。
1.3 中毒途径 经消化道中毒72例 (80.9%),经皮肤接触中毒15例 (16.8%),经呼吸道中毒2例 (2.3%)。其中主动服食中0~6岁51例 (73.9%),6~18岁18例(26.1%)。
1.4 治疗 89例急性中毒儿童在接触毒物1h内得有效救治9例(10.1%);1~6h内接受有效治疗21例(23.6%);6~24h内接受有效治疗53例 (59.6%);24~48h内接受有效治疗6例 (6.7%)。89例急性中毒儿童入院后均给予催吐、导泻、活性碳吸附毒物等治疗;根据中毒种类应用特效解毒剂、利尿、保肝及营养心肌等治疗;有中枢呼吸抑制及衰竭的立即给予吸氧、复苏、人工通气等呼吸支持;循环衰竭的给予适当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全部患儿均酌情采用静脉补液、利尿、保护重要脏器等综合对症治疗;防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5 预后 89例急性中毒儿童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有47例 (52.8%)治愈出院;有41例 (46.1%)好转出院;1例 (1.1%)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后死亡。
本组89例急性中毒儿童中,高发年龄为4~10岁,主要中毒原因以农药及药物中毒最为常见。这与其监护人将药物随意丢放、管理不当有关,应加强宣教工作。本组患儿中仅9例在发病1h,21例在6h内得到有效治疗,这与中毒患儿大多处于偏僻农村,易用偏方自行解毒,家长对毒物危害认识不足耽误救治时间有关。发现中毒迹象,应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积极的抢救治疗,确认为经消化道中毒者洗胃是排出毒物最有效的方法。洗胃的时间、彻底程度和抢救是否成功关系甚大,尤其对有机磷农药患儿洗胃时要改变体位反复清洗,洗胃后采取保留胃管,因为血中有机磷会不断回渗入胃中,故保留胃管并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彻底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洗胃结束拔除胃管时将胃管上端捏紧,防止毒物的二重污染和吸收。
本组89例急性中毒儿童中,0~6岁患儿大多以误服的农村患儿为主,而6~18岁儿童9例为受到父母责骂、学习成绩下降等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后,有意识的自杀行为所导致的中毒。针对6~18岁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给予及时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同时家长注重培养健康心理,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儿童中毒后,多数家长会相互埋怨和自责,医护人员应与家长及时沟通,减轻家长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儿童急性中毒可危及生命,只有全社会加以重视,做好防护,使患儿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1]唐晓丽,祝香华.小儿急性中毒120例临床分析 [J].山东医药,2009,49(32):102.
[2]朱子杨.中毒急救手册.2版[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3]梁茜,韦丹,谭丽琴.328例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