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静,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的高储蓄问题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实际上,中国的储蓄率不仅高,还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居民储蓄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储蓄则相当接近,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呈现“两极”现象。图1描述了三地区的人均新增储蓄额,并反映了三地区居民储蓄增额与全国平均值的比值R值。从图1中可以看到,三地区的居民储蓄保持不断增长;图1反映出三地区居民储蓄的特征:东部一直领先,中西部相当接近。
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对储蓄的研究就是试图找出影响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因素,提出各种假说并加以验证。一些文献从经济增长[1-3]、收入分配[4-5]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6-8])、文化传统习惯[9-10]等因素探求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储蓄率差异的根源。还有部分学者从预防性动机角度研究中国高储蓄问题,如宋铮[11]、万广华[12]、龙志[13]等、易行健[14]等。以上大多数文献都是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总体研究,部分文献进行国别对比,如任若恩和覃筱[15]、王毅和石春华[16]比较了中美之间的储蓄;另外还有学者(万广华[17]、张建华[18]等)将储蓄分为城镇、农村两部分进行分别估计和分析,而基于省份间、地区间差异分析城乡居民储蓄文献非常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地区差异角度对居民储蓄问题进行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区域经济政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体制转轨等多个因素对各地区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现象,增加内需提出更加合适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我国居民储蓄地区差异现状进行描述,第三部分是模型估计,第四部分分析全国地区间差异原因,第五部分是分析 中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差异原因,第六部分是总结。
图1 东、中、西部居民储蓄对比
为更清晰地反映居民储蓄的变动状况,我们选用人均城乡居民储蓄新增额来反映各地区的储蓄变化情况。首先用基尼系数、泰尔-L指数和R值来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①本文采用了1995年至200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并参照王小鲁、樊纲[19]将中国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和海南)、中部(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和西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三个部分。其中重庆于1997年设立为直辖市,为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仍将1997年后重庆市的数据合并到四川省,因此样本数据包括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0)》、《人口年鉴(1995-2010》以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都是测度变量不平等的常用指标,在这里用来反映全国各省市间居民新增储蓄的不平等状况。其中泰尔-L指数可以将总差距完全分解到相互独立的组内和组间,反映组内和组间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因此,本文通过泰尔-L指数的区域分解法来分析区域不平等状况。从图2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走势非常一致,基尼系数一直在0.4至0.5之间波动,表明我国各省市之间的人均新增居民储蓄处于较不平等的状态。进一步的,我们将省份间的泰尔-L指数分解为地区间的差异和地区内的差异。
泰尔-L指数定义及分解方法如下。所有观测样本N分为M组,总人均新增居民储蓄均值为μ,第k组的泰尔熵值为E0(yk)、人均新增居民储蓄均值为μk、人口比重为γk,则:
泰尔指数分解的结果显示,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居民储蓄差异都较大。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居民储蓄如此大的地区间不平等呢?
图2 人均新增居民储蓄不平等地区分解
综合以往研究,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与收入相关因素,如年人均收入,通货膨胀率;预防性动机因素,如社会保障因素;投机性动机因素,如银行利率,除银行存款外其他投资方式;人口结构因素,如老年人抚养率,少儿抚养率,男女性别比。由于本文的重点是考查居民储蓄的地区差异,因此我们剔除利率这个全国统一的变量,建立模型如下,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
SAVE代表各省市当年的人均居民储蓄增量,是当年城乡居民储蓄增加值与当地城乡总人口的比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分城乡的常住人口数据不完整,因此本文的总人口、城乡人口数据都源于每年的户籍调查数据中的总人口、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PDI代表各省市当年人均收入。收入是储蓄的重要来源,对储蓄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选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用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计算农村居民的收入。各地区的人均收入用当地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按照城乡人口的比例进行计算。
SECURITY反映各地提供的社会保障的水平。1998年开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居民从“企业人”变成“社会人”,从根本上改变了居民的“生老病死”的保障方式,也是居民预防性储蓄的重要动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产品都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范畴,如果政府提供的水平较高,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应该下降;如果政府提供的水平较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应该增加。另外,社会保障提供水平的“高低”是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居民会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生活成本来衡量社会保障制度对其个人的保障程度。所以我们选用各省市当年社会保障支出与当年财政支出之比作为衡量当地供社会保障提供水平的指标。
CHILD代表各省当年的少儿抚养率,OLD代表各省当年的老年抚养率,SEXRATIO表示各地的男女性别比。这三个变量都是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RATE代表当年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反映储蓄的基本收益。CPI是当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用以考察通货膨胀对储蓄的影响。STOCK反映各省市居民股票投资状况,本文选取1995年至2009年各地的深圳交易所开户量来反映民众对股市的投资意愿。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我们对人均储蓄增量、人均年收入和股票开户数分别取对数,其他的比率保持原值。为了更好的反映居民储蓄的地区差异,我们分别用全国和中、西部两地区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记做模型1和模型2。
经过平稳性检验发现,ln(STOCK)是平稳的,其余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我们对这些变量进行了KAO检验,结果显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Hausman检验显示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由于数据中横截面个数大于时序个数,因此在估计时选择按截面加权的方式,表示允许不同的截面存在异方差现象。估计方法采用PCSE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PCSE估计方法是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一个创新,可以有效的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如同步相关,异方差,序列相关等,在样本量不够大时尤为有用。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估计结果
从估计的结果看,模型1中各变量都是显著的,拟合程度也较高。接下来,本文采用回归分解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以进一步了解各变量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从本质上来讲,回归分解法就是将回归模型与夏普里框架结合,把收入不平等指标分解为回归方程解释变量和残差的贡献,具体解释见Anthony & Shorrocks[20]、万广华[21]。本文使用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 (UNUWIDER)开发的JAVA程序分解基尼系数。图3反映了具有较大影响的四个因素的贡献程度。
图3 1997年至2009年各省份新增居民储蓄不平等因素分解
从分解的结果看,人均收入增长始终对各地区新增居民储蓄的不平等超过70%,并且贡献程度还在逐渐增加。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带来了地区间居民收入的较大差距。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1995年东部地区的年人均收入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1.58倍和2.45倍;2009年则扩大为1.68倍和2.57倍①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直接来源于或者依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因此,人均收入因素部分解释了东部地区居民储蓄一直居高的原因。居民储蓄是金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资源又会转化为各地的投资,进一步影响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居民的收入增长,从而再次影响各地居民储蓄的分布。
人口结构因素,包括老年人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各省份间居民储蓄不平等贡献也较大,从图中看到,这两个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之和超过20%。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不仅是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也是转变速度最快的”[22]。一般而言,人口结构的老化会带来预防性储蓄的增加。根据数据计算发现,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老年人赡养率一直是最高的,1995年和2009年已分别达到11.40%和13.76%,上升了2.3%;而东部地区的少儿抚养率也一直低于中西部地区。综合起来就是,相对于全国,东部地区的人口结构是最为老化的,由此部分造成了东部长期较高的居民储蓄。
图3中显示,虽然社会保障因素对不平等的绝对贡献值不算高,但是增长速度不容小觑,从1997年的1.6%上升到2009年的5.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碎片化”格局[23],存在较大城乡差异、地区差异、部门差异,等等。在比较各区域社会保障投入与财政支出比值时发现,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却是最低的,而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居中。根据计算发现,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社会保障补助财政支出分别为543.1元、592.8元和576.9元。可以推测,相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可能是不足的。相对不足的保障水平,使得东部地区的居民需要更多的进行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两个特殊时点,2000年和2007年。这两个时期三地区的居民储蓄都出现了减少,而东部地区减少的幅度更大,地区间的不平等状况暂时降低。我国在2000年开征20%的利息税,这个政策冲击直接影响了当年的居民储蓄[24]。东部地区居民储蓄下降得更快,可能是因为东部居民储蓄一直较高,因此面对利息税的开征反应更加强烈一些,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反应则稍显平缓。
另一个特殊的时点出现在2007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股市持续性的增长,激发了全体居民的股票投资热情。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下6124点的高位,当月的居民储蓄增长率仅为3.7%,是1992年有居民储蓄月度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出现了储蓄搬家现象。在2008年10月,上证指数建构局部谷底时,当月的居民储蓄即从股市回流,同比增长幅度为26.8%,而到2009年1月,居民储蓄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3.8%,这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10月,2008年10月,2009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同时,东部的居民储蓄在此时期的波动同样也是最大的。原因仍然可能与东部地区较高的居民储蓄存量有关,较高的储蓄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在股市和储蓄之间转换,因此带来更大的波动。
上文的分解结果显示,人均收入对居民储蓄不平等的影响最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中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两地区的居民新增储蓄却几无差异,两地区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25。这似乎和上文中分解的结果是矛盾的。因此接下来,我们再对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储蓄的因素进行分解。由于模型2已经对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储蓄进行了面板估计,现在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解并排序,估计和分解的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中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基尼系数及因素分解
从分解的结果看,对中西部居民储蓄不平等贡献最大的是老年抚养比而不是人均收入。老年人抚养比的贡献程度从1995年的50%快速上升到80%,而人均收入的贡献大部分年份在20%上下波动。根据数据计算,1995年至2009年间,西部的老年抚养比从7.9上升到11.7,中部则从9.3上升到12.5,两地区的老年抚养比较为接近,但西部的老年人抚养上升的速度更快。因此,可能是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对人口结构因素更为敏感,使得西部居民进行了更多的预防性储蓄。另外一个显著的因素是股票投资,分解结果显示在1998年前,股票投资对中西部居民储蓄不平等的贡献较大,而之后持续下降,影响越来越小。这也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居民投资方式和理念也逐渐多元化和成熟。
本文分析了1995年至2009年间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因素并着重分析了东中西三地区人均新增居民储蓄的差异原因。一方面,我国的人均居民储蓄始终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各省份间的基尼系数始终高于0.4,且地区间的差异大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另一方面,各地区人均居民储蓄一直保持长期增长趋势,而三地区呈现两极分化:东部地区增长得更快,始终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差异渐小。本文进一步对影响我国各地区居民储蓄的因素进行了不平等分解,总结如下:
第一,我国各地区居民储蓄存在较大不平等,对于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不能“一刀切”分析,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分析。从全国各省份层面看,对居民储蓄地区不平等贡献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结构因素超过了人均收入因素,成为造成居民储蓄不平等的首要原因。
第二,居民的收入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储蓄,也是决定各省份居民储蓄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居民储蓄的不平等又会影响各地区金融资源分布以及信贷投资活动,并进一步影响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累积循环的影响居民储蓄的不平等。因此,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地区间差异是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着力点。
第三,综合来看,人口结构对省份间、地区间居民储蓄差异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而一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因此人口结构老龄化在未来将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状况。此外,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人抚养率已经逐步接近东部地区,“未富先老”的过程将比东部地区更为快速。因此,如果仅从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各地区居民储蓄仍将保持增长,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同时也是减少储蓄预防性动机的重要工具。而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障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东部地区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高,但是居民对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也更高,因此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水平有可能相对不足。因此,我国不仅要加快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在发达地区的重点是逐步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性保障机制,而中西部地区则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提高保障水平等,从多方面增强居民的安全感,从而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1]Modigliani F,Cao S L.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3):145-170.
[2]陈利平.高增长导致高储蓄.一个基于消费攀比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5(11):3-9.
[3]王弟海,龚六堂.经济增长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J].金融研究,2007(12):1-14.
[4]Edwards S.Why are saving rate so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R].NBER Working Paper,No.5097,1995.
[5]Loayza N,Schmidt K,Servn L .What drives saving across the world?[EB/OL].http://www.worldbank.org/research/savings/whatdriv.htm,2000.
[6]Wakabayashi M,Mackellar L.Demographic trends and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R].Interim Report IR -99-057,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November 1999.
[7]Horioka C,Wan J.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Working Paper Series,No.28,2007.
[8]Wei Shangjin,Zhang Xiaobo.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 in China[R].NBER Working Paper,No.15093,2009.
[9]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孙凤,王玉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4):24-30.
[11]宋铮.中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6):46-50.
[12]万广华.解释中国农村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一种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J].经济研究,2004(8):117-127.
[13]龙志,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1):33 -38.
[14]易行健,王俊海,易君健.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J].经济研究,2008(2):119-131.
[15]任若恩,覃莜.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3):67 -81.
[16]王毅,石春华.中美储蓄率比较:从核算口径到经济含义[J].金融研究,2010(1):12-30.
[17]万广华.收入分配的度量与分解:一个对于研究方法的评价[J].世界经济文汇,2004(1):64-69.
[18]张建华,孙学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9(4):129-138.
[19]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 -45.
[20]Shorrocks A F.Decomposition procedures for distributional analysis:A unifi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harpely value[R].University of Essex and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Working Paper,1999.
[21]万广华.解释中国农村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一种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J].经济研究,2004(8):117-127.
[2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23]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5):3-17.
[24]刘志明,尹小兵.储蓄存款增幅下降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研究,2010(10):38 -43.
[25]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