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速成鸡”:谁是真正的元凶

2013-01-23 22:31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
中国畜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白羽洛克鸡肉

文│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

一、媒体掀起波澜

2012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记者调查,揭露山东省高密市、平度市、滕州市、临沂市等地“速成鸡”养殖内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视新闻播出后的第二天,2012年12月19日,《齐鲁晚报》在“重点新闻”栏目刊发有关报道,所用题目与央视新闻雷同:“速生鸡喂违禁药40天长2.5千克”。

媒体的介入,让“速生鸡”问题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有逐步发酵的趋势,也让肉鸡市场遭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受“速成鸡”牵连的肯德基等洋快餐生意下滑,与鸡肉有关的快餐产品受到冷落,消费者对鸡肉表现出明显的担忧。在央视曝光之后的18日和19日,山东等几个省的白羽鸡毛鸡每500克价格大跌超过1元。到12月28日,山东省肉鸡价格下滑明显,全省25个集贸市场活鸡平均价格为10.04元/千克,环比下降3.92%。肉鸡市场终端走货缓慢,屠宰场和养殖户都较为谨慎,部分地区肉鸡苗价格下跌。时值元旦佳节前期,在这个畜产品价格应该大幅走高的季节,肉鸡市场却上涨无力。无数次遭受市场打击的养殖户,难掩惴惴不安的焦虑神色。

二、“速成”不是原罪

肉食鸡是20世纪兴起的快大型产品,体型大、生长速度快是肉食鸡的最大特点。说句实在话,“速成鸡”原本没有罪,起码,“速成”不应是原罪。

肉鸡生长速度很快,遗传基础是决定因素。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羽肉鸡,是用白洛克鸡选育出来的肉用鸡品系。白洛克鸡原产于美国,体重比国内品种大一些,成年公鸡4.0~4.5千克,母鸡3.0~3.5千克。白洛克鸡肉用性能好,胸部、腿部肌肉发达。白科尼什鸡原产于英国,体重比白洛克更大一些,成年公鸡4.5~5.0千克,母鸡3.5~4.0千克,肉用性能也不错。用白洛克鸡作为母系、白科尼什鸡作为父系杂交育成的肉鸡品种,继承了父母系的优点,不但生长迅速、饲料报酬率高,而且胸宽体圆、屠体美观、肉质优良,这种肉鸡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以快餐为主要饮食结构的美国人的欢迎,并很快普及世界各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从国外引进白洛克种鸡,用于与国内鸡种进行配套,以三元杂交为主的方式生产优质黄羽肉鸡。这种组配方式克服了国内地方鸡种产蛋少、生长慢的缺点,保留了黄羽、黄腿和黄皮肤的特征,其商品代的生长期显著缩短。快长方向的育种既有黄羽肉鸡,也有白羽肉鸡,现有的白羽肉鸡品系,基本上都是在白洛克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出来的。由于继承了白洛克鸡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基因,再加上经过不断的淘汰选育,最终形成了肉鸡的“速成”特点。熟悉肉鸡产业的人都知道,随着畜牧科技的发展,白羽肉鸡养45天长到2千克左右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实际上十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这是肉鸡品种选育的结果,原本与药物、激素没有任何关系。

肉鸡生长速度很快,饲料条件是重要保证。目前大型企业所用的肉鸡饲料分为三种,即1号料、2号料、3号料。1号料营养全面,吸收利用率高,肉鸡一出生即喂1号料;2号料蛋白质和能量略低一些,饲料成本相对较低,14天之后是肉鸡骨骼肌肉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开始喂2号料;3号料能量高一些,含蛋白质少一些,这样的组方便于机体沉积能量,35天以后,是肉鸡脂肪累积的阶段,体重增加很快,开始喂3号料。据测算,白羽肉鸡养殖42~45天出栏,料肉比是最高的,大约为1.7∶1或1.8∶1,也就是说,肉鸡每吃1.7~1.8千克饲料就能增加1千克体重,之后如果继续饲养下去,生长速度变慢,饲料报酬率明显降低,经济上不划算。

肉鸡生长速度快,环境因素是辅助条件。过去百姓养鸡,都是放养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不可控,致病因素多,应激刺激大,所以,无论是蛋鸡还是肉鸡,都普遍表现出增重速度慢、饲料报酬率低的缺点。现代肉鸡养殖则注重研究鸡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多长肉、快长肉为追求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大力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在国内,肉鸡生产一般采用便捷的大棚养殖方式,不但养殖密度大,便于大规模生产,而且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可以做到全年恒温、恒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肉鸡采食量大,再加上不愿活动、体能消耗少,体重增长自然就会很快,只用40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育肥过程。这与过去5个月才能育肥的生产周期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三、“药残”才是被告

如前所述,肉鸡生长速度快,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育种技术使肉鸡生长周期大为缩短,遗传因素是肉鸡快速生长的内在条件;与此同时,饲料条件功不可没,正因为有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有完善精细的饲料加工技术,才使得肉鸡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当然,养殖技术和环境条件的改善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好的内在因素也无法变成事实。

长得快并不代表不健康、不安全,按照正常程序生产的鸡肉,应该是安全食品、实惠食品。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龚炎长教授认为,如果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进行养殖,未添加影响健康的物质,45天的“速成鸡”可以放心食用。

其实,很多消费者对肉食鸡的速生特点早已认同,他们质疑的核心是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问题。央视新闻频道的报道中,记者发现养殖场内有大量废弃的药瓶,养殖户也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抗菌药物。正是这些药物,才彻底打垮了消费者的信心,让原本就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敢放心的大众百姓再一次绷紧了神经。

熟悉肉鸡生产流程的人都知道,肉鸡养殖过程中的确需要使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这与肉鸡快速生长的特点紧密相连。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动物生长速度快,就容易出现抵抗力较差的缺陷,这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发育没有跟上机体生长速度、骨骼生长速度没有与肌肉生长速度匹配造成的。肉鸡的正常出栏期是45~50天,由于生长速度过快,发育水平较差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抵抗力,生产上表现为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为了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就需要使用一些药物,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到了中后期,使用药物更多。肉鸡养殖到40天左右是最危险的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量死亡,前期的心血和付出将会付之东流。为减少风险,养殖户一般会在40天时将肉鸡尽快出栏。央视记者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自律”应是准则

鸡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价格又是肉类产品中最低的,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鸡肉都是百姓最实惠、最合适的营养滋补品。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便于加工的细嫩鸡肉,永远不会退出市场。基于同样的考虑,鸡肉中的药物残留问题,也同样是消费者永远值得关注的敏感话题。

“速成鸡”事件曝光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养殖场、屠宰场开展药物检测,检测涉及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10大类药物中的地塞米松、氯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林可霉素、乙酰甲喹、大(壮)观霉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粘菌素、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13项指标,12月28日公布检测结果,地塞米松等11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检出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科学的检测结果,可以让百姓绷紧的神经稍稍有些放松。

业界人士和农业媒体要参与到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中去。肉鸡快速生长,鸡群安静不愿活动,鸡舍内充溢着粪臭气味,这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但经媒体曝光后,就产生了放大效应,彻底突破了人们的心理底线,如同之前媒体报道过的“血脖肉有毒素”、“鸡屁股不能吃”、“小龙虾吃粪长大”一样,没有加以科学分析和正面引导的报道,严重冲击了消费市场,打击了消费信心,让有关养殖产业步履蹒跚甚至岌岌可危。只有及时普及科学常识,才能稳定人们的消费信心,一旦出现偏执一词或夸大事实的报道,百姓也有自我分辨的能力。所以,学界普及常识,媒体公正客观,无论对消费市场,还是对养殖产业,都善莫大焉。

猜你喜欢
白羽洛克鸡肉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快快长慢慢长
厨房料理小妙招
下半年鸡肉市场看好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不吃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