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风田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自2003年底开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都成为了第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的惯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然继续锁定“三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需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为了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将承担重任。有关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问题在近期的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及。比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2012年1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要因地制宜,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而在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指出“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撰文指出,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自1978年我国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前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如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如何改革等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这主要是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出现诸多新变化带来的,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经营体制,完成家庭承包经营,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经营中出现许多新的挑战,主要包括:
其一,未来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可持续的问题。我国目前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4亿,农业大国将出现“农民荒”,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再返乡务农。其实不独中国有这种情况,笔者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考察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村虽然建得很漂亮,空气足够新鲜,环境也足够亮丽,但农村依然还是留不住青年人。原因很多,包括在农村务农收入不高,农村较冷清,青年人喜欢城市的人气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十分紧急。
其二,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屡出暴涨暴跌现象?这与我国小生产、大市场、农民没有组织起来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民缺乏组织,已有的农民专业协会,也基本上是松散的,规模小,为农民的服务意识差,农民缺乏信任,如何发展壮大合作社十分重要。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只有进行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粮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才能满足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今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只有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下,通过种植专业化、生产组织化等改革,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