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学特征研究

2013-01-23 23:01:19赵帅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6期
关键词:错构瘤包膜病理学

赵帅华

(安阳地区医院病理科,河南 安阳 455000)

11例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学特征研究

赵帅华

(安阳地区医院病理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研究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11 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1 例错构瘤患者中,7 例肿瘤部位处于左侧乳房;4 例肿瘤部位处于右侧乳房。肿瘤均为单发性肿块,肿瘤的范围为 1.5cm× 1.7cm~3.2cm×3.9cm。其切面为灰白、灰红或淡黄色,呈实性,边缘清晰,包膜完整。镜下检查乳腺错构瘤其组成部分主要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纤维及乳腺腺泡混合而成。细胞无间变,组织分化较为成熟。在免疫表型的检测中,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瘤体细胞中的乳腺上皮的细胞角蛋白及上皮细胞膜抗原经检测为阳性,其中8例在乳腺小叶上皮细胞中的孕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检测部分呈阳性,脂肪组织及间质纤维组织波形蛋白及 S-100 蛋白检测呈阳性,腺泡肌上皮细胞表达单克隆抗体及 S-100 经检测为阳性。结论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属于乳腺组织结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良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通过结合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可使确诊率得到提高,减少误诊病例。

错构瘤;乳腺;病理学;临床特征

乳腺错构瘤属于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由20世纪40年代有西方学者首次进行报道[1]。主要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组织、成纤维组织、乳腺导管及小叶组织混合组成,瘤体包膜完整,又称腺脂肪瘤[2]。乳腺错构瘤术前确诊比较困难,临床上和病理学上易出现误诊。本文收集我院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旨在帮助相关医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

我院于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10年间共收治157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为乳腺错构瘤患者,约占0.7%,11例错构瘤标本均来自于普外科乳腺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组织。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3±6.2)岁,病程27d~3年,平均病程为(72±17)d。2例患者乳房出现轻微触痛感,余9例患者均为无意中发现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其中左侧肿块6例,右侧肿块5例。肿块与乳头及皮肤未发现粘连,均为单发,且无乳头溢出液体,肿块活动度尚可。4例患者予以B超检查显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肿块内可见强回声团,回声不均匀。7例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内密度不均匀。11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术前被诊断为乳腺错构瘤。

1.2 方法

全部错构瘤标本予以10%甲醛进行固定,常规进行脱水处理,石蜡包埋后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予以SP法两步法。全部试剂均购至上海今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标记的抗体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单克隆抗体、S-100蛋白。所有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11例错构瘤患者中,7例肿瘤部位处于左侧乳房,约占63.6%,其中4例处于外上象限,2例处于外下象限,1例处于内上象限。4例肿瘤部位处于右侧乳房,约占36.4%,其中3例处于外上象限,1例处于内上象限。肿瘤均为单发性肿块,肿瘤的范围为1.5 cm×1.7 cm~3.2 cm ×3.9 cm。其切面为灰白、灰红或淡黄色,呈实性,边缘清晰,包膜完整。在显微镜下对乳腺组织进行观察,其组成部分主要由不同比例的脂肪、纤维及乳腺腺泡混合而成。细胞无间变,组织分化较为成熟。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均可发现较薄的完整的纤维性包膜。在免疫表型的检测中,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瘤体细胞中的乳腺上皮的细胞角蛋白及上皮细胞膜抗原经检测为阳性,其中8例在乳腺小叶上皮细胞中的孕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检测部分呈阳性,脂肪组织及间质纤维组织波形蛋白及S-100蛋白检测呈阳性,腺泡肌上皮细胞表达单克隆抗体及S-100经检测为阳性。

3 讨 论

乳腺错构瘤属于中少见的乳腺瘤样良性病变,主要是由先天性发育障碍所引起。又称为乳腺平滑肌脂肪瘤[3]。乳腺错构瘤通常发生在中、青年女性患者中,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瘤体生脏速度慢,质软,包膜完整,且通常为单发,活动度较好。其影像学检查瘤体呈块状、圆形或卵圆形,中心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可见薄而完整的包膜[4]。镜下可分为三种亚型:①腺脂肪瘤:脂肪比例较高,乳腺小叶及腺泡呈岛状漂浮在脂肪组织中,外观呈淡黄色。②纤维性错构瘤:增生的纤维成分比例较高,在大量的纤维组织中存在少量的乳腺小叶、脂肪组织及导管,外观为灰白色。③腺性脂肪瘤:上皮成分比例较高,间质中存在少量脂肪组织及少量纤维,外观为灰红色。本文研究中,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均为脂肪、纤维及腺体等成分混合构成。

乳腺错构瘤和其他组织的错构瘤性质基本一样。主要有胚芽及纤维组织发育异常而出现瘤样畸形生长,肿瘤中混合着比例不同的脂肪、纤维、平滑肌、小叶组织及乳腺导管,且包膜完整,在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或停止生长,属于一种良性肿瘤[5]。有文献研究显示,乳腺错构瘤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中11例患者中8例患者小叶上皮细胞中孕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检测部分呈阳性,从而与上述观点符合。

乳腺错构瘤一般以局部无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但少数患者存在局部疼痛、乳头间断性胀痛及溢液[6]。本文研究中,11例患者均为单发性孤立性瘤体,活动好,瘤体边界清晰。通常由于其瘤体的良性表现,通常在诊断过程易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腺瘤及乳腺导管扩张等疾病。本文中11例患者在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以前,仅有1例患者术前被诊断为乳腺错构瘤。但病理学医师如取材局限或缺乏对错构瘤的认识,也亦造成误诊。在诊断过程中,应与脂肪瘤、纤维腺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属于乳腺组织结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良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通过结合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可使确诊率得到提高,减少误诊病例。本文研究中属瘤样病变,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未出现复发和恶化患者。

[1] 邹兰英,谢小强,陈廷煊,等.乳腺错构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3):309-311.

[2] 王峰,李香霞,邬丹,等.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基础及X线表现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4):421-422.

[3] 冯健,李泉水,李征毅.乳腺错构瘤的超声与病理表现对照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93-96.

[4] 郭云泉,房新志.乳腺错构瘤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94-1296.

[5] 李书聆,付红梅,陆桂君.乳腺错构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 13(2):101.

[6] 邹兰英,谢小强,陈廷煊,等.乳腺错构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3):309-311.

R737.9

:B

:1671-8194(2013)06-0149-02

猜你喜欢
错构瘤包膜病理学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什么是肾错构瘤?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20:06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