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荣 杨红湘 施海珊 辛 莹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盐城 224003)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
陈 荣 杨红湘 施海珊 辛 莹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盐城 224003)
目的 观察比较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择本院择期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4~72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芬太尼组(Ⅰ组)和地佐辛+芬太尼组(Ⅱ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二组均获得了满意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结论 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及镇静评分(Ram-say)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地佐辛;芬太尼;镇痛的疗效;不良反应
严重创伤、大手术、麻醉及疼痛等因素可显著抑制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导致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代谢和内稳紊乱[1-3]。食管癌作为本地区(里下河地区)的高发病之一,在本院实为常见手术。其切除范围广、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深令广大患者畏惧。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选用静脉自控镇痛实施术后镇痛,以便得到更好的恢复[4]。本研究拟以地佐辛联合芬太尼与单独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作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7月~12月择期行经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54~72岁,体质量指数18~24kg/m2。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无心肺功能不全,无药物滥用史,能正确理解镇痛、镇静评分。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纯芬太尼组(Ⅰ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各40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皆作常规术前准备。术前30min肌内注射鲁米娜、长托宁。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脉氧、心电、呼气末CO2,行挠动脉及中心静脉穿刺。开放上肢浅静脉通道后,给予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mg/kg、司可林1.5~2mg/kg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维持机械通气。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深度1~1.3MAC;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芬太尼2μg/kg,维持BIS40~60;适当使用活血管药物,维持有创动脉血压波动不超过30%。
1.2.2 镇痛方法:手术结束前15min开始静脉镇痛。Ⅰ组:芬太尼0.016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Ⅱ组:地佐辛0.4mg/kg+芬太尼0.008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初始剂量各组5mL,背景剂量2mL/h,自控给药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 监测指标
观察记录术后3、6、12、24、36h患者的镇痛效果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及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呼吸抑制。VAS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判断。BCS评分标准:0分为持续痛;1分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咳嗽时痛;2分为安静时无痛,深呼吸、咳嗽及转动体位时有轻微痛;3分为深呼吸无痛;4分为咳嗽时也无痛。Ramsay标准: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可以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能被唤醒);5分(呼唤反应迟钝);6分(深睡、呼唤不醒)。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年龄、体质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24、36h患者的VAS, BCS,Ram-sa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评分比较:Ⅰ组:3h患者的VAS为1.20±1.15,BCS为1.75±1.12,Ram-say为3.30±1.14;6h患者的VAS为2.70±1.25,BCS为1.45±0.60,Ram-say为2.35±0.87;12h患者的VAS为3.20± 1.23,BCS为1.55±1.12,Ram-say为2.20±0.39;24h患者的VAS为2.80 ±1.33,BCS为1.85±0.72,Ram-say为2.00±0.32;36h患者的VAS为1.90±1.32,BCS为2.05±0.95,Ram-say为2.15±0.79。Ⅱ组:3h患者的VAS为1.30±1.21,BCS为1.85±0.88,Ram-say为3.40±0.78;6h患者的VAS为2.80±1.34,BCS为1.50±0.72,Ram-say为2.55±0.91;12h患者的VAS为3.35±2.11,BCS为1.40±0.96,Ram-say为1.95±0.86;24h患者的VAS为2.70±1.85,BCS为1.95±0.62,Ram-say为2.05± 0.45;36h患者的VAS为2.00±1.25,BCS为2.25±0.89,Ram-say为2.20 ±0.31。
Ⅱ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1)。Ⅰ组(40例):恶心18例(45%),呕吐9例(22.5%),瘙痒5例(12.5%),嗜睡15例(37.5%),呼吸抑制0例。Ⅱ组(40例):恶心3例(7.5%),呕吐2例(5%),瘙痒0例,嗜睡0例,呼吸抑制0例。
食管癌手术切除范围广、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往往直接涉及胸、腹腔,从而引起呼吸功能减弱,且麻醉过程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更易损伤气管黏膜,术后若不及时咳嗽排除,极易引起肺不张。因此术后镇痛越来越受到重视。长久以来,芬太尼在术后疼痛治疗领域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理论上讲,芬太尼无镇痛作用的封顶效应[5],即增加芬太尼剂量能有效控制剧烈疼痛,与疼痛性质和程度无关。但芬太尼是υ受体激动药,而υ受体激动可能与恶心、瘙痒等不良反应有关[6-7]。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镇痛药,其既是κ受体激动剂、也是υ受体拮抗剂,成瘾性小,其镇痛作用弱于喷他佐辛,对中、重度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其恶心、瘙痒的不良反应很少。而κ受体激动具有封顶效应的镇静作用,对呼吸抑制影响小。本研究使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后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也大大降低。另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可能与食管癌术后患者,术后常规回外科ICU监护48h,给予持续吸氧有关。
综上所述,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 Vuori A,Salo M,Viljanto J,et al.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pain treatment using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s,opioids or epidural blockade oilsystemic and local immune responses in children [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4,48(6):738-749.
[2] Ogawa K,Hirai M,Katsube T,et al.Suppression of cellular immunity by surgical stress[J].Surgery,2000,127(3):329-336.
[3] Choileain NN,Redmond HP.Cell response to surgery [J].Arch Surg,2006,141(11):1132-1140
[4] Zafar S U,Hamid M,Hoda MQ. 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in postope- rative surgical patients:an audit [J] .J Pak Med Assoc,2004,54(7):353-356.
[5]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3.
[6] 陈兴东,万婷婷,段满林,等.地佐辛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观察[J].东南国防医学,2011,13(4):324-326.
[7] 魏彩玲.焦亚硫酸钠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3):291-293.
R614
B
1671-8194(2013)31-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