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毛先
(青海省藏医院药浴科,青海 西宁 81001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发生关节外病变。藏医认为本病是由人体三因失调导致肾气不足,进而“血隆”的病变影响脊柱及脊柱周围经络的顺畅,引起脊柱的病变。
我院药浴科自2005-2012年间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例,年龄在12-40岁,平均年龄30岁,均为男性。
2.1 药浴前护理
2.1.1 做好浴前卫生管理工作:清洁消毒浴池及药浴用具。避免交叉感染,保证药浴室内空气通畅,温湿度适宜,使病人感觉舒适。
2.1.2 浴前体检: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
2.1.3 饮食指导:给病人饮食计划,向病人讲解其重要性,因为药浴期间药液温度较高,药性较强,病人大量出汗,为增加病人体质耐受力,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防止发生虚脱,应给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如:羊肉汤、鸡汤、鸡蛋、新鲜蔬菜等。
2.1.4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经受长期的病痛,躯体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生活质量降低导致他们对自身价值消极,随之伴有情绪低落、心情急躁,我们要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其了解治疗的意义,药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从而树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2 药浴中的护理
2.2.1 指导药浴:测量好药液的温度第一次为(38℃ -39℃),指导病人双下肢浸入药液中并嘱患者用药液按摩胸部及心前区,待患者适应药液后,要求患者两肩、双手务必浸入药液中,头部和前胸露出水面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现象。随时提示患者入水时动作要轻,防止药液溢溅于眼、鼻、口腔内。并在洗前30分钟口服八味沉香散。药浴中切忌使用肥皂,洗发膏等化学洗调剂或化妆品,防止药液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
2.2.2 体征观察:根据病人的体质条件,药液的温度及时间,密切的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呼吸困难、脉搏快应立即停止药浴,给予吸氧保暖休息,并通知医生处理,若症状缓解后继续进行药浴治疗。药浴和发汗时严禁大汗淋漓,以微汗或小汗为止。
2.2.3 合理安排药浴时间:药浴治疗期间应有规律的作息,一般7-21天为1个疗程,每天2次,每次8-20分钟,休息3-5天,然后再洗下1个疗程,这样连续3个7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做适当的调整。药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饭前、饭后不宜立刻进行药浴。前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使人感到周身无力、头晕、恶心、心慌,后者易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又增加心脏负担。
2.3 药浴后护理
2.3.1 发汗:出浴后指导或协助患者用毛巾将身体擦干,然后穿上浴衣,平卧于较温暖的房间,用被子盖严发汗。发汗时间为8-10分钟。严禁用力搓擦,搓擦过度会造成皮肤损伤,细小的皮肤损伤很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引起肺部感染。
2.3.2 休息:每次药浴后卧床休息30分钟,注意防止受凉。若出汗较多,协助及时饮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药浴过程中病人出汗较多,协助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床铺干净,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及肺部感染等。
2.3.3 健康宣教:整个药浴治疗结束后,向病人讲解自我护理方法,恰当的运用休息、锻炼、护理。药浴后病人体能消耗,注意保暖休息,绝对避免受凉和冷水洗漱、洗澡,忌食生冷、辛辣、酒类食物,多吃营养类易消化食品来增强体质,巩固药浴疗效。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肢体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腰背疼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症状。通过传统藏医药浴“五味甘露汤”治疗,并在药浴过程中耐心做好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帮助病人认识疾病,掌握自我护理方法,恰当的利用休息、锻炼、敷缚、药物、按摩等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基本控制病情,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了弯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