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青
吡喹酮作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1], 在血吸虫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2012年本院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78例, 其中男性162例, 女性16例, 年龄为13~59岁,平均年龄为(34.68±4.35)岁, 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为腹痛21例、腹泻19例、乏力39例;肝肿大37例、脾肿大1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疫水接触史, 血吸虫血清免疫学检查均为阳性, 结合病史、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均符合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 且所有患者均否认既往服用过吡喹酮及其他抗血吸虫药物, 均排除心、肝和肾等原发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吡喹酮口服治疗, 采用总剂量60 mg/kg计算, 最大剂量为3600 mg, 均取2 d疗法, 每日量分2~3次餐间服药。所有患者在住院进行吡喹酮治疗期间和前后均采用甘利欣和促肝细胞生长素静脉滴注联合益肝灵胶囊口服护肝治疗, 出院后继服益肝灵胶囊延续护肝治疗[2]。随访3年,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 并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并进行记录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
2.1 疗效 随访期间, 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显示, 服药第1年无阴转病例, 第2年阴转病例为21例(11.79%), 第3年阴转病例为83例(46.63%)。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腹部B超检查肝脾肿大情况结果经过治疗, 患者腹痛(第1年:10例、第2年和第3年分别为0例)、腹泻(第1年:6例、第2年和第3年分别为0例)、乏力(第1年:17例、第2年:6例、第3年3例)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且肝肿大(第1年:20例、第2年4例、第3年为0例)、脾肿大(第1年:8例、第2年和第3年为0例)等病理变化及时得到了缓解和终止, 疗效确切。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中, 46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84%。其中28例(15.73%)表现为恶心, 15例(8.43%)表现为疲倦, 1例(0.56%)表现为头痛, 2例(1.12%)表现为皮疹。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如恶心者适量口服胃复安, 嘱疲倦者卧床休息, 皮疹者予以适量扑尔敏口服等,均快速缓解。
慢性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具有广泛流行性的寄生虫病, 临床上可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类。有症状者,多见腹泻、腹痛, 严重者出现黏液脓血便, 伴里急后重, 常有肝脾的肿大, 随病情的进展, 出现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等。该病的感染与流行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尽早进行病原治疗, 迅速降低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感染, 有效控制疾病, 并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吡喹酮可以改变虫体对Ca2+的渗透性。导致Ca2+内流,从而最终使虫体挛缩, 进一步杀灭虫体, 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是迄今为止治疗血吸虫最理想的药物, 具有疗效好,疗程短, 口服方便的优点, 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反应和过敏性反应[4]。本文研究表明, 吡喹酮常规剂量应用于治疗慢性血吸虫病, 临床不良反应较轻, 一般均能耐受, 且及时加强护肝治疗, 有利于迅速消除病原, 缓解或中止肝脾的病理变化, 减轻患者症状, 利于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 吡喹酮用于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疗效明显, 安全性较好, 尚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能够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 缓解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1]谢伟英, 陈弘, 宗白鹤.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临床观察.医学动物防制, 2008, 24(8):615.
[2]朱蓉.吡喹酮化疗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2):154-156.
[3]聂金龙.不同疗程急性重症血吸虫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江西医药, 2011, 46(7):644-645.
[4]李剑珉, 徐军, 涂永红.小剂量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南昌大学学报, 2011, 51(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