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郭加利,姜德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也是备受古今医家重视的常见病证,中医治疗咳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文献中大量治疗咳嗽的医案是中国传统医学诊治咳嗽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近年来,有部分医家从医案整理和统计的角度出发,对咳嗽病部分医案进行了归纳总结,现将目前收集到的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早期有关咳嗽医案的研究,多是对验案进行简单分析归纳,以证候分类论述者居多,无统计软件、数据库平台的应用。王少华等对《张聿青医案》中36例咳嗽医案从病因病机和证治分析两方面作了探讨,并对验案中理气药的应用频次做了统计[1]。刘正才等对《临证指南》中的咳嗽病案从灵活运用古方和随机创立新法两方面进行归纳,将叶天士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2]。张建华则将《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的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归纳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肺燥津伤、肝火灼肺、脾虚肺弱和肺肾虚衰等6型,对其证治分别进行了总结[3]。
自1998年以来,统计分析方法逐渐被应用到中医药的研究中,运用数据统计方法研究古今医案者逐渐增多。程文江对《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143案咳嗽病案进行了统计分析,外感咳嗽共计71案80诊80方,选药80味,484药次,用药频率最高的三味药依次为杏仁、甘草、沙参,还总结了风寒、风温、暑、燥引起外感咳嗽的起手核心方,将内伤咳嗽总结为肺胃阴伤、脾胃阳伤、肾虚不纳三个类型,进行了用药频次和核心方的归纳[4],是首篇对古代咳嗽医案进行统计分析的文章。连小艳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用Excel表录入中医咳嗽病医案数据,着重对医案治法中的病位与病性元素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咳嗽的治法中泻实法最多,补虚法次之;泻实法中以祛痰法为主;补虚法中以补肺阴法为主。单治一个脏腑以治肺为主,两个脏腑同治以肺脾同治为主,三个脏腑同治以肺、脾、肾同治为主[5]。周思远等为探讨针灸治疗咳嗽的规律,检索了《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所收录的清代及清代以前的针灸治疗咳嗽的条文,共检索到古代文献159条,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古代医家循经取穴主要集中于肺经、心经、肾经、肝经、任脉,分部取穴以胸背部腧穴选用较多;腧穴、合穴、经穴、背俞穴、八会穴等特定穴使用频繁,治疗方法以灸法为主[6]。
近现代,我国涌现出一批杰出中医医生,在临床上对于咳嗽病的疗效显著,对这些验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有助于发现咳嗽病临床诊治规律,以便后人学习。曹锐以方和谦教授在门诊治疗的咳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101例,利用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医案的症状、证候特点以及治疗上常用的方剂、药物规律,出现证候频次最多的为肺气不利证、肺津(阴)亏耗证、痰热阻肺证,处方多以二陈汤、自拟利肺汤、止嗽散为主,用药以苏梗、桔梗、法半夏、杏仁、连翘等为多[7]。黄利兴在姚荷生医案中选取以咳嗽为主症的医案,构建咳嗽医案数据库,数据管理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软件,数据分析在 SAS 9.1.3平台上进行,进行频数统计、症状因子分析、症状聚类分析等处理,并对咳嗽主要症状的疗效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咳嗽的常见证候为外有风寒内有痰湿热证、素有痰湿外感风寒证、素体阳虚寒饮内停证等6个证型,杏苏散、桑菊饮为治疗咳嗽最常用的方剂[8]。余俊英等从姚荷生医案中,筛选出636例以咳嗽为主症的医案,建立咳嗽医案数据库,以 SAS系统中的 Enterprise Miner为平台,应用关联规则分析技术探索姚荷生遣方用药的规律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姚老治疗咳嗽的常用药对有:茯苓、半夏;陈皮、半夏;桑叶、杏仁;菊花、桑叶;连翘、杏仁;厚朴、半夏;葶苈子、红枣等[9]。吴嘉瑞收集整理颜正华咳嗽处方55例,在构建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单味药和药对频次统计分析,咳嗽处方中应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杏仁、浙贝母、陈皮、生甘草,应用频次最高的药对是杏仁配浙贝母[10]。
近几年,随着现代医学对咳嗽研究的不断深入,咳嗽的病因和分类不断细化,对中医药治疗不同类型咳嗽的现代文献整理研究亦不断增多。王俊杰等为探讨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检索近19年喉源性咳嗽文献,筛选整理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及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筛选出常见中医证型,总结出喉源性咳嗽以虚证多见,风邪犯肺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是其基本证候类型[11]。赵蓉为分析小儿咳嗽文献中方药应用情况,总结用药规律并指导临床,检索了CNKI的咳嗽文献,建立小儿咳嗽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总结出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共计134味,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清热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解表药运用最多,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归经以肺、脾、胃为主[12]。江芳超查阅中西医文献363篇,总结出感冒后咳嗽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中年患者发生的比例更高,同时收集397例患者服药后病情变化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总结出对于感冒后咳嗽患者辨证论治中药汤剂、中成药和西药均有较好疗效,其中辨证论治中药汤剂为最佳治疗手段,当治疗措施是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时,年龄、病程和性别则是影响感冒后咳嗽临床的主要因素[13]。陈海涛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咽同病)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中医证型分布按照频次分布高低分别为:风痰恋肺证、风痰郁热证、风寒夹湿证、阴虚肺燥证[14]。谈馨媛等检索了1994~2009年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通过研究可见,感染后咳嗽以邪(风)袭肺卫、风寒袭肺、燥邪犯肺等外感咳嗽为主,发展至后期则肺气渐虚,出现痰、湿、瘀等病理因素,以致虚实夹杂,出现复合证型,药物治疗以止嗽散及小柴胡汤居多[15]。朱晓丹随机收集68例变应性咳嗽患者,详细采集病史、症状、体征、舌脉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应用EpiData 3.1数据库软件建立证候学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处理,归纳总结出变应性咳嗽的证候规律,主要分为4型: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和肺气虚证[16]。
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挖掘古今医案是中医药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但是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开展了关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陈金通过分析古代中医药文献中方剂相关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同一方剂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古代方剂数据挖掘前期数据准备过程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17]。曹东探讨了数据仓库在病案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为疾病预防、医院及相关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18]。林达真将模式分类技术应用于医案数据的分析中,从已知的病症推断出所属的证型。认为该方法能够进行自动学习,不需要专家的辅助即可从医案中学习到病症和证型的联系[19]。陈照锐利用Excel、PowerBuilder 8.0 程序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AnalysisServices 2005等软件,建立了一个集方剂数据库、方剂数据仓库及方剂集成管理应用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平台,方剂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可以为方剂数据库提供新的数据,而方剂数据库可以为方剂数据仓库提供新的历史数据,方剂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又可以将方剂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统计、挖掘分析并提供对方剂的日常管理操作[20]。
对咳嗽病医案的统计研究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从早期的简单数据分析到现在各种统计方法和软件的应用,从最初对于某位古代医家或某部古籍的医案统计至现在对当代名医和临床医案的分析,咳嗽病医案中的词语逐渐规范,医案信息录入也逐渐完整。但目前的研究还都停留在小范围、某一特定类型医案的统计分析,如对小儿咳嗽医案的研究或对某位医家医案的研究,大规模的、从古至今的咳嗽病医案统计分析工作还无人进行,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对中医药治疗咳嗽病大有裨益,有待开展。
[1] 王少华,王淑善,王卫中.《张聿青医案》咳嗽证治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1980,3(2):30-38.
[2] 刘正才,李太炎,邓世发.学习《临证指南》咳嗽病案的体会[J].福建中医药,1965,10(4):37.
[3] 张建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咳嗽经验探析[J].山西中医,2010,26(3):1-3.
[4] 程文江.《临证指南医案》中咳嗽医案的统计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1):15-16.
[5] 连小艳.咳嗽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6] 周思远,兰蕾,吴巧凤,等.针灸治疗咳嗽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741-742.
[7] 曹锐.方和谦辨治咳嗽医案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1):26-27.
[8] 黄利兴.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姚荷生咳嗽医案的证治规律[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
[9] 余俊英,查青林,黄利兴.姚荷生治疗咳嗽医案关联规则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2):17-20.
[10] 吴嘉瑞,张冰.颜正华治疗感冒、咳嗽用药规律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10):735-737.
[11] 王俊杰,安杨,蒋里明.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5):582-584.
[12] 赵蓉.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用药规律文献浅析[J].现代中医药,2012,32(1):68-71.
[13] 江芳超.感冒后咳嗽治疗措施与疗效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4] 陈海涛.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5] 谈馨媛.中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195-3197.
[16] 朱晓丹.变应性咳嗽中医证候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7] 陈金.古代方剂数据挖掘前期数据准备方法探讨[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18] 曹东,易珺.数据仓库技术在病案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12):209-210.
[19] 林达真,李绍滋.基于模式分类的中医医案分析技术[J].心智与计算,2007,1(3):385-390.
[20] 陈照锐.基于胃脘痛方剂整理的数据仓库建模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