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新友研究员、畜牧所副所长李绍钰研究员、畜牧所魏凤仙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主持完成的“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研究与新品种培育”和畜牧所参加(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肉鸡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两项成果,双双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网)
经过八年的研究、筛选,中国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棉花雄性不育系6001A品种,攻克棉花育种世界难题。
棉花是一种雌雄同花作物,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生产杂交种子,但这种方法成本高,种子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培育天然的无雄性棉花,俗称棉花雄性不育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利用野生哈克尼棉培育出棉花雄性不育系,但经过多年试验,不能配制强优势的杂交组合。2003年开始,湖南岳阳市农科所和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野生瑟伯氏棉进行培育试验,成功培育出棉花雄性不育系6001A。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6001A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评估后认为,这种棉花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农艺性状优良,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专家建议加大研发力度,并尽快参加区域试验。中国棉花种植面积500万公顷左右,年产约600万吨。全国每年需要棉花1200万吨,近一半依靠进口。由于目前杂交棉制种受到人工、成本的严重制约,中国的抗虫杂交棉应用只占总面积的25%左右,其余均为常规棉品种。
(新华网)
近日,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研究员邹剑秋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粱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取得突破,经国内资深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荣获2011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邹剑秋从21世纪初开始带领科技人员历经9年刻苦攻关,融合了杂优利用、射线辐照、分子标记和DNA导入技术等多种高端育种手段,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应用于生物质能源甜高粱杂交种选育实践,并一举育成和推广了辽甜系列9个生物质能源甜高粱杂交种,打破了我国甜高粱常规品种长期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填补了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多项空白,促进了我国生物质能源甜高粱产业的快速发展。
(辽宁日报)
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主持培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7号”,在2011年秋冬春三季连旱、全生育期降水量不足120mm和完全不浇水的情况下每667m2产量达638.5公斤。在此之前,他培育的“青麦6号”在一水不浇的情况下,曾创造出每667m2产量712.9公斤旱地小麦高产纪录。目前,“青麦6号”、“青麦7号”已成为山东省旱地小麦主推品种,在全省旱地推广种植133.33多万公顷。
林琪教授长期致力于旱地小麦育种及小麦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于2006年选育出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该品种种子表皮有天然蜡质层,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或流失;叶片也比普通小麦厚,其背部绒毛较密,有利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此外,"青麦6号"种植时单株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能最大量吸收水分和减少水分蒸发。
林琪还带领课题组集成了以蓄水保墒为基础、深耕打破犁底层增加雨季降水积蓄量、肥料深施、培育地力、适当增加氮、磷、钾施肥量、小麦平播为基础的“旱地小麦早、深、平高产节水栽培技术”,实现了小麦在不浇水、省肥、省工的条件下平均增产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