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莉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丽水 323000
菟丝子为临床常用中药饮片,2010 年版中国药典[1]收载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由于近年本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较高,临床工作中掺假严重,以植物种子或泥沙混杂为主。现将菟丝子与常见混伪品的性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类球形,直径1~2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种脐线形或扁圆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用开水浸泡,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气微,味淡。以色灰黄、颗粒饱满者为佳。主产于江苏、辽宁、吉林、河北等省。
2.1 欧洲菟丝子 为欧洲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在福建、河南等地使用。种子多两粒黏结在一起,单粒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多面体,直径约1mm。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常有2~3 个深凹陷。种子一端有黑色小圆点,圆点中央有白色线状种脐。两粒种子黏结于一体时,种脐位于同侧且相对。质不甚坚实,可以指甲压碎。加热煮至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气微,味微苦[2]。
2.2 日本菟丝子 又称为金灯藤、无娘藤、大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金灯Cuscuta japonica Choisy 的干燥种子。在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做菟丝子使用。呈类椭圆形,有明显的喙状突起,直径2~3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具光泽,可见条纹状纹理。种脐下陷,线形乳白色,胚黄色,螺旋状,无胚根及子叶,内胚乳坚硬,半透明状。沸水煮之不易破裂,气微,味苦,微甘[3]。
3.1 天仙子 为茄科植物茛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略呈肾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隆起的细密网纹,种脐处突出。气微,味微辛。沸水煮之种皮不破裂[4]。
3.2 秫米 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干燥成熟种子,俗称小米。种子呈类球形,直径1.2~1.6mm,表面淡黄白色,腹面有1 条黄棕色的纵沟槽,放大镜下可见表面光滑。种子水煮后无“吐丝”现象。质硬,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5]。
3.3 千穗谷子 为苋科植物千穗谷Amaranthushypochondriacus L.干燥成熟种子。种子卵圆形或近圆形,侧扁,双凸透镜状,直径1~1.5mm,厚0.6~1mm。表面淡黄绿色、黄白色或淡棕色,近平滑,具明显的宽约0.25mm 的边缘。种脐位于一端,微小。质坚硬,不易以指甲压碎。加热煮至种皮破裂,露出白色扁平的胚根,似吐丝,呈非常卷旋状。剥去种皮后,可见胚与胚乳分离的两大部分。胚环形,位于胚乳组织的外围,一端具浅二裂的子叶。气微,味淡[6]。
3.4 芜菁子 芜菁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Brassica rapa L.的成熟种子。种子单粒,呈球形,直径约1mm左右。表面褐色或淡棕褐色,具有细网纹,一侧有一条隆起的胚根,一端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坚实,气微,味辛[7]。
3.5 芥菜种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原变种)Brassica junceavar.juncea 的干燥种子。呈类球形,直径1~1.2mm。表面灰褐色、灰棕褐色或铁灰色,置扩大镜下可见细密网纹,一端有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置乳钵中挤压研磨容易破碎并略显油性。无臭,味辛辣。粉末加水润湿研磨,可闻到辛烈特异臭气[8]。
3.6 石荠苎 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苎Mosla scabra(Thunb.)C.Y.Wu etH.W.Li 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0.9~1.1mm,灰褐色,具细密网纹,间隙浅凹。果皮薄而脆,易压碎。质轻,种皮不易浸湿,较长时间浸于水面,沸水浸泡后表面无黏性,加热煮沸果皮不开裂,无卷旋状的胚。有油性,味淡[9]。
3.7 青葙子 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种子扁圆形,中央微隆起,直径1~1.8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于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子易黏手,种皮薄而脆,胚乳类白色。气无,味淡[10]。
3.8 白芥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干燥成熟种子。表面灰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在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微网纹。开水浸泡无黏性,种皮薄而脆,易压碎。加热煮沸至种皮破裂无吐丝。
3.9 紫苏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表面灰棕色或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开水浸泡无黏性,果皮薄而脆,易压碎。加热煮沸至种皮破裂无吐丝[11]。
3.10 稗属草籽 种子类球形,直径约1.2m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一端有一凹陷线沟,约占种子直径的1/3 质硬,但易以指甲压碎,胚富粉性。水煮沸则成米或米糊状,无“吐丝”现象[12]。
3.11 莎草子 种子呈倒卵形,直径约1cm,表面棕绿色,粗糙看,一侧具有凹痕,凹痕约为直径的2/3。质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指甲用力可以压碎。气微,味微甜[13]。
3.12 泥沙水泛丸 以细泥沙为原料的伪制品,水浸即崩解。
菟丝子的“吐丝”现象不是唯一的,凡是菟丝子属(Cuscuta)的都会“吐丝”,因该属植物胚根螺旋状排列是其特点;而有些正品因未完全成熟“吐丝不良”;有些菟丝子因贮存时受潮丝吐不出,鉴别时应注意。菟丝子鉴别时要掌握表面具不均匀的白色丝状细网纹,腹面无鼻状隆起(隆起像鼻状,隆起的两侧凹入,呈不饱满状),就能区别其它类的菟丝子,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仔细鉴别,避免给患者身体健康和临床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Ⅰ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90-291.
[2]刘祖国,李美琴.菟丝子及其伪品的鉴别[J].基层中医药杂志,2001,15(2):33.
[3]余玫惠.菟丝子与其混淆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2006,18(6):74-75.
[4]桑圣奇,张裕民.天仙子与沙苑子菟丝子不可混淆[J].中国药业,1999,8(2):17.
[5]金佩芬.菟丝子及其混伪品秫米的比较鉴别[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1):16-17.
[6]王洪章.菟丝子的鉴别[J].天津中医学院报,2001,20(3):48.
[7]顾琳娜,俞蓉宪.一种菟丝子混淆品的真伪鉴别[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1):17-18.
[8]彭强,赵桦,刘小玲,等.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的鉴别[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7):1308-1310.
[9]张庆强.菟丝子及其混淆品石荠苎的鉴别[J].中药材,1999,22(3):120-121.
[10]张云芳.菟丝子的真伪鉴别[J].中国药业,2010,19(16):72-74.
[11]唐海燕,彭金梁.菟丝子及其伪品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7):515.
[12]李晖,刘柏英.菟丝子及其伪品稗属草籽的鉴别[J].广东药学,2000,10(6):23-24.
[13]黄锦贵.一种菟丝子伪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2003,15(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