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3-01-22 06:42:42陶玉萍王素芬
浙江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导尿管高压氧体征

陶玉萍 王素芬

78例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陶玉萍 王素芬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患者由于脑组织挫伤、颅内血肿形成、颅内高压等原因,使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其后果是脑水肿和脑细胞继发性损害进一步加重,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2-3]。此时手术和神经保护的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有研究认为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缺氧与预后密切相关[4],高压氧疗法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加速患者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2010-08—2012-08本院神经外科收治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经过头颅CT或MRI等检查,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5],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6~73岁,平均(46.22±11.45岁);入院时GCS评分3~4分26例(33.3%),5~6分35例(44.9%),7~8分17例(21.8%);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28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术后),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脑干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颅骨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7例(术后),硬膜下血肿22例(术后);行气管切开16例,留置导尿31例。患者住院36~153d,平均(54±15.82)d。

1.2 治疗方法 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止血、抗癫痫、保护脑细胞、营养神经、预防和控制感染、促醒、降温等。患者在病情稳定、无高压氧治疗绝对禁忌证、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呼吸道通畅、体温<38.5℃、无脑脊液漏和活动性出血后行高压氧治疗。采用16人空气加压舱,加压20min至治疗压力0.1MPa,吸氧3次,每次20min,中间休息5min,匀速减压25min,总治疗时间115min。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中间休息7~10d,再进行下一疗程。本组患者治疗3~11个疗程,平均(4±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GOS评级标准[6]于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1)良好: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或可能遗留有轻微的神经症状或体征;(2)中度致残:患者有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重度致残:患者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照料;(4)植物生存状态:患者不能作出有意义的反应,但有自主呼吸,有时可自发并能随物转动眼晴,可吞咽口中食物;(5)死亡。总有效率=恢复良好人数+中度致残人数+重度致残人数/总病例数× 100%。

1.4 结果 本组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结果疗效良好30例(38.46%),中残28例(35.90%),重残17例(21.79%),植物生存3例(3.85%),总有效率为96.15%。

2 护理

2.1 入舱前护理 (1)详细查阅病历,询问病史,做好风险评估和生命体征检测,排除禁忌证。(2)向患者及陪护家属详细介绍进舱须知、调压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对气管切开带气囊套管患者,入舱前用0.9%氯化钠溶液置换囊内气体,以防加、减压时引起气囊压缩、扩张导致套管滑脱、压迫气管,并在进舱前充分吸痰,防止痰栓阻塞套管。(3)留置导尿患者在入舱前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是否固定妥当,入舱前先关闭,待加压完毕后再开放。(4)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器材,以备必要时使用。2.2 入舱后护理 (1)预防中耳气压伤:升压速度宜缓慢、匀速,清醒患者督促其多做吞咽、张口、捏鼻鼓气等打开咽鼓管的动作,昏迷患者注意放慢加压速度(本组23例昏迷患者加压时间延长至25min),使其自行调节中耳鼓室内气压,协助抬头、刺激喉部或反复多次喂少量水,引发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开启咽鼓管(必要时请五官科医师做鼓膜穿刺)。(2)严密观察病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复合伤,治疗中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3)气管切开护理:治疗中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呛咳、痰液从气管套内喷出等,应立即停止加压,待症状缓解后继续缓慢加压[7]。如果气管内痰液增多须及时清除,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4)留置导尿管护理: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注意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好,防止滑脱,加压结束后告知陪护家属打开关闭的导尿管。(5)保证有效吸氧、防止氧中毒: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吸氧装置,采用间歇吸氧,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肌肉颤动等氧中毒前驱症状应立即摘下面罩,停止吸纯氧,改吸舱内空气。(6)对躁动不安的患者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手脚。(7)防止肺气压伤和减压病:治疗结束缓慢匀速减压,如患者出现屏气或抽搐,应立即停止减压,及时处理,待抽搐停止后缓慢减压出舱。及时打开冷热空调,使舱内温度、湿度维持在相对适宜的稳定状态,以免受凉,影响治疗。

3 小结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高压氧治疗护理难度较大,应在患者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实施高压氧治疗;做好高压氧治疗入舱前、入舱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尤其是加压、稳压、减压三个阶段的护理,避免发生中耳气压伤、氧中毒、肺气压伤和减压病;加强昏迷、气管切开、带引流管、躁动、抽搐等重症患者的舱内护理,保证患者有效吸氧,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对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1] 杨宝义,宋学林,杨昆鹏,等.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BEAM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1,17(1):111-112.

[2] 周里钢,只达石,张赛,等.重型颅脑损伤中脑脑温组织氧分压持续监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1):38-40.

[3] Palzur E,Vlodavsky E,Mulla H,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reduction of secondary brain damage in head injury:an animal model of brain contusion[J].JNeurotrauma,2004,21(1):41-48.

[4] Xiong Y,Peterson P L,Lee C P.Altereration in cerebral energy metabolism induced by tramatic brain injury[J].Neurol Res,2001, 23(223):129-135.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87:825.

[6] 谭秋萍,胡志斌.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3):35.

[7] 贾晓忠.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河北医药,2003,25 (4):313-314.

2012-09-03)

(本文编辑:沈叔洪)

318000 台州市立医院高压氧科

猜你喜欢
导尿管高压氧体征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气囊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204例护理体会
高压氧与药物联合治疗美尼尔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