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3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产量为 1000 kg/667 m2以上的超级稻新品种。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已启动,袁隆平表示,原定于用5~8年时间可培育出的、具备 1000 kg/667 m2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有望在3年内培育完成。据介绍,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2013年在全国共布点8个,其中三四个品种在海南岛即将验收,产量会在900 kg/667 m2以上。而由于在湖南的超级稻生长期更长、昼夜温差更大,产量很有可能突破 1000 kg/667 m2。
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超级稻,每次技术攻关都是质的飞跃。袁隆平说,第三期产量900 kg/667 m2实现了,如果第三期杂交稻推广 1000万hm2,又可以多养活 7000万人口。 7000万人口就是一个湖南省呢。如果第四期超级稻实现了更不得了!
袁隆平强调,夺取超级杂交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良田和良态的配套。而良态指的就是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