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双 吴慧红
在不断提高的预期寿命和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作用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对老龄化问题认识层面的不断加深,针对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曾先后提出过“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3个政策理论。积极老龄化概念来源于健康老龄化,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国际老人年的世界卫生日期间提出,随后在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书面报告,积极老龄化便作为政策理论以书面形式被正式确定。在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应以生命全程观看待老龄化,提倡关注老年人的人权,消除老年歧视,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用,使老年人从社会负担转变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我国对老年心理关注逐渐增多,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的转变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对老年群体心理和精神层面关注的加大。本文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希望透过心理学视角总结归纳中国已有积极老龄化的相关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的含义是被普遍接受和使用的,即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消除年龄歧视的不利影响,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使老年人生活更加舒适、更有尊严、更有价值。为了顺利实现积极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包含3个要素:健康、参与和保障。
首先,健康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先决条件。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健全以及心理健康。其次,参与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前提条件。老年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应根据老年人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的条件,鼓励他们继续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贡献。最后,保障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老龄化观点大都属于老年歧视主义观点,在实施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应该对老年人提供生活、尊严和身体保障,消除老年歧视观点,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的融入社会的发展。
2.1 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1.1 必要性研究 对全球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50年的2亿激增到2000年的6亿,联合国预计,到202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达到10亿,2050年达到20亿[1]。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已成为首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
老年人口激增和年轻劳动力减少的结果是公共养老费用的提高和老年心理问题的凸显。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积极老龄化是老年人自我实现、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政策理论,为全球以及中国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3]。
2.1.2 可行性研究 从宏观理论层面看,在后现代思潮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下,社会建构论者格根夫妇提出社会建构理论下的积极老龄化,为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此理论认为人类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变化需要用年龄、老龄化或者其他概念来描述,人在本质上并没有老龄化的过程。老龄化的观点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老龄化的形容实际上是一种关系的定义。不同文化环境下对老龄化有不同的理解。在某些文化中,老年人在群体中往往被看作是最有智慧和最受尊重的成员。社会建构下的积极老龄化观点,并不是向我们提供一个绝对的积极的老龄化定义,而是一种关系定义,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可能性,来打破传统消极老龄化观点的桎梏[4]。随着老年人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增强,老年人正在以积极的方式将这种可能性的积极定义付诸于实践,如国内越来越多的退休后仍有较高工作动机和工作能力的老人会参与单位的返聘等。
从微观现实层面看,对老年心理进行归纳分析时发现,积极老龄化的实现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心理基础条件,实现积极老龄化是现实可行的[5]。首先是认知条件:老年化过程中认知功能各个方面的退化不是同步的,可以相互补充、扬长避短;认知功能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干预训练减缓认知功能的老化,对于无法干预的认知功能的自然下降,可以通过经验、知识和智慧的增长进行补偿。其次是心理基础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自尊和自制力提高,自觉精神状态良好,自我实现的愿望、动机和信心充足,为老年人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2.2 积极老龄化的策略研究 积极老龄化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对于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在经济学领域,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借鉴国外较为健全的积极老龄化模式,如北欧模式、英国模式和大陆模式,促进我国积极老龄化策略的完善[1]。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出发,国内学者主要关注我国的养老制度,建议通过各种养老制度的调整、改革和完善来保障我国积极老龄化的实现[6-7]。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国内学者建议调整我国传统的尊老养老文化[8],打破老年无用的歧视观点[9]。
在心理学领域,对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国内学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口号和具体的干预建议。首先是国内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提出了“五个老有”和“五用一使”的口号以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所谓“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教)以及老有所乐[3];“五用一使”即用知足品味人生,用兴趣舒展头脑,用随和开展社交,用理解善待亲人,用宽容善待别人,使乐观养成习惯[10]。其次是国内学者提出了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干预建议,以推动积极老龄化的顺利实现。通过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干预训练,减缓老年人的认知老化[11],其中认知训练中的学习活动有益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12];建议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建立老人心理慰藉网络,鼓励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13];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如此,建议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在社会的帮助下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的心理需求[11]。
2.3 积极老龄化实证研究 本研究总结发现,国内对积极老龄化的引入较晚,对其进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主要涉及心理健康、社会参与、认知干预和老年教育。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情绪状态和人际交往等,可通过由吴振云和徐淑莲等人于2001年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测量。使用上述量表对北京市科教系统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主观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客观因素和一般人口学变量,其中主观因素中的应对方式和客观因素中的人际交往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11]。另外,研究发现由于老年期各种丧失和身体疾病的出现以及家庭关系诸因素的影响[14],使得老年人在情绪方面存在焦虑和抑郁问题,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通过老年心理咨询、疏导以及心理卫生宣传教育等服务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5]。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书法绘画练习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15];坚持广场集体舞蹈锻炼有助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老年男性[16]。
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老年人能够按自己的需求、爱好和能力参与社会。老年人参与社会,可以使老年人精神衰弱变慢,保持身心健康。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老人有社会参与的意愿,但受到邀请力度、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其参与需求意愿与行动不是同步的[13]。
国内学者通过分析《中国高龄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中影响认知功能老化的诸多因素,发现教育因素对于延缓认知功能的年老减退发挥重要作用,青少年期接受良好的教育将终身受益;另外老年人乐观的心态和较多的身体以及智力活动,对于延缓认知功能的老化也具有积极作用[11]。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政策理论支持,开展老年教育对于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17]。
纵观心理学领域,国内学者对积极老龄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对积极老龄化的理解,推动积极老龄化的实现。由于国内对积极老龄化的研究较晚,已有研究还不够全面。以下将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第一,研究对象方面,已有实证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发达地区的城市老年人,如多在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老年人研究不足。相对于发达地区老人而言,欠发达地区与农村老人反而是更需要被关注的对象,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多考虑这些弱势群体。此外,对于老年人的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老龄期,对老年准备期的研究不足。老年准备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自己未来老年生活形成一个积极的期待,更可以帮助人们尽早在经济、人际交往、兴趣活动等方面积极规划好老年生活,真正实现积极老龄化。
第二,研究取向方面,积极老龄化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理论介绍远多于本土化实证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积极老龄概念和策略理论等理论上的定性分析,缺乏对积极老龄化在中国本土化具体实行过程中定量的实证调查研究。例如,老年心理健康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外部表现,其评估指标(如主观幸福观、生活满意度、情绪状态和人际交往)具有各地文化特点,而中国本土化的相关评估工具的开发仍然较为有限。希望未来能在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各个与积极老龄化有关的定量评估指标来进行深入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在具体实现途径方面,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积极老龄化实施策略虽然已有涉及,但是不够系统和全面。积极老龄化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人文工程。在心理学领域,应在分析各个与积极老龄化实现相关的心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各个心理因素策略,并将各个具体策略进行系统总结,形成较为长期的政策方针来保证积极老龄化的长期实行。第四,积极老龄化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课题,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学者大都从本学科角度出发对积极老龄化进行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因此在未来研究中不应再局限于本学科单一视角,应该对积极老龄化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交叉研究,集合多学科力量推动中国积极老龄化事业的发展。
[1]蒋子桓.积极老龄化理论及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潘磊.积极老龄化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陈社英,刘建义,马箭.积极老龄化与中国:观点与问题透视[J].南方人口,2010,25(4):35-44,58
[4]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J].江海学刊,2006,13(5):124-128
[5]尹豪.东北亚区域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J].东北亚论坛,2000,2(1):75-78
[6]林义,张海川.构建养老保险长效机制的8点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保障,2004,9(8):14-15
[7]姚远,范西莹.从尊老养老文化内涵的变化看我国调整制定老龄政策基本原则的必要性[J].人口与发展,2009,15(2):81-86
[8]张小曼.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J].人民论坛,2005,12(1):37-38
[9]李一安.五用一使:老年心理自我和谐的心理保障机制[J].今日科苑,2009,14(5):95
[10]李德明,陈天勇.认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60-564
[11]陈彩珍.关注老年心理健康,推进“积极老龄化”[J].学理论,2009,51(22):47-48
[12]刘沛妤,郭毅飞,刘军静.中老年人学习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94-196
[13]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8-96
[14]崔向军,魏志霞,李丽娜,等.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36-538
[15]高健,王欣,桥本公熊,等.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291-294
[16]康钊.广场集体舞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17-419
[17]李宗华,高功敬.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9,25(12):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