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月17日文章,原题:历史VS历史:当中国计划再造过去 在老北京的角落,政府可能将既破坏历史又重塑历史。政府官员希望以18世纪清代风格在钟鼓楼附近重建一座广场,借此再现当时的繁华旧貌。为此,他们将拆除几十座老旧的四合院。保护主义者认为,这些四合院是随着首都建设而快速消失的文化历史的一部分。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创办人何戍中称,政府想把钟鼓楼广场还原成清代的模样,但这样做会破坏丰富的文化遗产积淀。“我们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于继承和积累,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而不应看起来像鼎盛时期。” 多米尼克·约翰逊-希尔是一名英国企业家,在钟鼓楼附近生活了9年。他认为,胡同“是中国、至少是北京的活的博物馆”。他说:“你去故宫会感到空荡荡的,许多文化景点都是如此。但当你逛胡同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身处北京留存下来的某种精华中。” 历史上,钟鼓楼广场是一片热闹的集市,现在则是一片破旧的居民区。东城区政府称,已通知居民在12月搬迁。东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办公室主任刘景地称,即将拆除的房屋当中最古老的可追溯到1911年至1949年,但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后翻新或重建的。这些房子“没有历史价值”。政府官员说,这一带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0平方米,普遍存在火灾隐患。东城区房管局副局长李光辉表示,搬迁居民将被安置到距离市中心较远的较大公寓里。 有些居民对此并不感到难过,反而盼着搬进宽敞的新房。一名王姓女士称,她30年前就想搬家了。64岁的刘凤英(音)的搬家心情更迫切。她祖上三代挤在两间房子里,冬天在室内也要穿棉衣。要是来了客人只能坐床上,因为床差不多就占了屋子的一半面积。约翰逊-希尔说,他选择住在胡同里是希望孩子能在人堆里长大,而不是生活在“人们近在咫尺却互不相识”的环境里。约翰逊-希尔和四个中国家庭合住一座四合院,他说:“这些家庭现在就像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孩子回家总是先到邻居家玩会儿再回自己家。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日子就是在胡同里度过的。”▲(作者路易丝·瓦特,田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