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镇“智慧安居”建设

2013-01-17 01:13姚利君
中国公共安全 2013年7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建设

姚利君

智慧安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等管理难题的系统工程。那么,如何进行“智慧安居”建设呢?

201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2013年经济工作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镇是2013年两化融合的重要着力方向。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

“智慧城市”、“智慧城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的本质含义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

“智慧安居”是“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依据一些城镇的特色对“智慧城市”的细化与落地;“智慧安居”更注重城镇的平安与宜居,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和舒适为核心。

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与智慧安居

截至2012年底,我国地级市数字城市建设累计达到三百多个,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数字城市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为王”,主要体现在:纵向应用建设为主,例如“十二金”工程;数字城市的重数据“交换”,轻信息的“使用”与“交易”及浅层应用数据,例如代缴水费电费,数据利用价值不高。

从技术层面看,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新阶段,是让整个城市变得更聪明,从而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的方法。“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为“全面感知、系统协同、智慧处理”,具体表现为:①信息按照业务需求进行全面、准确、实时、分类感知和掌握。②注重对信息的应用处理,进行分析、过滤、鉴定、挖掘、对比、整合等工作,形成对面临问题和形势的判断。③重视智慧的高水平的使用,通过使用来达到服务的目的。

“智慧安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的方式,建设一系列面向安居服务的智慧应用系统,是解决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等管理难题的系统工程。其更注重城市平安、宜居,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和舒适为核心。“智慧安居”的建设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构建和谐民生系统的双轮驱动,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利于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加快培育安居产业,打造安居产业基地,有利于探索城市试点新模式,塑造“创新、高效、安全、和谐”的高端城镇品牌。

“智慧安居”建设总体目标

“智慧安居”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构建和谐民生系统“双轮”并驱,聚焦社区家庭服务、企业安全服务、政务创新服务等安居服务领域和以社会安防管理、城镇面貌管理、城镇交通管理等为主体的安居管理领域,打造“平安、宜居、兴业”的幸福城镇,具体表现为:

1、平安之城

利用物联网技术全面、准确、实时感知和掌握安全信息,特别是人口信息、社会公共安全及交通状况信息、消防与生产安全信息、家居安全服务信息;通过报警服务体系及多级处置中心,完善应急响应保障措施,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水平;保障社会的公共治安和交通安全,企业的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宜居之城

以平安之城为基础,通过网格化的社会管理方式、优化政府政务服务流程、在企业服务、家居服务等方面形成完善的体系和健全的应用系统;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从而提升政府的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效率;为企业、公众提供简便高效的政务服务、安全有效的企业监管辅助服务、全面实用的家居生活保障服务,打造智能生产、生活的宜居之城。

3、兴业之城

完善社会综合管理和服务,创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社会环境;同时亦可通过制定完善信息产业和安居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引进和培育数家上规模的骨干企业,基本建成“智慧安居”产业基地,带动信息产业和智能设备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优化转型,形成低能耗高产效的产业集群,成为兴业之城。

“智慧安居”建设原则

“智慧安居”建设原则具体包括:

1、政府引导,服务至上。“智慧安居”突出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争取社会各界对“智慧安居”建设的广泛支持;坚持创建和谐城市为立足点、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四化”融合发展为切入点。

2、双轮驱动,注重实效。“智慧安居”坚持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构建和谐民生系统双轮驱动,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方案的实用性相结合,以安居领域的推广应用项目建设为重点,切实统筹解决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民生建设的实际成效。

3、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智慧安居”要超前部署、长远谋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分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铺垫夯实的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与有关单位的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共同推进规划的分步实施。

4、资源共享,集约建设。“智慧安居”要强化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集约化建设,促进人口、地理信息、征信及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共建共享。科学布局产业,注重统筹协调,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强化标准规范,系统化、体系化推进信息化发展。

5、创新模式,互动发展。“智慧安居”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研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以信息化综合应用为突破口,实现安居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升传统信息产业,发展现代信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保障安全,规范有序。“智慧安居”要坚持综合防范、积极防御的原则,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标准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业的能力,确保“智慧安居”项目的安全运行。

“智慧安居”建设总体框架

为达到提升城镇安居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智慧安居”建设以基础支撑体系(由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与数据库组成)、保障体系及智慧安居管理与服务体系组成,如图1所示:

图1:“智慧安居”总体框架图

1、基础支撑体系

基础支撑体系是以云端化、泛在化、智能化、融合化为重点,通过统一数据中心、物联网感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构建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为“智慧安居”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体系的思路是:根据“智慧安居”总体规划,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典型的物联网工程,通过智慧的感知、智慧的传输、智慧的处理、智慧的应用四个层面实施六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概括为“312”系统工程),即三大感知(社会综合感知系统、消防与安全感知系统、家庭家居服务感知系统),一张智慧的协同传输网,两个中心(一个数据服务中心、一个两级指挥中心)。

(1)感知社会视频图像信息

感知社会视频图像信息即以社会综合视频监控为主体构建社会综合感知系统,实现实时全面视频图像监控,并提供事实证据。社会综合视频监控一般包含了:①社会治安视频监控;②道路交通视频监控;③市容管理视频监控;④重点管理单位(案件多发区域、摊位堆积地、公共场所出入口及金融单位、KTV、影院等)社会视频资源接入;⑤前端视频智能分析。

(2)感知消防与生产安全

感知消防与生产安全即以各类安全生产监测设施为基础,实时感知小企业、小场所、危化企业、大企业、密集型场所、大场所等各类场所的安全生产状况,特别是即时感知消防火灾警情,并对各类消防设施进行有效监管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其重点是依据各类场所的不同特性,建设相应的消防、安全感知系统,具体表现为:针对小企业、小场所的小企业消防安全监控系统,针对危化品企业(油漆厂)、大型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针对密集型场所、大场所的消防安全监控系统。

(3)感知家庭安全与服务

感知家庭安全与服务即通过自动监视所有的入侵行为,对视频智能安防、红外感应、消防烟感、温湿度检测、门磁、有害气体检测等系统或设备进行检测及人工紧急按钮,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向报警中心自动或者手动发出报警信号;而相应的授权机构即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保障住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4)协同传输网

网络传输系统主要完成所有数据采集设备和用户的接入,提供安全、可靠、准确、及时的数据传输,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智慧安居网络传输系统主要由安居服务专网和互联网组成。安居服务专网是智慧安居网络建设的核心,主要管理和分析各类监控信息,并与公安、交通、城管等各部门内网对接,实现数据的交互与共享。传输网主要通过承载在互联网上的政民互动平台、家庭安全服务平台等实现用户的接入,完成信息推送、互动交流、业务办理等功能。

(5)数据服务中心

一个数据服务中心是指以视频与业务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服务平台,为各项业务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访问、交换等数据服务。从逻辑架构上可以分为各类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决策分析平台和安居服务云平台。

数据服务中心各逻辑组成部分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网络设备(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系统(防火墙、IPS/IDS、流量监控系统、负载均衡系统等)以及配套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虚拟化软件、云管理软件、备份软件等)。

(6)两级指挥中心

按照两级指挥的原则,在城镇政府构建一个综合指挥中心,同时公安、交通、城管、消防等部门按照实际需求建立各自的分监控中心;主要包括安防消防安全监视子系统、GIS展示子系统和指挥调度子系统,从而达到随时随地的“可看”、“可控”和“可管”的目的。

此外需要关注,在整个基础支撑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坚持技术防范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针。针对数据、网络、应用等领域,运用安全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制定与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保障与“智慧安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步完善。综合梳理“智慧安居”领域的技术和业务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参考国际国内相关标准,保证基础支撑体系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2、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了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加强考核评估及加强宣传推介等建设内容。

(1)组织保障

加强“智慧安居”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智慧安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工作;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智慧安居”建设的规划、扶持政策以及试点项目的审批、管理和验收;建立“智慧安居”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日常管理协调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2)政策保障

加大对“智慧安居”建设的统筹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创新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试点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机制。建立“智慧安居”建设信息化专项资金,制定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试点项目建设与运营、加强“智慧安居”技术和产品研发、投资安居产业项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技术保障

邀请国内相关行业的专家成立“智慧安居”建设专家组,负责对试点项目的方案咨询论证、业务技术指导、标准创建、成果评价等智力支持。制定和落实相关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政策,以良好的服务稳定人才,努力做好引进人才的户口管理以及子女入学、基本养老、基本医保等配套的公共服务,有计划地改进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创造适合人才事业发展和健康生活的生存环境。

(4)资金保障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组织“智慧安居”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项目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智慧安居”建设。

(5)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根据试点方案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考核办法,分解目标任务,平时加强监督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平级及上级机关通报。

(6)加强宣传推介

通过组织筹办“智慧安居”论坛及媒体宣传等方式宣传“智慧安居”建设,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汇聚多方智慧和资源建设“智慧安居”。待项目完成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原有产业转型升级有较好成效、基本形成安居产业基地、社会和谐管理建设有一定成效后,及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加快推进“智慧安居”建设,同时利用有关网络、报纸、论坛等宣传媒体及时推介“智慧安居”建设试点的进展及成效。

3、智慧安居管理与服务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管理服务体系主要由安居服务和安居管理构成。

(1)安居服务

安居服务的建设是“智慧安居”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着为政府、企业、公众服务的理念,先期安居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家庭服务、企业安全服务、政务服务等,同时基于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实现平台与应用的耦合,满足未来新增安居服务的扩展。

①家庭家居服务

家庭家居服务的服务对象为社区家庭、企业职工的生活区域等生活场所。家庭家居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亲情关怀(远程可视对讲)、家庭监看、老人看护、防盗报警、防火报警、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紧急求救等。家庭业主可通过上网的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查看现场情况及远程可视对讲;家庭家居服务中心会依据报警的内容及等级做出相应的处置,如安排本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人员赴现场核实或紧急救助、在初步核实后即时转发给公安消防等政府接警中心。

②报警运营服务

报警运营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治安保护重点单位、商铺门店。报警运营服务的主要职责是对非法入侵、盗窃、胁迫等警情及时响应、复核、处置,真实报警转报公安接警中心,对火灾警情进行及时复合,将真实的火灾警情及时转报给119接警中心,对手动报警进行即时响应,现场或电话核实警情,依据具体警情转由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③政府新型审批服务

创新政府服务和审批的社区代理模式,在明确各责任部门信息交互接口、业务办理流程、数据同步周期等后台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在主要区域内打造若干个集政府服务、审批和投诉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各职能部门相关服务窗口组成,向公众提供工商、税务、民政、计生等业务的一体化办理,变传统的“物理集中、逻辑分散”模式为“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模式,实现多种业务办理的一点接入,后台共享,在改善公众服务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④多渠道的政民互动

为丰富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网站、电话、广播等多种载体搭建政民互动系统,实现公众参与、公众教育、公众咨询、公众投诉、业务办理、知识库查阅、求职咨询等功能,不但方便了政府相关政策信息的及时下发,还使政府能够及时聆听到公众的心声,有利于智慧安居服务的有效推进。

⑤新居民卡服务

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市民的目标,积极推广新居民卡,通过新居民卡这一信息载体,在推广政府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便民服务。通过协调民政、公安、交通、社保、卫生、教育、工商、地税等多个部门,明确相互间的接口和职责,从而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社保管理、人事管理、税务管理、工商管理、户籍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便民服务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水电煤代缴、商场购物、餐饮住宿、门禁管理、停车缴费、电子商务、自助订票等方面。

(2)安居管理

在强调服务理念的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借助安居管理平台来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先期安居管理主要包括社会安防管理、城镇面貌管理、城镇交通管理等内容为主体的社会综合管理及以安全生产为主的企业综合监管,同时满足未来新增安居管理模块的扩展。

①社会治安管理

以人口、房产、业主信息库为主体的信息共享中心为基础,结合整个社会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感知,利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整合现有公安信息系统,加强对人口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管理。

②道路交通管理

以社会视频监控系统特别是道路交通视频监控子系统所实时感知的道路交通状态为基础,结合物联网与智能分析技术,实现维持道路畅通、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管理内部事务等交管事务。

③市容管理

以物联网技术特别是视频监控为基础实时获取市容管理相关视频/图像数据,通过行为分析等先进技术,能够及时发现乱搭乱建、乱摆摊、乱停车等违章违法行为,并提供实时预警,能够辅助第一时间实现对现场违法、违章情况的取证和记录,确保了违章行为有据可查,有利于提高违法事件处理力度和处理范围。

④企业综合监管系统

以企业的建筑信息、消防设施、消防资源等信息为基础,结合视频监控、消防报警探测与远程预警等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主体,能即时获悉警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结束语

“智慧安居”其“全面感知、系统协同、智慧处理”的特性有助于打造“平安、宜居、兴业”的幸福城镇。在具体案例建设中,“智慧安居”的建设需因地制宜的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进行系统的整体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