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良性互动提升网民素养

2013-01-15 17:25
环球时报 2013-01-15
关键词:网民素养

沈 阳网民的素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网友通过人肉搜索秒杀贪官雷政富;也有人说:山西8死5伤隧道爆炸事故,网友在调查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网络让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各类公共事件,对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如果对网民素养进行细分,至少可分为:网络语言素养、网络行为素养。在网络语言素养方面,应提倡不说脏话,不做人身攻击,不传谣,尽可能使用实名。部分网友可能会提出,现实太不堪,骂人实无奈。因此,改善网友的现实体验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各政府部门应将公共服务反馈渠道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整合。公职人员在网络中的存在感、美誉感、亲近感应该成为网络中的主流正能量。大力推动官员实名开微博,上网用网是优化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要推动35岁以下公职人员实名上网,作为官员网络素养培养的硬性指标。对微博中侵权行为,网友可投诉到微博社区委员会。这种网来网去的社会化裁决方案应成为未来的方向。微博社区委员会已裁决38377件网络纠纷,如果采用传统方法,绝不可能完成。虽有非议和诟病,但微博社区公约的实施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网友自治尝试,可以加大宣传、试验和改进力度。还要看到传播社会积极情感是正能量,对社会理性确凿的批判也是正能量,提升批判能力也是网络语言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多一些事实思考,少一些情绪谩骂;多一些深沉思辨,少一些浅层发泄;多一些国际视野,少一些局部利益。在网络行为素养方面,应提倡文明上网,坚决反对网络暴力,包括故意泄露他人隐私、非法攻击网站、窃取他人密码等行为。良好的网络行为素养来自坚守法治和自我约束。以暴易暴不可能带来善治。媒体不应鼓励使用网络暴力进行政治、社会和经济表达。应明确区分公民的合理舆论监督和公共围观,各政府部门在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介入,把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做好做足,消除信息误差,降低舆情震荡烈度。因此网络理性行为关键在于依法管理、各取其位。在网络行为素养方面,还应反对网络约架,现实打架;坚决反对网络犯罪、网络色情,以及利用网络的灰暗性作为商业宣传诉求。每位网民都应思考网络言论带来的影响,警惕网络群体事件爆发时打了鸡血式的兴奋,警惕自身沦为官场博弈的工具,警惕社会运动目标与现实不匹配的脱节危险。每位官员都应直面汹汹民意,政府管理方式应该做哪些改进,扰民必乱,顺民则安,从制度设计走向社会松绑,从部门视角走向法律和民意视角。5亿网民是中国民众中对时政信息最敏感的人群,其网络素养反映的是国民素养。政府应秉持法治、善治,以对话代替对立,以沟通代替自闭,而民众应追求真相、保持理性、绽放爱心,才能维系渐进改良的社会舆论环境。官民良性互动才能推动改革,共同推进民族和个人梦想的实现。▲(作者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网民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在线教育用户占34.6%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