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辉,安 莹
(1.上海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上海 200137;2.上海电力学院,上海 200090)
氨氮是氮循环的核心和首要环节,对水体的危害比其他形态的氮更复杂、更广泛、更持久,而且后者的污染大部分也是由前者转化而来.因此,控制氨氮排放总量,实行氨氮减排是控制氮素污染最核心的环节[1].作为“十二·五”期间新增约束性指标,氨氮减排的制度和措施急需在实践中探索.
天然沸石,1756年在玄武岩气孔中发现,呈立体网状结构,含有 Na和 Ca,以及少量的 Sr,Ba,K,Mg等阳离子,具有很好的离子交换能力,而且当沸石粒径较小时,物理吸附作用对氨氮去除的贡献也不容忽视[2].因此,采用沸石等天然材料进行物化法去除氨氮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去除能力,可采用酸碱法、高温法、微波法等物理化学方法[3-5].本研究采用无机盐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处理,探讨改性沸石对低浓度氨氮溶液的去除效果.
试验采用浙江缙云天然斜发沸石,比重为2.16,硅铝比为 4.25 ~ 5.25,平均粒径为 29.59 μm,主要化学成分有 SiO2(69.58%),TiO2(0.14%),Al2O3(12.2%),Fe2O3(0.87%),FeO(0.11%),MnO(0.07%),MgO(0.13%),CaO(2.59%),Na2O(2.59%),K2O(1.13%).
将称取的若干份一定质量(1 000 mL)的天然沸石置于塑料瓶中,分别加入500 mL质量浓度为2%,4%,6%,8%,10%的NaCl溶液,以150 r/min的转速于恒温摇床中振荡24 h,反应温度为20℃,制得改性沸石.改性沸石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置于105℃的烘箱内烘干待用.
采用去离子水配置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分别按500 mL分配于8个1 000 mL的广口塑料瓶中,置于恒温振荡器上,反应温度为20℃,投加的沸石浓度为4 g/L,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在反应24 h后取样,使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进行分析.配置的 NH4Cl浓度为 10 mg/L,20 mg/L,30 mg/L,40 mg/L,50 mg/L,60 mg/L,70 mg/L,80 mg/L.沸石对氨氮吸附容量计算式为:
式中:qe——单位质量沸石对氮的平衡吸附量,mg/g;
V——溶液体积,L;
C0——溶液的初始氨氮浓度,mg/L;
Ce——溶液的平衡氨氮浓度,mg/L;
W——沸石的质量,g.
采用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50 mg/L的NH4Cl溶液,投加的沸石浓度为4 g/L,置于恒温振荡器上,反应温度为20℃,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分别在反应 0 min,1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180 min,1 440 min时取样,使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进行分析.
采用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30 mg/L的NH4Cl溶液,按500 mL分配于6个1 000 mL的广口塑料瓶中,置于恒温振荡器上,反应温度为20℃,投加沸石浓度为5 g/L,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在反应24 h后取样,使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进行分析.用不同的NaCl质量浓度改性后的沸石去除氨氮的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NaCl质量浓度对沸石改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改性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因为天然沸石经NaCl改性后,活性组分明显增多[7].当NaCl质量浓度为6%时,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较天然沸石提高约1.6倍,继续提高NaCl质量浓度,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增幅较小.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因素,选择质量浓度为6%的NaCl开展后续试验.
式中:qe——单位质量吸附剂上被吸附物的质量,mg/g;
Ce——吸附平衡时被吸附物的浓度,mg/L;
q0——最大吸附量,mg/g;
k——吸附能量常数,L/mg.
用Langmuir模型拟合20℃时改性沸石对溶液中NH+4的等温吸附曲线,拟合结果见图2.
图2 改性沸石对NH+4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
由图2中的拟合曲线可以得到Langmuir模型参数,相关系数 R2为0.965,最大吸附量 q0为 8.22 mg/g,吸附能量常数 k 为 0.337 9 L/mg,k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天然沸石吸附的能级,k为正值,说明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分离系数RL是Langmuir线性模型的一个重要无限小常量:
式中:C0——被吸附物的初始浓度,mg/L.
RL值的大小可表征吸附反应的可逆性:当0<RL<1时,代表该吸附反应为优惠吸附;当RL>1时,为非优惠吸附;当RL=1时,为线性吸附;当RL=0时,为不可逆吸附.
图3显示了分离系数RL随初始NH+4浓度的变化情况.
该吸附过程RL值均处于0~1的范围内,表明改性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属于优惠吸附.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RL值降低,该吸附反应的优惠程度降低,这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论一致[2].
图3 不同初始NH+4浓度条件下RL值的变化
Freundich模型是用来描述非均匀相吸附体系的经验式模型,若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交换吸附平衡常数将与表面覆盖度有关,其线性表达式为:
式中:Kf——Freundich常数,表示吸附剂的吸附能力,mg/g;
1/n——异质因子,与吸附强度和表面异质性有关.
图4 改性沸石对的Freundich吸附等温线
由图4中的拟合曲线可以得到Freundich模型参数,该线性关系的相关系数R2仅为0.685 1,说明相对于Freundich线性模型,该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线性模型,这与其他研究者得出的结果[9,10]不同,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吸附动力学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使用质量浓度为6%的NaCl改性沸石,其吸附速度明显快于天然沸石的吸附速度.开始时,氨氮主要被吸附在改性沸石的外表面,吸附较快;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氨氮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同时氨氮离子沿沸石微孔向内部扩散,扩散阻力渐增,吸附速率主要受扩散控制,导致吸附速率变慢[7].对于吸附动力学过程,通常用Lagergren动力学速率方程进行描述.本研究中,采用假二阶方程对沸石吸附NH+4的动力学进行模拟,将假二阶方程线性化得:
式中:qt——t时刻单位吸附剂上吸附质的质量,mg/g;
k2——速率常数,g/(mg·min).
图5 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吸附动力学曲线
由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呈现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所以在采用假二阶方程拟合20℃时沸石对NH+
4的吸附过程,可用分段拟合的方法.采用假二阶方程拟合20℃时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如图6所示.
图6 采用假二阶方程拟合的吸附过程
假二阶方程更多地应用于表面反应为速控步骤的化学吸附过程[11].从图6可以看出,与天然沸石相比,改性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假二阶方程,相关系数R2达0.998 9和1,说明改性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可能发生了化学吸附.
(1)改性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
(2)相对于Freundich线性模型(R2=0.695 1)来说,改性沸石对水溶液中的吸附过程更符合 Langmuir线性模型(R2=0.996).Langmuir线性模型中0<RL<1,说明该吸附过程属于优惠吸附.
[1] 吴舜泽,于雷.“十二·五”为什么要控制氨氮[EB/OL].[2010-03-15].http://www.zhb.gov.cn/zhxx/hjyw/201003/t20100315_186841.htm.
[2] 张新颖,吴志超,王志伟,等.天然斜发沸石粉对溶液中的吸附机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5):609-614.
[3] 商平,刘涛利,孔祥军.微波改性沸石后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实验研究[J].非金属矿,2010,33(2):63-65.
[4] 陈宜滨,李宝霞,陈婉妹.改性沸石处理氨氮废水实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464-468.
[5] LEYVA R Ramos,MONSIVAIS J E Rocha,ARAGON A Pina,et al.Removal of ammon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ion exchange on natural and modified chabazi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0,91(12):2 662-2 668.
[6] 国家环保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79-281.
[7] 梁晓芳,王银叶,张晓艳,等.氯化钠改性沸石对饮用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吸附性能分析[J].天津城建学院学报,2009,15(4):285-288.
[8] MALEKIAN R,ABEDI J Koupai,ESLAMIAN S S,et al.Ion-exchange process for ammonium removal and release using natural iranian zeolite[J].Applied Clay Science,2011,51(3):323-329.
[9] 林建伟,詹艳慧.氯化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5):692-697.
[10] 孙同喜,郑萌璐,蒋轶锋,等.NaCl改性沸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0):46-50.
[11] 高继贤,王铁峰,王金福.SO2体积分数对ZL50活性炭吸附脱硫行为的影响和动力学分析[J].环境科学,2010,31(5):1 152-1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