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10日文章,原题:官僚改革考验习的力量 在今年3月即将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中国将启动自199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当时,中国的部委机构从70个精简至44个(原文如此———编者注),如今该数量有望减半并进行职能调整。这表明中国的政治重组进入新阶段。 尽管具体方案尚无定论,但存在以下可能:铁道部被并入交通部;由于多年来与外国合作而在国内外都发挥更多作用,环保部的职能有望扩大;人民银行的级别将被提升并发挥更多职能。此外,庞大的国企将面临更多压力,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产业,这应该能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这种大规模的机构变动将大幅提高政府和市场的效率,但也将引发许多人的不满。实际上,随着部委机构数量减半,这种改组将使官僚机构遭受重大冲击。这与15年前机构精简时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 1998年,整个国家机器的效率低下令北京倍感焦虑。当亚洲金融危机使北京陷入险境时,中国弥漫着一种被围困和务必采取行动的情绪。而当时击溃苏联不久的美国及西方似乎不可战胜且无比强大。但如今已时移世易。美欧仍受困于如何走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近几年,亚洲一直在发挥增长引擎的作用,而许多特权又使中国国企拥有巨额资金。 从理论上说,中国不需要任何改革,并能继续保持既有发展模式。但中国现任领导层已看到现有体制内的问题,希望避免在今后5年或10年内可能扩大并破灭的低效泡沫。毕竟,几乎所有市场空间都已被国企和最高效的民企占据,而许多政府部门之间并无明确的职能界限,导致官僚作风蔓延和浪费时间。 其实,即将进行的改革既是在没引发忧虑或恐慌之前坚定的未雨绸缪之举,也是对中国领导层如何掌控国内形势和政府机构能力的检验。与此前“受迫于”外部环境的改革相比,这是一种更加严峻的挑战。 由于各种利益集团反对改革并且非常强大,有意进行政治改革并决心打造“中国梦”的习近平,需要足够多的力量和决心。中国的保守势力仍在捍卫自己的理念和地盘,包括旧部委和有钱的国企。到了3月,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作者郗士,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