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1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领导人寻找中间道路 “第五代”领导人在十八大上台后,似乎热衷于读史。首先,新的反腐主管王岐山上任后不久,即推荐了一本外国书: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相对无名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 王对这本书的兴趣与“托克维尔难题”有关。这个难题是指,革命很少发生于社会状况最糟之际,而是在条件大幅改善、特别是改革时期爆发的。看来王接受了一种比较历史观,通过阅读法国历史寻找解决当今中国腐败问题的对策。 从王的阅读来看,中国人目前仍生活于旧制度下。作为这个政权的领导人,他的政见必然是保守的。这意味着,王对于他认为绝对必要的反腐,会采取坚决而稳重的方式,这样不至于削弱政权的合法性。 让人意外的是,习近平也表现出对历史的兴趣。他的务实讲话充满实质内容而非装饰性的历史参照。习更强调(历史的)延续性。相比“和平崛起”,习更青睐“民族复兴”,后者从历史上讲更能准确表达一个经历100多年沉沦的国家,如今走在恢复往昔荣光的道路上。 习表示,不应把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它们属于中共重振国力和改善社会及经济的同一伟大事业的不同阶段。 这样解读历史既肯定了邓小平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历史地位,又拒绝了把改革当成现代中国历史新开端(或如西方分析家所说“二次革命”)的做法。 对中国“第五代”领导人来说,历史不容易忽视。毕竟,这一代人在成长阶段和早期政治生涯经历了长期动荡。他们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而且具备前瞻视野。他们深知历史有助于避免重蹈覆辙。在传统中国,历史是领导人决策或道德举止的一面镜子。更重要的是,这一代人明白历史与政治的联系,懂得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逻辑。 中国新领导人认为,中国的政治精英们误读历史,反映在左派不加批判地推崇“中国模式”,而右翼自由派无条件、幼稚地崇尚西方价值观。上任伊始,他们就试图纠正这种误读。 那些想要北京发动激烈、破坏性改革的人显然错了。实际上,中国新领导人通过对历史的独特阅读,正在寻找政治中的平衡的第三条道路。这其实是在无声地呼吁卷入多年意识形态恶斗的毛左派和亲西方的自由派休战。在目前阶段,国家团结是重要的,北京最大的挑战将是争取两个阵营的支持。▲(作者相蓝欣,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