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阿根廷和英国从新年一开始,就开始互打嘴仗。不仅国家领导人出面,两国的主流媒体也全情参与,让事件弄得沸沸扬扬。但在英国年轻一辈当中,不少人根本不介意这个岛究竟该属于谁。英国人这样“豁达”的态度,如果不是亲身亲历,真是很难想象。 在伦敦街头,刚过30岁的英国小伙范恩斯听到《环球时报》记者问他“对福克兰岛屿主权争议怎么看?”,第一反应居然是“你说什么岛?”这让记者心里未免有些吃惊。在拿出《太阳报》的文章仔细解释一番之后,范恩斯这才恍然大悟。这个英国“80后”在当地大学毕业,并且有着一份不错的文职工作,但他坦言自己“似乎不记得英国还有这么一个海外岛屿,至少没有跟朋友一起旅行去过”。 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的居民会在3月份举行公投,决定自己究竟是跟英国走,还是集体加入阿根廷国籍。根据英国媒体公布的当地近期民调结果显示,当地人多半还是会选择英国。但让记者吃惊的是,在远隔万里的英国,当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多名路人,问起“如果阿根廷接着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怎么办?”多数人的答案竟然是,“那就让给阿根廷人好了”。 年轻人“数典忘祖”让许多老派英国人感到痛心。已经六七十岁的布露丝虽然早些年曾移居塞浦路斯,但对老家英国和老家的历史,自认历历在目。看到记者递过来的《卫报》上刊登的阿根廷政府广告,老太太气得破口大骂,说英国媒体现在“为了钱,什么都愿意登”。而对于英国年轻人对于当年的历史“既往不咎”,布露丝则无可奈何。她说“这不是个别年轻孩子的问题”,因为自己的一对儿女也对这些“陈年往事”了解很少,如今只会在互联网上看看明星的八卦新闻,对于老一辈拿着报纸上的严肃文章认真分析,根本不屑一顾。 “他们不知道为了保住福克兰群岛,英国死了多少子弟兵,更不知道当时我们为了支持那场战争,在后方默默捐献了多少”。布露丝说,她曾在塞浦路斯生活数年,当地人对于自己国家与希腊之间的主权争议问题,可谓代代相传。英国有着发达的媒体市场和完善的教育环境,却让年轻一代在主权问题上经常数典忘祖,真不知究竟该埋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