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琬琰
(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出于乡村可持续旅游纪念品开发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在广西桂林阳朔旧县村进行了三次田野考察,对旧县村现存的传统工艺、传统手工艺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自发的乡土工艺旅游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思路。
旧县村位于遇龙河中游,阳朔县城上游。全村现有人口1100人。村民平均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当地主要栽种水稻,一年二到三熟;除水稻外,也有一些果树栽种和养殖业。村民生产规模很小,基本上自给自足,农业收入是他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收入的另一来源是外出打工。由于中青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当地的多是老人、小孩与妇女,社区呈现空心化现象。
旧县村具有独特旅游优势。除了其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与水田交相辉映,以及遇龙河沿线山水风光外,座落在村边有着880余年历史的宋代石拱桥——仙佳桥、明末清初遗留的黎氏老屋等建筑群及一些散落的土夯农舍也深受旅游者喜爱。旅游黄金时间为每年的4月到10月,旅游形式主要有自行车自助游、跟团游、乡民开车出外接客游览;游人活动主要是在农家饭店吃饭,参观古民居,观赏当地自然风光以及在遇龙河漂流;偶尔也会有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中外游客为了享受乡村宁静生活在村中作短暂逗留,食宿于当地的农家。村民参与旅游业的方式主要有做导游、生产并出售手工艺品或土特产、开饭馆、古建筑拍照收费等。除饭店和导游外,村民参与旅游业程度非常浅。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足4%。
按照阳朔县政府制订的遇龙河旅游规划,旧县村的住宿床位到2010年要新增5至6个家庭旅馆,共有床位75张。而直到目前,旧县村仅有2家旅馆,共20张床位,远远没有达到规划预期。根据阳朔县政府的统计数据,旧县村游客瞬时容量为44人,每天周转4批次,日容量达176人,这个数据估计还在扩大。但总的来说,旧县村旅游业并没有按预期发展。这与旧县村在遇龙河旅游中的地位有很大关系。据观察,来旧县村的游人活动主要是吃饭和参观古民居,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散客更多的是骑车路过而已。因此,受益的只有饭店,而其他村民获利可能性很少。要改变现状除完善交通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旧县村的旅游方式,使游人活动不局限于参观,更多的是体验式的旅游。
旧县村及周边曾经迎来过好几拨的外来旅游投资者,其中耗时最长,规划最大的还是法国人Frederic Coustols及其DAST基金历时四年的旧县花园村可持续旅游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包括针对短期观光游客的民居修复与重建,以及农村草药园的兴建;针对长期休闲游客的艺术工作坊、七日游文化周等学习型旅游项目规划。项目投资人的开发思维十分开放,邀请了大批来自中国院校的师生参与规划,还邀请了一批海外艺术家参与村中地面景观的艺术创作。该项目秉承的是可持续原则,希望旅游开发与当地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但因沟通不良,官方审批困难等原因,投资人在2010年圣诞节前后一去不返。虽然整个项目没有最终落实,但却留下了相当一部分地面建筑和景观,以及外来投资者与乡土手艺人合作的成功案例。
随着外来投资增多和宣传的加强,旧县旅游者呈逐年增多趋势。笔者在第三次到旧县村做田野考察时,获闻政府将投资2亿元开发从旧县到观桥段的遇龙河景区;位于遇龙河中游的旧县村正好作为景区规划的起点被纳入到开发项目当中。面对大规模的开发进程,旧县村旅游及他们的乡土工艺的走向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编织:村中现在最常见的是妇女针对旅游市场编织的麻绳草鞋。原料来自种在农舍前后的黄麻,经过摘料、剖料、风干等工序搓成麻线,配用彩色绒毛线。麻、草等当地原料均没有使用漂染技术,而是以麻绳为芯缠绕有色的碎布或绒线形成原色麻中间隔或装饰的彩色肌理,这种乡土间传统的处理方式极为智慧地达到了装饰趣味与生态可持续的平衡。
木工:村中木匠主要有黎师傅和毛师傅。黎师傅看不懂现代家装的图纸,但手艺不错,悟性很高,给他看类似范本就能照着打出来。村中的主要木工还是门窗等建筑构件,针对游人的木工旅游工艺开发品基本上没有。
篾工:受遇龙河渔业影响,旧县村最有特色的竹编制品为鱼虾笼等捕鱼用具;内垫竹叶的斗笠也是此地的特色竹编。另外还有圈养家禽的各种农家鸡笼,编法稀疏,以横向竹箍的松紧造型,为极具乡土特色的笼编法。竹编主要使用毛竹或长寿竹;其中长寿竹质地坚硬,适合编织户外用品;而毛竹则由于植株更粗大,且更加柔韧,适合于编制竹椅、竹床等竹制品。
此外村中还有以本地产出的沙田柚、笋衣等自然材料进行简易加工的传统,因而使乡民自主的旅游工艺品开发有了一定的工艺基础。
对村中手工艺人参与乡土工艺的旅游商品化开发的努力,笔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下面介绍的三个手工艺人以及他们的旅游工艺品具有较突出的代表性。
毛家的笋衣扇。手艺人:毛师傅,62岁。将笋皮剥落后用石板压制成平板,而后绑上竹棍可直接用来扇风。毛师傅自绘了旧县地图,并画在自制的笋衣扇上,在村中或到阳朔西街兜售,每个扇子5-7元。
黎大叔的鱼骨烟管。手艺人:黎师傅,74岁。黎大叔将鱼骨剔肉后晒干,用细竹管将其串连起来粘结成管;利用废弃冰箱中的铜管粘结于鱼骨管上作为烟嘴;再将小竹根或者晒干的小柚子掏空打洞,制作成为装烟丝的烟袋。整个烟管的成本为20元至30元不等,销售价格则为50元至70元。
龙师傅的竹篾编织。手艺人:龙师傅,67岁。龙师傅在旅游开发初期,就编织鱼虾笼售卖,但收入并不乐观。直到旅游投资人F的到来(即Frederic Coustols),他的竹编手艺才得以发挥。F邀请他参与到名为“大地艺术”(land art)的地面景观群项目开发中。他们合作的第一个试验作品名为“大苹果”。这是村中第一座由旅游投资者与本地工匠合作的竹制地面景观。“大地艺术”系列现代景观项目试图营造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人文景观以吸引年轻旅游者,而本地工艺人的参与则同时具有人文、社会和艺术试验等多层内涵,也让项目成为乡土工艺人参与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
虽然村中手艺人以及外来投资者有将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化开发的努力与实践,乡土手工艺在村中的生存空间还是越来越狭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老手艺人相继去世,乡土工艺缺乏年轻的后继者。如同中国大部分农村现状一样,旧县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中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采访中接触到的手工艺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其身体已无法支撑工艺生产。除黎木匠大儿子继承其父手艺,在外承接木工活外,很少有年轻人学习乡土手艺,更不安心在本土从事这种手工艺。
第二,乡村个体经营模式逐步为工业化的大型作坊所取代,个体手艺人在商品市场环境中几乎丧失了竞争力。那些邻近村镇竹制工艺厂的产品,无论是机械化加工工艺,还是批发销售环节,都有乡土民间手艺人所不能企及的效率及成本优势。以自然竹材加工成编织用材的过程为例:一个篾匠即使工具齐全,要手工处理相对精细工艺的竹篾的时间往往是编织时间的一半,加工80根长1米宽2毫米的竹篾,需要半天的工时。而大型竹编作坊或竹工艺厂使用破篾机,一根竹子即刻能破为多瓣,长度、篾宽都可随意调整;除了破篾机,还有织篾机等更多减少人工成本的大型机械设施。因此,村中篾匠基本已经不再进行篾编生产。
第三,乡土手工艺人对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能力和对游客审美情趣的把握能力较弱,且缺乏主动创新的动力。很多工艺品几十年如一日,或者依然保留过去农用器具的形制,只是在工艺上更精细一些而已。这只能形成一种偶然性的旅游工艺品消费,而不能形成对消费者的必然性吸引因素。而制作笋衣扇的毛师傅,一直坚信画了地图的笋衣扇才有更好的销售市场,因此花了大量人工在扇面的地图绘制上,而对扇面、扇柄的处理上却十分粗糙。绘制并不精致且缺乏美感而又指向功能不明的自绘地图是否是笋衣扇销售的主要驱动力,是值得商榷的。
来自南非的投资人Ian hamlinton,中文名为鹰,和英国朋友合作投资开发旧县的旅游服务设施。一期工程是名为“神秘花园”(SECRET GARDEN)的乡村旅馆。鹰曾经作为法国人F的助手参与过旧县花园村的开发项目,在开发中也一直秉承环境可持续、地方工艺参与、社区民众受益等开发理念。他与旧县村民签订15年到20年的合同租下村中的黎氏老屋,通过外部复原性修缮,以及内部现代化设施改造,将老屋改造成可以接纳游客的乡村旅馆和艺术品展览沙龙。旅馆的主要定位是接待外国游客及都市白领,住宿的消费档次高于村中60元一晚的房间3至4倍。
针对乡村个体工艺人缺乏创新能力和动力、其产品缺乏竞争优势的现状,笔者与鹰合作设计出一套采用本地材质和工艺,但又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旅馆用品及装饰配置,通过定制模式让村中的乡土艺人为旅馆加工制作这批用品和装置。旅馆既向外来游客展示、同时也销售本土工艺品。游客在旅馆使用这些工艺品的过程,也是对其欣赏把玩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于本土工艺的消费热情,并能通过旅馆提供的平台消费这些旅馆用品,或者通过旅馆的渠道定制具有个性特征的工艺品。定制模式保证了工艺品的质量,而旅馆定位的高消费人群为本土手工艺者及旅馆经营者都带来了盈利的可能。在为本土工艺者提供展现平台的同时,投资者也将本地乡土手工艺纳入旅馆的地域特色中,让游客在旅馆的消费过程中有更多体验,旅馆品牌也因此赋予更多人文价值。
而基于投资者艺术品展览沙龙的建设项目,可以沿用之前法国人F在“大地艺术”项目中艺术家与乡土手工艺人合作创作的模式,组织发起一系列的艺术家“在地”艺术创作。这方面的创作作品相对大地“艺术”的景观搭建,更多的考虑沙龙和旅馆的室内空间特征,即可作为展示品增加沙龙及旅馆的艺术氛围,又可作为不可复制的地域性艺术创作高价销售给入住的游客。
在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有效地宣传自身这一特色,旅馆在其网页上将手工艺作为一个特色板块进行介绍。这不光为浏览者介绍旅馆采用本地工艺特别设计的相关用品,也附带介绍本地的工艺及制作者,展示社区工艺者和旅馆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并惠及旅馆的品牌宣传。(见图1)
图1 包含工艺品及乡土手工艺人介绍的乡村旅店宣传网页
这种合作关系还体现在用品的销售标签上。消费者如果在旅馆中消费了相关的乡土工艺用品,标签上将同时盖有旅馆及工艺者的印戳。这种标签系统旨在同时强调商品所含的开发者品牌价值及工艺者手工价值,以区别市面上其他大工业生产的旅游工艺品。(见图2)
图2 兼具酒店与手工艺人标识的旅游工艺品标签
设计以酒店的名字“神秘花园”为主题,试图营造出一种乡村花园情景的高情感使用体验;产品使用的语言符号不完全来自现实农村,其中使用鸟语花香及音乐等主题进行工艺品外观及使用方式的创新,更贴近现代都市人对乡村的理想追求。
将吊灯设计成鸟窝的造型,取材自西方对于葫芦的鸟窝运用方式。将鸟的原形符号化平面化作为情境提示融入产品。(见图3)笼中鸟作为一种程式化的语言以一种反差的方式运用在“花笼”这一盆栽设计中,设计为满足爬藤类植物生长的盆景装置,在爬藤植物攀爬生长所需的支架上运用鸟笼的造型语言及工艺,鸟的意象在笼之外,通过这一置换产生的反差感正是设计情趣所在。(见图4)
图3 取材葫芦鸟窝的吊灯
图4 “花笼”盆栽
将沙锤的形态运用到盐瓶和胡椒瓶设计中,情趣化运用不仅仅在外观形式层面,也通过使用者由外观产生的联想暗示产品的使用方式。从而在产品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提供情趣化的使用体验。设计更切合现代人审美,使用传统的乡土工艺制作的西式早餐用品在体现乡间风情的同时,又避免了一般乡土农具呈现的粗糙感,从而让产品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具有了从“在地”的乡村旅馆的使用环境延伸到“异地”都市居家环境的可能,从而增加外地游客对这些工艺品的消费机率。
设计中大量采用葫芦、竹、笋衣、竹衣、麻、藤等本地材料。葫芦主要使用切割工艺。作为一种富有有机曲线的天然型材,传统葫芦处理的平直切法并不足以让其曲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得到展现,设计采用了配合曲面的各种曲线切割,所得造型即是后天挖掘,这种曲线切割方式也基本杜绝了大工业生产的模仿复制。
对村中已有的笋衣扇子进行一定的改良。使用具有弧度的竹片,与切割好的笋衣扇在连接处以包裹的方式结合,以麻绳固定。去掉过去的地图绘制,保留扇面的单纯性及完整性,以突显笋衣材料独特肌理效果的魅力。还根据笋衣材料单向弯曲的物理特征进行了一些其他领域的运用创新,发展出相关的杯套等用品。
方案使用的竹编工艺方式保留了当地传统的笼编技法,但改变传统的编织形式,与葫芦光滑的曲面相结合,造成一定的表面材质对比;同时针对不同编织技法的表面肌理,以及不同篾宽带来的疏密效果的呈现,进行了试验与讨论,从而得到启发性的试验结果。
在与当地乡土手工艺人合作制作的过程中,主要合作的工匠龙师傅最初并没有理解定制模式下精致工艺及艺术化造型的需求,即使在已经提出篾宽、密度、织法等要求后,依然期许使用最容易达成的工艺方式和竹篾尺寸进行加工;再加上从未接触过的外观造型,哪怕使用惯用的笼编织法也需要反复的试验和推敲,得出产品效果不符合要求的多次返工应予以理解,并计入设计开发的加工计划内。在一款鱼型果篮的编织过程中,手工艺人在已经做出一件产品后主动提出更合形态要求的纹理重新编织,对比一开始对于修改意见和返工要求的不耐烦,让笔者感受到了工匠在与设计师磨合过程中加工观念的转变。而相对当地并不高的生活消费水平,这类旅游工艺品创作所可能带来的盈利也激发了手工艺人的创作热情。而在龙师傅的竹编加工期间,不断有游客停驻龙师傅的店外观看织篾过程,也有游客询问编织出来的成品在哪里购买。可见,乡土工艺并不缺乏旅游商品化开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