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电影

2013-01-02 01:44整理丁冠楠
电影 2013年4期
关键词:平装页数香港电影

整理/丁冠楠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作者: [美]达德利·安德鲁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Major Film Theories

译者: 李伟峰

出版年: 2013-10

页数: 248

定价: 35.00元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 本书作者致中国读者:

巧合的是,本书出版于1976 年,毛泽东去世的那年,彼时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所以也许中国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那种新旧交替的感觉。即便中国并没有出现本书立于其上的对形式主义和写实主义方法的讨论,你们应该也能理解对于艺术和社会的基本观念进行讨论的重要性。当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中国在我的地图上是一大片盲区。那里的人们都在制作和观看什么样的电影?他们怎么讨论电影?我只在戈达尔的电影、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以及与罗兰 ·巴特(他于 1974 年从北京回来)的交流中听说过中国。

直到 1988 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一系列讲座时才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很多中国电影研究者直接跳到了最现代的电影研究方法,聪明的学生们希望了解从法国和美国过来的最先进的理念。他们对爱森斯坦和巴赞则不那么感兴趣,甚至不太知道爱因汉姆和克拉考尔。现代电影理论能跳过最早也是最持久的经典理论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在那段访问结束后,我关于当代理论的书籍《电影理论 概 念 》(Concepts in Film Theory)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而更持久、被翻译成更多语言的《主要电影理论导论》(The Major Film Theories)却被搁置了。现在看来,经典理论家和理论在西方重新焕发生机,出现了很多关于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克拉考尔、爱森斯坦和巴赞的书籍和文章。而那些“当代理念”则不再“当代”,不再流行。相反,经典理论则如其名一样保持着长久的中肯度与生命力。

当我写作这本书,尤其是第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我就应该意识到,几十年来,中国有自己关于电影、艺术和文化方面的激烈讨论。我本应该看更多“经典”的中国电影。现在的中国学生以及我对中国的最近几次访问,都让我越发意识到中国的电影历史是多么丰富、复杂,电影理论史也是如此。确实,每年西方的学者都会去发现被 20 世纪 70 年代的学院电影联合会(academic film community)忽视的早期电影理论珍宝。2012 年,我所参加的一个学习小组——“电影理论史永 久研讨会”(permanent seminar on the history of film theory)在密歇根大 学讨论了“亚洲电影理论”,并收到了将近 100篇论文。虽然西方学者对这些理论的忽视问题正在得到矫正,但没人会因此而不认同此书中提到的理论家为“主要”这一描述。虽然这些理论家中只有一些人有 幸在他们的时代里产生重大影响,但毫无疑问他们都在我们的时代里有重大影响。

即使在写作安德烈·巴赞那一章时我正在研究他的档案,我所搜集的资料也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上百篇甚至更多 的 文 章,了 解 他 的 影 响 力 及 其 和其 他 知 识 分 子 的 关 系。巴赞在中国1981 年进行的“现实主义”概念讨论中就经常被提到。他在出版物中被引用上百次,也被介绍给正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第五代导演们。后来贾樟柯导演从他身上找到灵感并时常提及他,但本书中论及的其他人物呢?马克思主义者克拉考尔、爱森斯坦和巴拉兹在中国有多重要?今天又如何看待他们呢?

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

作者: (马来西亚)孙松荣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副标题: Tsai Ming-liang From Cinema to Contemporary/art

出版年: 2013-10-1

页数: 240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蔡明亮,生于马来西亚,艺术创作启蒙于台湾,是近三十年来走红于国际的影像艺术家。本书将绘制这位艺术家多年来的影像作品在历史、美学及理论的总体表征,剖析蔡氏创作轨迹与思想。全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总体重构1990年代迄今,蔡明亮导演的十部剧情长片与短片的历史语境、美学表现及理论框架的图谱;第二章聚焦于蔡明亮如何从电影写实主义迈入电影感性型态的表现;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蔡明亮的作品《脸》。

香港电影史记

作者: 魏君子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

页数: 538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这是一本以出身、来历、渊源划分“香港电影势力版图”的人物传记书。本书仿拟《史记》体例,以民间视角和观众身份重述了香港电影近百年历史,重点刻画香港电影人以及重要影片和电影事件,讲述影坛台前幕后的种种趣闻与秘闻,梳理香港电影与各种阶层和势力之间的负责关系,可读性强,史料丰富。全书计十二卷,参考《史记》体例,每卷“龙头”为一个大企业本纪,共囊括65位公司世家、近200位导演、影星、幕后列传。

傲娇与浮躁

作者: 谭飞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副标题: 影视圈知道分子随笔

出版年: 2013-8-20

页数: 248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影视圈“知道分子”谭飞又一本犀利娱评集,拿电影说事儿,替八卦开刀,为娱乐把脉。谭飞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绘出一幅幅当下娱乐圈的漫画肖像,由小及大,一针见血,辛辣的嘲讽之下是作为一个资深娱乐人对流行文化的洞见与责任。文分四辑:“傲”,为价值与影响力鼓掌;“娇”,笑看溺爱与矫饰之态;“浮”,断浅薄无依的影视沉疴;“躁”,评当下急躁逐利之风。

声音

作者: [法]米歇尔·希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 Son

译者: 张艾弓

出版年: 2013-10

页数: 448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有关声音领域不同学科如音乐、声学等的研究现状,邀请我们探索日常生活领域以及文学、音乐与电影领域的声音现象。此外,还总结了伴随电话与留声机的出现,声音内涵所经历的历史性嬗变,最后批判性地反思了理论之于狂飙突进的实践领域的滞后。本书勾勒出一个名为“纯声学”的新学科的轮廓。声音因此不再是知觉失谐或“黑暗大陆”的象征,而是应倾听技术及其命名之需而成为建构中的文化客体。作者旁征博引,用各国历代诗人的诗句带来了美妙绝伦的例证。

推荐人语

声音,是外部世界贯穿我们生命时间的唯一元素。其他诸种都在沉睡时刻中断。声音,永不休止,无所不在。“万籁俱寂”,不过是声音所勾勒的图画。绝对的无声,不仅人为,而且暴力,足以令人疯狂。然而,关于声音,我们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而且鲜有别致而深入的研究。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著作之中文版的出版将成为一次开启。不是美国学术的“规范”,而是法国思想的诗情和哲理。艾弓晓畅的译文为我们拉开了遮挡声音之谜的帷幕。

— —戴锦华

猜你喜欢
平装页数香港电影
新著推荐
《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1—12月总目录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从10次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平装胶订联动线发展脉络
多角度思考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