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主“生发”治养“齐上”

2013-01-01 00:00:00吕斌
祝您健康 2013年5期

头发,是健康的标志之一,乌黑油亮的头发,显示身体健康,而干枯、稀少的头发,则显示出体质的问题。中医认为,“察其毛色枯润,可以现脏腑之病”。“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肝藏血”、“肾其华在发”。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与人的肾气和肝血最为相关,故称发为肾之精华,血之余。如何从头发开始保养身体,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养生遵循“天人合一”,即根据自然规律作息调养。春天属于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中医传统的“四季养生”认为:春主生发,夏主生长,秋主收降,冬主蛰藏。意思是春天,白天开始逐渐变长,阳光也越来越充足,阳气生发。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更多、更容易进入到体表的微循环系统,为头发的毛囊和毛发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春天也是“生发”的好季节。

借助春天的生发阳气之势用于保养头发的“生发”,效果会事半功倍。

毛发稀疏肾气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男性前额脱发或头顶脱发。这类人相对更容易疲劳、健忘,有些则性功能不好。小孩头发稀疏萎黄,且伴有“五迟”现象(即坐、站、行、说话、牙齿发育迟缓),也说明先天肾气不足,而且消化不太好。头发枯黄、易断,说明气血不足,毛发缺乏营养。这类人通常容易没精神,睡眠也较差,属于老百姓常说的“身子虚”。

白发过多肝血不足白发多是由于进入中老年后,肝血不足、肾气虚衰所致,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肝肾久损、气血大亏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少白头”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肾精不足;二是精神或情绪激动,血热偏盛;三是情绪抑郁,肝气郁滞,毛根失养,也会导致少年白发。

斑秃和脂溢性掉发在如今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下,掉发已不再是年纪增长的标签。一些正值壮年的人也开始出现掉发的情况。生发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搭配治疗养护的方案。斑秃是因为人长期处于紧张的高压精神状态下,头部的免疫力下降,毛囊营养不足,容易出现掉发。治疗斑秃,首先要避免紧张和压力,调理情绪,放松心情。同时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局部涂抹中草药药水进行生发治疗,配合姜疗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脂溢性掉发主要表现为头发油腻,这是因为过多的皮脂分泌物堆积在毛囊周围,甚至压迫或堵塞毛囊孔,给毛发正常生长制造障碍。脂溢性脱发多有家族遗传因素,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逐渐自头顶部开始脱发,蔓延及额部。治疗脂溢性脱发,可采用茶麸洗头、姜疗的组合方法。茶麸是油茶果压榨茶油后的果渣,含有丰富茶皂素,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天然表面活性剂,具有洗发、护发、乌发及去头屑、防脱发等功效,还含有粗蛋白,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头皮、头发都有很好的护养作用。姜疗则可以活血通络,刺激毛囊的生长。

中医说,七分养三分治。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保养头发也离不开饮食的调理。在饮食上,多吃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蛋类、海产和新鲜蔬果等。针对肝肾亏虚或气血亏损的情况,要多补充当归、何首乌、大枣等。头发早白的可以试试这个方子:何首乌3两、核桃肉7两、黑芝麻2斤,一起炒干,磨成粉,每次半两,用红糖水调服。对于脂溢性脱发油性分泌比较多的人,则要少食用高脂肪、高糖食品,特别是要减少油腻性的油炸、肥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和杂粮,如水果中的山楂、草莓等,有益于控制油脂。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