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不好的饮食,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由于搭配不合理而带来的多种慢性病却不断增多,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如何把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的营养保持平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全面、均衡、适度”六字答案。
全面 人体营养素近七十余种,一个也不能少。除母乳外,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只有将多种食品合理搭配,才能使食物营养素平衡。如主食、副食、水果、蔬菜的合理搭配。
均衡 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如代谢过程中相互关系最密切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每天总能量的合理比例是:蛋白质11%~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三大营养素保持均衡,过低过高均应纠正。
适度 每天摄入的食品量和人体的需要量相适应。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在食物的选择和搭配上却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如肥肉,它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还会有胆固醇。如果身体能量不足或能量需要较多,这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但对那些能量过剩的人来说,应尽量少吃。
合理膳食体现在食物的合理搭配上
荤素搭配 从营养保健出发,荤菜和素菜在营养结构上互补性很强,如荤菜中没有淀粉,只有糖原(动物淀粉),没有纤维素,更没有果胶;而素菜中单糖、双糖、多糖以及食物纤维样样都有。荤菜中没有维生素C,素菜中没有维生素A(只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素菜中没有维生素B,荤菜中特别是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粗细搭配 事实证明,食品精细化是食品消费的一大误区。这是因为健康的人体,一方面要不断吸收有益的养料,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排除有害的废物,这就不得不求助于“粗食品”,倡导“粗细搭配”。粗食品中的食物粗纤维(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虽没有营养价值,但有刺激胃肠蠕动、吸纳毒素、清扫肠道、预防疾病等多种功能,是其它营养素所无法取代的。长期偏食精细食品,会导致胃纳小,胃动力不足,消化力弱。因此,出于健康考虑,要采用粗细搭配的原则。
酸碱搭配 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的搭配食用,目的在于保持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使之经常处于微碱性状态(pH值7.4左右),以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这里所说食品的酸碱性,不是指味觉上的直接感受,而是指生物的化学性质。如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消化过程中,形成酸性物质(碳酸、硫酸、磷酸等),属酸性食品;而富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蔬菜、水果等,消化过程中形成碱性物质(碳酸、氢、钾等),属于碱性食品。在动物性食品中,多属酸性食品。而奶品、血品则属于碱性食品;在酸性食品中,葡萄、菠萝、杏、醋却属于碱性食品。生活中,大鱼大肉吃的太多,就会导致血液酸性偏高,很可能罹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之类的富贵病。因此,要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以维护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