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掘进技术及其安全防护探讨

2013-01-01 00:00:00张军军
科技资讯 2013年1期

摘 要:本文结合某公路隧道施工工程,探讨了隧洞掘进的主要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隧洞施工 掘进技术 安全防护 凿岩机

中图分类号:U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57-01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路线沿山坡布线,全长6.479 km(起讫里程:K58+901~K65+380),其中某隧道从出口、另一隧道从进口单头掘进,单头掘进最长1570 m,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弃渣场位于隧道口,部分弃渣用于加工碎石。

2 复杂地层掘进技术措施

对于本隧道工程在破碎、松散等不良复杂地层段中掘进,应遵守“超前锚、短开挖、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及时采取措施,派有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确保安全通过。不同类别的围岩,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安全防护技术。

2.1 凿岩机钻眼掘进

针对本工程采取凿岩机钻眼掘进,在开眼时采取慢速转动,待孔的深度到达10~15 mm以后,再逐渐转入全运转。在凿岩过程中,要按孔位设计使钎杆直线前进,并位于孔的中心。考虑到轴推力过小,机器产生回跳,振动增大,凿岩效率降低;轴推力过大,钎子顶紧眼底,使机器在超负荷下运转,易过早磨损零件,使凿岩速度减慢,在凿岩时采取合理试驾轴推力。凿岩机卡钎时,应减轴推力,即可逐步趋于正常。在钻眼过程中观察注油的储量和出油情况,调节好注油量。无油作业时,容易使零件过早磨损。当润滑油过多时,会造成工作面污染。

操作向上式凿岩机时应注意气腿的给气量,防止凿岩机上下摆动造成事故。手握紧机器时不能过紧更不能骑在器腿上以防止伤人损机。尤其是观察岩石情况,避免沿层理、节理和裂隙穿孔,禁止打残眼,随时观察有无冒顶、片帮得危险。为了有效使用开孔功能,开孔时用降低了冲击压力和固定的推进压力来完成的。

结合工程实践情况来看,为了有效地提高凿岩效率,首先应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凿岩机。司机操作要熟练,并要加保养与维修凿岩机,保证凿岩机正常运转。同时应当控制工作面风压0.5 MPa。从实践效果来看,当风压提高或降低0.1 MPa,相应的钻速就能提高或降低30%左右。过高不好,它会引起凿岩机剧烈震动,是零部件磨损加快、耗气量增大。正确确定眼径和眼深:炮眼直径和深度加大,钻速必然下降,气腿式凿岩机适合的炮眼直径为38~46,眼深不宜超过5 m。另外应当严禁在废炮眼上钻孔和骑马式操作,钻孔进钻杆与钻孔中心线应保持一致。严禁在未经处理的残眼上直接钻孔;如遇残眼,应在爆破员及安全员的指导下,使用风吹或水冲等方式确保残留的炸药、雷管处理干净。

2.2 掘进中特殊地层处理

施工中一发现可能出现破碎带的迹象,马上沿隧洞轮廓线钻孔,孔深至少应大于循环进尺1 m(一般为3~5 m),然后充填砂浆,再插入锚杆,锚杆的外插角宜为5°~10°,安设的锚杆使一定区域成为一个整体,以锚杆长度作为控制长度形成模拟挡土墙,通过这个挡土墙来抵抗背后土压,以达到超前支护的效果。喷锚的效果来源于它的及时性、独特性、灵活性及柔性密贴性。喷射混凝土具有比较好的柔韧性,其蠕变性和可压缩性都相当大,其延伸率可达10%,为了改善喷射混凝土的静态抗拉强度、挠性疲劳强度、冲击强度、抗振性能、柔韧性和抗裂性能,可在每立方米素砼混合料中加入80~100 kg的钢纤维。这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临时支护方法。

钢筋网的作用在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性,使喷层中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应力局部集中,提高喷射混凝土支护抵抗长期机械震动和爆破震动的能力,可以避免个别危石冒落,并可以防止或减少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纹,为了起到上述作用,要求钢筋直径不宜过大,网度不宜过密,应紧贴岩石。施工中钢筋采用Φ6~10 mm钢筋,间距为200~300 mm。

在破碎带与地质条件特差的地段,则在锚网喷的基础上再结合超前锚杆采取格栅拱模喷复合支护措施。现场围岩量测是锚喷支护监控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量测可及时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受力情况,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效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信息,以便检验、修改支护参数和修改施工方法。为了安全、顺利地通过断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要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因岩石很松散,易掉块,开挖时应采用小装药、弱爆破、短进尺的方法,减少围岩受爆破影响程度,且岩层的暴露空间小,不至于出现大量的掉块、塌方。在碰到断层前1~2 m,即开始打超前锚杆进行超前支护,对围岩进行超前加固。每一循环爆破完后,立即进行喷砼,喷层厚为5 cm,以封闭岩石软弱面,使其形成一层柔性薄壁支护,暂时稳固围岩。待砼喷完后立即打系统锚杆。确保围岩不出现有害松动,然后再挂上一层钢筋网,最后再喷上一层砼,彻底封闭围岩。

在采取以上的支护措施的同时再通过围岩位移量测来观察围岩,了解围岩的变化情况,具体量测方法可采用木楔法、观察法、听音判断法、震动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再配合收敛计等仪器观测围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施工中遇地下水有变大情况时,应进行超前探水,放水引排。应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当涌水量较大时,应先灌浆封堵止水,后进行支护。

3 隧道掘进安全防护措施

各种凿岩机械必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安全、灵活、可靠。操作人员须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前应检查压气胶管接头,机械连接螺帽等是否安全牢固。凿岩前必须进行“四检查”和“四清除”。即检查和清除炮烟和残炮;检查和清除盲炮(由爆破员处理);检查和清除顶、帮、掌子面浮石;检查和清除支护的不安全因素。凿岩时应做到“四严禁”。即严禁打残眼;严禁打干眼;严禁戴手套扶钎杆;严禁站在凿岩机钎杆下。开钻时先给水,后给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开眼时先低速运转,待钻进一定深度后再全速钻进,钻眼时扶钎人员不准戴手套。凿岩中发现不正常声音,排粉出水不正常时,应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并消除后,才能继续钻进。在离地3 m以上或边坡上作业时,必须栓好安全带,不得在山坡拖拉风管,如必须拖拉时,应先让坡下的作业人员撤离。

退出凿岩机或更换钎杆时,应减速慢退,切实注意钎杆位置,避免钎杆脱落伤人。凿岩台架应安装牢固,周边应与洞帮相顶实,前部与掌子面距离应小于50 cm。凿岩时若遇流砂层或突然涌水地段,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制定安全措施。

4 结语

隧洞的安全性关乎着隧道交通的安全,各施工单位务必对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阮周宁.日本公路隧道的凿岩爆破法掘进[J].世界采矿快报,2007(12):118-119.

[2]王进志.三线大跨公路隧道人机套打快速掘进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6(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