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关键词:电气设备 煤矿企业 改进措施 维修 管理
中图分类号:TD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58-01
在煤炭的机械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序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煤矿电气设备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问题
1.1 管理重视不够
客观地讲,现在煤炭企业对机电管理的力度比过去任何时间都强,不但有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还有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但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及时的现象。
深层次的原因是个别煤矿企业管理层没有真正认识到机电管理出效益的重要性,没有按标准配备人员,舍不得把那些年富力强的专门人才放到机电岗位,导致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组织不健全,管理网络脆弱,职能作用淡化。
1.2 设备自身缺陷
随着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煤炭矿山企业的电气设备,品种越来越多,配套越来越好,进口设备也常见,大型、重型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也存在设计不切实际等问题,特别是设备配件多而杂,反而制约的零件的通用性,加上个别零件更新维护费用过于昂贵,造成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等问题,与安全生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3 维修力量薄弱
煤炭电气设备维修队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是长期以来煤矿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一些煤矿,电气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从事一线服务,指导煤矿生产的专家型人才更少。导致有设计规范,有措施不具体的电气运行现象时常发生。
1.4 检查保养不够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对于电气设备的检测手段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等未按规定定期校验,加上还有的仪器仪表老化,测试手段和方法跟不上设备更新的步伐,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煤矿受资金制约,在检查保养时,片面为了节省经费,该保养的保养不足,该更换的更换不到位,造成煤炭电气设备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 煤矿电气设备管理的改进
煤矿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煤矿企业生产。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解决好煤矿电气设备的维修问题。
2.1 重视电气设备管理
重视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首先是企业领导人要从思想的层面加以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以倾斜,这是加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关键。同时,作为专门的管理部门,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层要经常性,采取简短有效的方式,向分管领导汇报这方面的专门意见和建议,并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
同时,加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的管理,应从宏观的层面加以管理,要作为企业生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独立分支,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队。
2.2 建立机电管理机构
上面提到,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要从煤炭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认识。因此,相应的电气管理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体系结构等方面,都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不盲目贪大求全,不能一味模仿学习,但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持续,必须要相对稳定,人员要稳定,机构要稳定,职责要稳定。
无论怎么样的形式,建立一个专门的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单门,是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的必须。特别是对于那些井型较大,设备较大,发展强劲的企业来讲,更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从机构、规章、职责、职能、经费、编制等方面,从制度的层面加以确定,并扎实地推进。
2.3 做好综合管理工作
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2.4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活动的准则,是做好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
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2.5 强化综合管理平衡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业务活动的根据。编制机电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
及时有力地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小型矿井可采取机电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轮流值班的方法,代行机电调度员的职责。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再次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2.6 加强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应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煤炭企业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3 结语
对于煤矿而言,其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正常性不仅关系着煤矿的正常生产,更关系着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煤矿电气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奇文,刘伟.浅谈煤矿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2]孙涛.浅谈煤矿电器设备的管理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
[3]吴东亚,蒋寒君.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及安全性能评价[J].机电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