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2013-01-01 00:00:00刘浩宇
科技资讯 2013年1期

摘 要:提高企业机电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提高有效利用率,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及其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改进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实践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煤矿机电 设备维修 管理模式 发展趋势 维修实践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57-01

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深刻的演变,而且这种演变是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与生产力和生产手段一并发展的。

1 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矿企业机电设备维修基本上实现了设备与技术同步,对机电设备的问题,能做到及时保养,及时诊断,及时抢修,但动态监测和故障预测技术和手段尚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差距较为明显。因为故障预测技术不成熟,给企业生产带来诸多影响,甚至有时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生产。

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许多煤炭企业,借助高技术手段,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建立的基础数据库,完成了自身机电设备及重要部件都加强了可靠性及维修数据的原始积累。但分析手段尚不够成熟,缺乏对基础数据分析和应用,在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策略等方面,缺乏理论支持,存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的盲区,故障分析预测也处于摸索阶段。

2 发展阶段

2.1 煤矿机电设备的事后维修

煤矿机电设备事后维修,就是当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性能低下后,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以保证机电设备满足煤矿生产需求的行为。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了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以后,严重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活动,即使某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可能造成非计划停机,引起整个流水线停产停工,甚至可能导致全企业生产的瘫痪。事后维修有三个典型的步骤,即问题诊断、故障零件的更换或修理、维修确认。

2.2 煤矿机电设备的计划维修

计划维修不简单等同于定期保养。计划维修缘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的美国大规模武器装备系统维修管理。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机器运地不正常,产品交货不断延误,紧急事后维修的费用和因生产延误带来的损失,使得不少企业采取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减少设备故障,而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因此,一旦经济条件许可,煤矿企业就开始采取有计划的预防维修,以减少设备故障,从而达到节约维修时间,节省维修费用,增加企业产出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

2.3 煤矿机电设备的预防维修

由于计划维修存在着部分设备寿命浪费,而部分高分寿命不足的矛盾,因此,在企业进行计划维修的同时,又研究维修的剩余与不足的矛盾的解决办法,由此而将计划维修进一步细化。对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而言,就是坚持日常保养外,还针对不同的设备情况,结合产品使用说明和现场检查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情况,将计划维修按时间来进行区分,对设备的不同部位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修理。

2.4 故障监测与诊断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不断应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在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也给维修带来不便。特别是煤矿企业机电维修技术队伍先天的不足,给机电设备管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煤炭机电设备的现代化,也意味着很小的故障就可能引发煤矿生产更多环节的隐患的出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维修管理,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 发展趋势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发展,以确保设备可靠性这一目标永远不会改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维修管理将主要集中在结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并通过对机电设备基础材料数据的收集,在对设备运行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监测分析,得出预测性的结论,来确保对煤矿设备维修管理从事后维修向事前预防为主,改变原有损坏才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

推动了新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故障预防技术的发展,并借助于逐步成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先进理论和方法,建立起新的预知维修或视情维修的管理模式,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现代化设备维修制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设备多么先进,技术多么先进,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熟练的专业维修阶伍,永远是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4 改进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近年来,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必须就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改进。

4.1 切实落实机电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各种技术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维修技术管理制度、设备人员管理制度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管理制度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步细化,并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

4.2 全面实施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

煤炭企业要加强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要通过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形成点面结合的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化网络,并通过开展岗位学习、劳动竞赛等活动,强化全体维修人员的标准意识,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加强技术队伍管理

要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一是要管好设备。包括严格技术档案操作设备,对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二是要抓好业务技术培训。对维修队伍的人员,不但要培训机电设备的管理、使用和修理,还要加强他们的相关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他们的知识视野,以迎接机电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留彦.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2010(14).

[2] 马正兰,杜长龙,刘送永,叶平.采煤机截割载荷检测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9(11).

[3] 刘旭,潘再平,煤矿输送机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J].煤炭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