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的热点问题探析

2013-01-01 00:00:00汤丰宇
科技资讯 2013年1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建筑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的精品楼盘给人们的生活和办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建筑设备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并在实践中使技术日趋成熟。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就是我国靠独立的技术开发出的建筑工程技术。这种塔基的元件之间依靠强度较高的预应力进行组装连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经过实践检验安全可靠,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的相关问题热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模型组块 抗倾覆能力 地基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4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60-01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施工过程的高质高效,而追求质量和效率离不开相应技术的支持。以基础的制造方法为例,在全球范围内,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基础制作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这种方法有其自身弊端。用这种方法制作基础,每次使用都要进行浇筑,随后还要振捣并拆除,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对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浪费,由此而产生的废弃物品又容易对项目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部分位于市郊的工程还会因为废弃物的堆置而毁坏大量耕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由于拆除手法的限制,往往在基础制作过程中还会在地下遗留难以拆除的混凝土,这对城市地下空间结构造成破坏,容易引发后续安全问题。

1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的特殊性能

所谓的混凝土预制拼装塔基简单的说就是将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各种基础形式进行模型分析,找到最合理的分块方式,再到工厂中进行加工,将复杂的基础形式按照分块模型制作成组合体,依靠各个分块的组合拼装成基础形状。利用这种方法拼装出的基础以八角形风车状的基础最为常用。各个组块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主要是应用强度较高而松弛度较低的钢绞线达到连接效果。这样在基础内部形成了全面的预应力连接,易于在工厂中制作,规避的繁琐的现场制作程序。在施工现场,往往根据机器不同的型号而提前埋设相对应的脚螺栓孔洞,与塔机相关部位进行连接以达到承重效果。

时至今日,预制塔机的发展已经在原有产品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换代,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第三代产品,这种产品已经能够完全在工厂中生产并形成了产业链条,进入到流水线的产出阶段。第三代塔机的出现,对传统塔机的缺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规避了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提高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后续的工程隐患,随着应用的愈加广泛,相关技术产业已经走向成熟。工厂内的拼装工作也越来越快捷,运输手段不断提高。预制塔机的现场拼装速度较快,熟练的工人操作起来只需要3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地基整体的组装。对于土质较为柔软的地区,则需要对基础进行相关的拓展。

2 预制塔机基础在土体中的埋置标准

在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是一种材料运输设备,主要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通过调整臂长和滚轮走向来将建筑材料运输到指定的高度地点。动作往往是不连续且具有周期往复性的。针对这种特殊性质,对于其基础的设计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最为首要的是风的影响,根据工地情况,在基础设计时要分别考虑无风和有风的情况,有风的状态下还要根据具体的风力状态分析可能对起重机造成的影响。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力及驾驶工人的操作不当引起的突然停工。这些因素之所以会对起重机造成巨大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塔式起重机的高度较高、臂展较长,任何的轻微震动都会对运输精度及施工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基础的设计时要考虑上层结构对基础的力矩,与施工现场地面进行高强度的连接,抵抗上部传来的倾覆力矩以及竖向承重的垂直轴力。预制塔机要求土体间不能出现扭转以及水平和纵向滑动,土体的密实程度应满足嵌固要求。对于地基承载力,经验上的安全数据是大于100 kPa,同时为满足抗倾覆的要求,土体土质要尽可能均匀,避免松散土质导致土壤体系的崩塌而使起重机产生滑移。由于对土质要求较高,许多项目由于天然条件的限制土体不能达到要求或者处于安全线的边界,这样就需要后期进行相关防护,通过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基础的滑移,比较常用的手法是在基础周边设置砌筑的挡墙,用以加固基础的嵌固程度,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

3 预制塔机钢绞线设置特点概述

由于预制塔机的模型组块是采用钢绞线进行连接,所以在基础的预应力传力体系中,钢绞线的连接方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操作中往往根据不同的机型设置不同的钢绞线,而根据基础的组成形式,受力规模,钢绞线的连接方式也往往区别对待。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较多的钢绞线张拉力在100~120 kN浮动,这种钢绞线在传力过程中处于弹性状态,不会在进行锚固的两端产生塑性变形,因而有利于组块间的紧密结合。根据理论知识,钢绞线的特殊性能使其松弛度往往和进行制作时的初始预应力紧密相关。进行较大的预应力制作,其松弛度也往往越高。再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钢绞线由于其连接方式和松弛度,其张拉力往往很小,锚固端不容易出现明显的损坏,较为常见的就是一些轻微细小的刻痕,这些刻痕不同于过高张拉力引起的钢筋变形,对组块的整合连接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继续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的使用寿命和周转次数,较之传统塔机对机械的高额度损耗有了较大改善。

4 结语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建筑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追求业绩效益,追求高质高效的工程,而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成为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进行产业的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部分企业不具备自己研发施工工艺的能力,但要善于学习,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让全体的企业员工消化最先进的施工工艺。比如对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的使用,企业要善于改变,对新方法大胆的尝试,并结合自身生产状况不断在现有技术水平上进行合情合理的细节改善,能够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在技术上进行大胆的成本投入,不断为提高企业效益创造技术上的契机。本文论述了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的热点问题,这种以预制代替制作的施工理念会逐步升级,企业要在生产中注意这种技术的升级趋势,并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时间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岳晨曦,从卫民.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底面形状的优化[J].建筑技术开发,2009(2):85-86.

[2]刘勇.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施工的监理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96-97.

[3]王军平.预制拼装塔机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10):85-86.

[4]宋延其.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技术[J].中国科技成果,2007(1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