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调查网公布了一项有关早餐的问卷调查,共有1000多人参与了此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左右的白领人群常常不吃早餐,高达42.5%的人群吃早餐的时间又短又急。调查结果还表明,有80%以上的人群有固定的早餐习惯,但有些吃法虽深受人们喜爱,却也存在一些不利于营养吸收的误区。
吃法一:“回味早餐”。此类早餐的内容为剩饭、剩菜。主要人群:百姓人家。有些家庭主妇们喜欢在前一天晚上有意识地多做些饭菜,第二天早晨给全家人加热一下。营养缺陷:这种早餐通常被认为有菜、有肉,还有主食,营养全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菜类都适合。一定要避免吃隔夜的叶类菜及绿色蔬菜,因为这些菜有可能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
建议:如果要做蔬菜类的回味早餐,建议选择土豆、胡萝卜等。此外,吃之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吃法二:西式快餐。内容是面包、汉堡、炸鸡等各种西式快餐。主要人群:年轻、时尚的人群。这些人觉得西式早餐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错。营养缺陷:这种西式早餐热量高,且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西式快餐大多以油炸食品为主,脂肪含量过高。
建议:选择全麦面包,少吃油炸类食品,推荐牛奶、水果沙拉、玉米棒、粥汤类食品。另外,最好不要长期食用。
吃法三:油条豆浆老式搭配。主要人群:中老年人。很多中老年人不但口味上习惯了这种吃法,而且感情上也有多年的“积蓄”。营养缺陷:豆浆虽然健康,但早餐吃油条是中老年人最大的误区,甚至没有办法弥补。这是因为,面食油炸后不但维生素等被高温破坏,而且脂肪含量大幅度增加,热量极高。
建议:如果一定要吃油条,尽量补充一些蔬菜或者水果,而且一星期不宜超过1次,当天的午餐、晚餐尽量清淡些,不要再吃油炸的食品。
吃法四:零食早餐。主要内容为巧克力、饼干、蛋黄派等。主要人群:时间紧张的白领一族。这些上班族经常没时间买早点,随便往包里塞点零食。营养缺陷: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早餐经常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体质下降。
建议:可以选择坚果类零食外加牛奶、豆浆等饮品,补充能量的同时也增加营养的摄入。
吃法五:路边摊早餐。主要人群:早饭在路上解决的上班一族。这些上班族常常在小区门口或公司附近买点包子、肉夹馍、鸡蛋灌饼等,边吃边走成为常见的街景。营养缺陷:这种吃法节省了时间,却忽略了胃肠。边走边吃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在刮风天或冬季影响更大。此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隐患,有可能引起病从口入。
建议: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不能边走边吃。
吃法六:少主食的“营养早餐”。早餐内容没有主食。主要人群:致力于减肥的女性。此类早餐中蔬菜、水果、牛奶等都有,唯独找不到主食的身影。营养缺陷:“主食与营养无关”是广泛存在的误区。营养早餐应该包含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热量。一些口味上呈酸性的水果和粗纤维的水果也不宜空腹食用。
建议:增加主食,比如馒头、花卷、切片面包等,以达到营养均衡。
(作者为中国营养协会会员、高级营养师)
(编辑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