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要补雌激素吗?

2013-01-01 00:00:00曹云
祝您健康 2013年3期

李阿姨这几个月经常感到头疼、心悸、浑身疼痛,同时还有潮热、心烦、爱发脾气。她知道,这是更年期的症状。到医院做了检查,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服用了一段时间中药调理没有明显效果,妇科医生建议她服用一些雌激素。李阿姨对于用激素治疗更年期症状有所耳闻,听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因此心怀疑虑,去找专家咨询。

医生解释道,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很多人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激素替代治疗是缓解绝经期各种症状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提高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治疗同样也可能会增加血栓、乳腺癌、脑卒中的风险,它与所有的药物治疗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恰当使用它,使人们既能从中获益,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这是妇科医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最关心的问题。

清楚适应证与禁忌证

在决定是否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之前,首先要清楚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包括:①绝经相关症状: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疲倦、情绪不振、易激动、烦躁、轻度抑郁等。②泌尿生殖道萎缩:阴道干涩、疼痛、排尿困难,反复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夜尿次数多、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③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或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激素替代治疗的禁忌证包括:①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②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③严重肝肾疾病。④近6个月内患血栓栓塞性疾病。⑤系统性红斑狼疮、硬化症、血卟啉症。⑥脑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

应慎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垂体瘤、乳癌家族史。

由于更年期症状多种多样,难以即刻辨明症状是否与更年期相关时,要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若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激素治疗的禁忌证,但是病人又有所顾忌,可选择短期应用激素治疗,1个月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如果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则可以继续用药。

早期应用利大于弊

医生介绍,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的主要风险包括:①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但是亚洲人群中发生率很低。②脑卒中风险轻度增加。③乳腺癌风险轻度增加,只有用药44zHJlSgEP4elnQQCjau7xPKl1THUgLhA0Veg504Gn2I=年以上风险才增加,短期使用基本不增加风险。

医生解释说,听到这些危险因素,也许会有很多女性不愿再尝试激素替代治疗。但是单纯因为顾虑潜在的风险,而甘愿忍受疾病的折磨,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李阿姨问,那么,该如何降低激素治疗的不良影响呢?

医生说,首先要严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其次,绝经早期即开始使用,效果好而风险低。此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低剂量、个体化用药,治疗前、后及治疗中需定期监测乳腺、子宫内膜的情况。

专家的共识

目前,对于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治疗,专家们已经形成以下6点共识可以参考:①绝经后妇女如有绝经症状,又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建议选用。②对适应证范围内的更年期妇女进行利弊评估,只要益处超过风险,就有应用的价值。③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缓解症状、预防骨丢失,还可能对心血管及脑起到保护作用。④绝经后连续应用5年是安全的,如需应用5年以上,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⑤应用最低的有效剂量,药物种类及使用途径应个体化,针对个体情况具体制订治疗方案。⑥评估利弊,一般一年1次,以决定是否继续应用。

李阿姨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一段时间雌激素后,各种症状明显缓解。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