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22年1月,今年已年过9旬。1941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上世纪80年代初从湖北省孝感地区生活资料公司离休。
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让我积劳成疾。年轻时未介意,年至半百时,痔疮、气管炎、颈椎病和关节炎一起袭来,打针吃药虽有所好转,但是一不注意,还是会反复发作。这样就引起了我的重视,对这些病认真对待起来。我从曹操的《神龟寿》“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诗中得到启示,认识到,健康要靠自己,长寿也要靠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和仔细研究,我为自己制订了一套适宜的体育锻炼和养生计划,包括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项目,以及平时的饮食起居、情绪心理调理,等等。目的是为了祛病健身长寿,争取活到100岁。长寿是健康的长寿,如果寿命长,却常处于病中,痛苦地活着,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对自己人生和健康的规划。
制订了锻炼和养生计划后,我立即付诸实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每天清晨跑6000米,上世纪90年代至2002年,每天跑3000米,到2003年改为快步走,每天早上走1个多小时5公里,下午骑着自行车在城区转1个多小时;早晚还打太极拳,摇头摆尾,扭腰揉腿,活动上下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雨无阻,4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我的性格开朗豁达,爱开玩笑,嘻嘻哈哈,乐观向上。 1946年,我在新四军五师,突围到陕南后,鉴于当时形势恶劣,组织上安排我隐蔽。刘邓大军南下后我归队。对于这段历史,有人怀疑我是叛徒,蒙冤30多年。但我从来不怄闷气,自找乐趣,笑口常开,心情舒畅。最后组织上还我清白的历史面貌,恢复了党籍工龄,享受正处级干部的待遇。
每天早上锻炼后,回家吃早点,看书看报,看电视,听收音机。我长期订阅了《祝您健康》、《长寿》、《益寿文摘》、《中国老年报》、《文摘周报》等报刊,这些报刊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指导我的锻炼和生活,了解国内外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不吸烟、不打牌赌博,没有不良的嗜好。起居有常,运动为纲,劳逸适度,饮食合理,荤素搭配,常喝绿茶。但是,我每天中午喝1两酒,睡1个小时的午觉。晚上洗个热水澡后,10点睡觉,过着有规律的健康生活。
我们夫妻特别恩爱,这是健康长寿条件之一,这也是众多健康长寿老人的经验。我的老伴是一个贤惠勤劳、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人,对我的生活关心体贴、无微不至。我对妻子也极为钟爱,即使到了老年,我与老伴也从未分过床,总是同床共枕。有人步入老年就分床而卧,我身边几对老夫妻夜间老伴“走”了,天明后才知道,所以我认为老年夫妇最好不要分床。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体育锻炼取得可喜的成果。我原来所患的几种疾病,不治而愈,恢复了健康,增强了体质。我现在腰不驼,背不弯,身板硬朗,面部没有老年斑,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头不昏,眼不花,耳聪目明,自我感觉良好,近几年连感冒都未曾患过。不了解我年纪的人,都不相信我已经年过9旬。
我的体重长期保持在65公斤左右,内脏各种器官都未发生器质性的病变。血压稳定,低压80、高压130,医生说我的心脏跟年轻人的心脏一样,跳动得平缓有力,属于健康老人,具备了长寿条件。但是,我并未因此而放松体育锻炼和养生,依然一如既往,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
朋友们常对我说:“你的身体真壮实,可以打死老虎,能够活到两百岁。”我笑着说:“不会活那么大的岁数,但是实现我的长寿计划,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陈世高采写)(编辑林妙)